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
2019-12-10王博雅
王博雅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发展进入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在比较国内外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后,总结了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短板。发现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还面临基础要素投入不足、中间要素的积累和国际布局不足、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较弱、应对国际化挑战的法律体系和海外管理能力有待完善加强等问题。对此,给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二是以开放视野全球战略部署知识产权;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引言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知识产权日益取代传统的劳动、资本要素,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一方面,与传统要素相比,知识产权要素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资本为产品带来的增加值已经高达有形资本的两倍。拥有知识产权才能占据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在我们购买的产品中,三分之一的价值源自知识和品牌等无形资产;①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知识产权报告2017——全球价值链中的无形资产》,载https://www.wipo.int/publications/en/details.jsp?id=4225,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全球知识产权使用费从1987年的157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3539亿美元,三十年间增长了22倍;知识产权使用费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的比例从1987年的2.58%增长到2017年的6.51%,占货物和服务出口收入的比例从1987年的0.52%增长到2017年的1.54%。②作者计算得到,原始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官方网站,载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BX.GSR.ROYL.CD,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
目前,知识产权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美国为了维护其在知识产权市场的优势地位,利用各种手段,试图挤压、渗透和掌控我国的知识产权市场。一方面,他们挥舞贸易保护的大棒,炮制了“中国是知识产权的盗窃者”和“中国强制技术转让”等论调,于2017年8月启动单边色彩浓厚的“301调查”,采取加征关税、限制投资等经贸限制措施,不断挑起和升级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他们假借保护知识产权,打压我国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先后于2016年3月和2018年4月两次对中兴公司实行禁运,于2019年5月将华为公司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对华为公司进行封堵。
面对知识产权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局势,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这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产业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的需要,也是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中国突破美国知识产权打压的需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将知识产权作为关键中间投入要素,以较高密度应用到产业链条各环节中的,由一系列企业和经济组织组成的集合”,是知识产权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更高的创新强度、产出效率和收入水平。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的人均研发投入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的11.5倍(人均研发投入分别为4.48万美元/人和0.39万美元/人,2008-2015年平均数据)③参见Pham N.D., IP-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Driving U.S.Economic Growth,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7.,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④比较劳动生产率=GDP 占比/就业占比,表示每百分之一的就业产出的GDP 百分比。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2.8倍(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78和0.76,2014年数据),平均周薪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1.5倍(平均周薪分别为1312美元/每周和896美元/每周,2014年数据)⑤参见美国商务部(U.S.Commerce Department):《知识产权和美国经济:2016》,载https://www.uspto.gov/learning-and-resources/ipmotion/intellectual-property-and-us-economy,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我国只有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上站稳脚跟,才能在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中实现突围。
现有研究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概念定义⑥参见张劲文:《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定义与统计分类研究》,载《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1 期,第45-54 页。、评定标准⑦参见李黎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测算:欧美经验与中国路径》,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14 期,第55-62 页。、经济贡献⑧参见姜南、单晓光、漆苏:《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研究》,载《科学学研究》2014年第8 期,第1157-1165 页。、创新效率⑨参见姜南:《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体系评估研究》,载《科学学研究》2014年第7 期,第1003-1011 页。、促进条件⑩参见李黎明、陈明媛:《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载《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4 期,第152-168 页。、政策体系⑪参见王博雅、蔡翼飞:《创新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研究》,载《宏观经济研究》2018年第10 期,第93-104+120 页。等内容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与全球知识产权强国和地区相比,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处于何种水平?参与国际竞争还面临哪些短板?应当如何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学术界对此还未进行分析和讨论。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理解如何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在比较国内外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后,总结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短板,提出了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一、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在国内,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政府的创新支持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创新活动越发活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日趋成熟,国际竞争动力日益增强。然而,我国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
(一)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日趋成熟
政策环境方面。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将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目标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有力抓手;此后,中央政府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部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划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发布了《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2016)(试行)》《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相关目录,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培育发展工作。
市场环境方面。首先,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经大大增强。全国人民法院新收的一审、二审、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从2011年的6.79万件增加至2018年的33.50万件,审结案件从2011年的6.64万件增加至2018年的31.97万件,分别增长了3.94倍和3.82倍。⑫参见《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1)》,载《人民法院报》2012年4月19日第2-3 版;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审判庭):《2018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载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9/06/id/4017608.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其次,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意识和运营能力也逐渐提升。自2011年至2017年,全国技术合同数从25.64万项增加到36.76万项,年均增长6.29%;技术合同成交额从0.48万亿元增加到1.34万亿元,年均增长19.06%;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从54.84%增长到76.25%,年均增加3.57个百分点(如图1)。⑬作者计算得到,原始数据来自《2018 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载http://www.chinatorch.gov.cn/jssc/tjnb/201812/edcc22612936 40ac90a23b057dd4cc70.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第三,国内企业参与全球知识产权竞争的动力也日益增强。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从2011年的1.75万件增加到2018年的5.33万件,已居全球第二位;⑭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官方网站,载https://www.wipo.int/ipstats/en/,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也从2011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56亿美元。⑮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间序列(BPM6)》,载http://www.safe.gov.cn/safe/2019/0627/1351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
图1 中国技术市场发展概况
(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际分工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全球价值链成为构建国际分工体系的新方式。产业链两端的研发环节和营销环节比中间的制造环节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产业的价值链构成了一条“微笑曲线”。发达国家靠专利和品牌等知识产权优势长期占据“微笑曲线”左右两端,获取巨额垄断利润。过去二十多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国家拿走了全球超过95%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美国的占比更是长期超过40%。⑯作者计算得到,原始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官方网站,载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BX.GSR.ROYL.CD,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要实现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利益最大化,根本途径就是要实现产业向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两端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必须攻克的难题。
各国都意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纷纷加大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度。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努力从“微笑曲线”的中部低利润环节向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跃升。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在知识产权上的优势地位:一方面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再工业化战略,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高附加值制造业。美国于2009年、2011年、2015年连续发布三版《美国创新战略》,对内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则进攻性地参与和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欧盟则在2011年提出了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以应对数字化时代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挑战。随着全球知识产权竞争的加剧,全球知识产权的收入份额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美国作为全球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最高的国家,其全球份额从1997年的56.14%下降到了2017年的36.27%,降低近20个百分点;在1997年仅3个国家就占据了全球80%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份额,在2017年则增加到8个国家(详情见表1)。尽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让各国在新兴领域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后进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借此机会将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作为抓手,实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跃升。
表1 全球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前10强国家概况
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
美国商务部先后在2012年和2016年发布了两版《知识产权和美国经济:产业聚焦》。欧盟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也先后在2013年和2016年发布了两版《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欧盟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产业分析报告》,四份报告分别对美国和欧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测度。结合美国和欧盟发布的上述报告和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部分统计资料,本文对三个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
(一)从整体上看,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与美欧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产业规模上,与美国和欧盟相比,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值、GDP占比、对就业的带动能力均处在较低水平,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表2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美国、欧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4.3万亿元人民币、40.5万亿元人民币、47.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9.5%、38.2%、42.3%;分别带动了1.1亿人、0.3亿人、0.6亿人的就业,占总就业的比例分别为13.9%、18.2%、27.8%。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增加值是我国的2.8倍,GDP占比高出我国8.7个百分点,带动就业的占比高出我国4.3个百分点;欧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是我国的3.4倍,GDP占比比我国高出12.8个百分点,带动就业的占比高出我国13.9个百分点。
在产业效率上,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欧美,但是劳动生产率远低于欧美。比较劳动生产率方面,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美国持平,均为2.1,高于欧盟的1.5;劳动生产率方面,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10万元人民币/人,远低于美国和欧盟,美国是中国的15倍、欧盟是中国的8倍。高于1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说明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比非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有更高的效率,而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欧美说明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比非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效率优势比欧美更大,因此我们应大力支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表2 中国、美国、欧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比
(二)从结构上看,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三类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中,对于美国来说,商标密集型产业规模最大,版权密集型产业次之,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最小;对于欧盟和我国来说,商标密集型产业规模最大,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次之,版权密集型产业规模最小。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是三类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中表现最优秀的,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产业规模上,我国的商标密集型产业与美欧差距较大,版权密集型产业居中,专利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根据表2所示,美国和欧盟的商标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是我国的3.4倍和3.7倍,GDP占比分别比我国高出12个和13个百分点;美国和欧盟的版权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是我国的2.0倍和2.7倍,欧盟GDP占比比我国高0.8个百分点,但是美国GDP占比比我国少0.5个百分点;尽管欧盟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规模是我国的两倍,但是我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是美国的1.6倍,此外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GDP占比分别比美国和欧盟高出12.4个和2.3个百分点。在带动就业方面,美国和欧盟的商标密集型产业优于我国,欧盟的版权密集型和专利密集型产业优于我国,而我国的版权密集型和专利密集型产业则优于美国。美国和欧盟商标密集型产业带动的就业比例分别比我国高出5.5个和11.2个百分点;欧盟版权密集型产业带动的就业比例比我国高出1.2个百分点,我国比美国高出0.5个百分点;欧盟专利密集型产业带动的就业比例比我国高出4.1个百分点,我国比美国高出3.8个百分点。
在产业效率上,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远高于美欧,版权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美欧大致相当,商标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美国持平,但高于欧盟;尽管我国专利密集型、版权密集型、商标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远低于美国和欧盟,但是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却是版权密集型和商标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的2倍。因此,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在生产效率上有优势。
三、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短板
知识产权竞争具有高投入、全球化的特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充裕的基础要素投入、国际化的知识产权布局、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和全球化的管理能力,但是当前我国在这些层面都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
(一)产业基础要素投入不足,还需进一步提升
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是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基础投入要素。一般而言,二者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相关。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各知识产权大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增加投入,增强本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OECD的最新数据,2017年美国研发投入4837亿美元,居全球第一;2000年以来,我国的研发投入飞速增长,2014年超越欧盟,2017年研发投入4427亿美元⑰参见经济合作组织(OECD)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MSTI)数据库,载https://stats.oecd.org/Index.aspx?DataSetCode=GERD_SOF#_ga=2.259613514.192597265.1560169129-1141872618.1527232683,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17,606亿元人民币),居全球第二,2018年达到19,657亿元人民币。⑱参见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载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但是我国研发投入的GDP占比与发达经济体差距还较为显著。2017年我国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为2.13%,超过了欧盟28国1.96%的平均比例,略低于OECD国家2.37%的比例,但与日本3.20%、德国3.02%、美国2.79%的比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⑲同注释⑰。此外,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研发排名前50名企业中,我国仅有华为一家公司上榜(排名5,下同),在前100名中,仅有华为(5)、阿里巴巴(51)、腾讯(61)、中兴(76)、百度(81)、中建(86)、中石油(88)、中铁(99)等8家企业上榜。⑳参见欧盟委员会:The 2018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载http://iri.jrc.ec.europa.eu/scoreboard18.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就各国研究人员在其总就业中的占比来看,北欧经济体最高,在1.0%~1.6%之间;在科研人员超过20万的国家中,韩国(1.4%)、日本(1.0%)、美国(0.9%)、德国(0.9%)和英国(0.9%)较为领先,中国虽然科研人数多,但在全国劳动力中的比例仅为0.2%。㉑同注释⑰。
(二)产业中间要素的积累和国际布局不足
知识产权的积累和国际布局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武器。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的积累和国际布局呈弱竞争态势。2017年美国有效专利量为298万件,占全球的22%;而我国有效专利量为209万件,占全球的15%,与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㉒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 2018,载https://www.wipo.int/publications/en/details.jsp?id=4369,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PCT专利方面,2018年我国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达5.3万件,居全球第二位(美国5.6万件居第一);但是全球PCT专利申请数量前十名企业中,我国仅有华为公司一家上榜,全球PCT专利数量前50名企业中,我国仅有7家公司上榜。㉓同注释⑭。在人均PCT数量上,根据图2所示,我国就业人员人均PCT专利数量从1994年以来一直显著低于主要创新国家,2017年这种差距依然巨大。2017年,中国就业人员人均PCT专利数量为0.77件/万人,而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分别为中国的14.15倍、19.40倍、22.02倍、31.81倍、39.50倍。此外,我国国际商标的申请与美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2017年,美国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数量达到7884件,而同期我国马德里国际商标的申请数量只有5230件;2017年的全球前15位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人中仅有1家中国企业,其他全部为欧美日韩企业;我国海外商标的申请地主要在美国、欧盟、英国、韩国等地,地理布局比较集中和单一,而反观美国和德国,其海外商标申请几乎遍布所有主要商标国家和地区。㉔同注释㉒。
图2 全球主要创新国家人均PCT专利数量对比
(三)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较弱,缺乏优势产业支撑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竞争能力高低直接体现在知识产权产品的贸易水平上。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知识产权贸易均长期保持顺差,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却常年保持逆差。根据图3所示,近二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逆差不断攀升。2018年,中国对外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达到302亿美元,而美国的知识产权贸易净收入则达到767亿美元。由于知识产权企业的核心专利少,我国90%的芯片、70%的工业机器人、80%的高档数控机床和80%以上的核心工业软件依赖进口。㉕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贸易之外,特朗普跑垒博弈的另外两条主线》,载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19-05-29/doc-ihvhiews5330342.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2017年,我国芯片进口额二千六百多亿美元,比原油进口额多了近一千亿美元,已经替代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同时集成电路的贸易逆差在2017年再创新高,达到1932亿美元。㉖数据源自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参见《中美贸易战加剧 凸显了芯片产业的战略地位》,载https://www.sohu.com/a/227266458_793144,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6月11日。此外,中国版权产业的商品出口以相互依存的版权产业如计算机和电视机等视听设备产品为主,而最能反映中国商品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版权产业的商品,仅占版权产业商品出口额的1.7%左右。㉗作者计算得到,原始数据参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7年中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载,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9/epaper/d6983/t10/201904/97250.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1月20日。
图3 中美知识产权使用费顺差—逆差对比(亿美元)
(四)应对国际化挑战的法律体系和海外管理能力有待完善加强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资料显示,我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中,我国企业败诉率高达6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8》显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全球排第49位,而美英德日等国家都在世界排名前列;中国法律审理效率在全球排第47位,而美英德等国排在第15位之前。据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多年前的不完全统计,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类似案件每年都有超过100起,造成每年约10亿元无形资产流失。中华老字号“王致和”“杜康”酒、“红星”二锅头和“英雄牌”钢笔等在国外都有被抢注的状况,导致这些产品进入其他国家时,或通过漫长的司法程序以驰名商标的方式重新获得,或向商标注册者缴纳高额商标使用费,大大削弱了竞争能力。
四、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针对上述四点短板,本文建议从支持政策体系、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着手,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竞争力
由政府设立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采取自主创新产品采购经费优先的原则,向社会公布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项目,应将采购自主或核心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作为申报立项条件。建立购买国外产品审核制度,优先购买向我国转让核心技术的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开发能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高价值专利和行业标准。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龙头企业。加大对各类创新人才的知识产权培训力度。鼓励我国知识产权人才获得海外相应资格证书。鼓励各地引进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储备库。
(二)以开放视野和全球战略部署知识产权
打造完整知识产权服务链条,培育、鼓励、服务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的生产、储备和管理,积累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储备。弘扬“为了活下去,我们必须走出国门,主动进攻,在市场搏击中学习,熟悉市场,赢得市场”的企业家精神,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扬长补短,积极规划实施我国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争取赢得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先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封闭独创、独享全部知识产权,要以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心态布局知识产权,努力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赢之路,遵守和运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贸易规则,开展商业合作,消除和减少知识产权垄断而形成的竞争壁垒;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自有技术方案纳入标准,积累基本专利。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首先,要健全国内外一致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我国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要与世界版权公约、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专利合作条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机协调,完善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打造以贸易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其次,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进一步规范法院在审理案件中直接认定专利权、商标权效力的规则,缩短案件审理周期,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实效性和便民性;坚决打击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新型犯罪行为,对知识产犯罪实施震慑性财产惩戒。第三,利用媒体广泛传播重拳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件,营造对知识产权不能侵的舆论氛围。第四,有效提供法律服务。坚持对国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发布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指引,涉外企业母公司所在地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积极履行职责,给予相应支持;与国际通行做法相互衔接,加强多双边协调,开展跨境联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保护中国企业的创新成果及海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