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荧光扩散断层成像的格子玻尔兹曼前向模型

2019-12-10岑星星严壮志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速度函数实验

岑星星,严壮志,

1 上海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市,200444

2 上海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上海市,200444

0 引言

荧光扩散断层成像(Fluorescence 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FDOT)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模态,通过体表采集的荧光信号,完成体内分子探针的三维成像功能,能在细胞、分子水平实现相应病灶的定位及监测工作[1]。FDOT所具有的高灵敏度、安全无创、低成本等优势,使得该成像技术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临床、预临床等医学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如:癌症检查、药物研究等[2]。对于FDOT的发展,关于前向模型和重建算法的研究必不可少,前向模型描述了光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过程;重建算法则通过前向模型和边界采集的光学信号,对体内标记物的光场分布进行重建计算[3]。由于生物组织的高散射性和探测器的测量不充分,相应的重建计算属于不适定问题,使得所用前向模型的微小偏离会造成重建结果的巨大误差。因此,建立一个准确且计算可行的前向模型对于FDOT的实现非常重要。

辐射传输方程(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RTE)和扩散方程(Diffusion Equation,DE)是FDOT中的两个经典前向模型。RTE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高精度模型,但受制于昂贵的计算成本,使其仅出现于简单的FDOT运用场景中[4]。相较于RTE,RTE的简化模型有着更好的适用性,其中的DE作为RTE的一阶球谐近似,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并在FDOT的相关研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DE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对靠近光源和边界区域的光传播过程进行准确描述[5]。此外,DE经有限元等数值方法求解的计算效率依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尤其是在增加计算网格、探测器数量以保证FDOT成像质量的情况下。

格子玻尔兹曼(Lattice Boltzmann,LB)方法具有物理含义清晰、计算程序简单、计算结构并行性高等优点[6],开发基于LB的前向模型,对于FDOT的性能提升有着巨大潜能。LB方法源于格子气自动机(LGA)方法,是一种特殊的离散分子动力学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各种物理学研究,包括流体力学、热力学等[7]。近年来,LB方法也被发展用于辐射传输描述,涉及源项、介质和边界上的辐射传输描述[8-10]。研究表明,用于辐射描述的LB能提供精确的计算结果,且有着较高的计算效率。然而,当前所涉及的大多数LB辐射传输研究都是处于封闭长方体容器中的热辐射问题,极少有完整关于FDOT前向模型的研究报道。

基于我们最初的想法[11],本文提出了基于LB的FDOT前向模型,通过RTE离散向原有LB方程引入光传播描述[12-13]。进一步,本文给还出了基于LB前向模型的FDOT算法流程,选择代数重建技术(Algebra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作为重建算法,寻找成像标记物的相应光源分布,将其代入LB前向模型,使计算得到的模拟测量能与实际的测量达到最佳拟合。

1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前向模型

1.1 光在生物组织内的传播模型

LB前向模型的光传播描述,通过RTE引入。类比于传统LB模型的离散化推导,得到经RTE离散后的LB前向模型。

传统的LB基本模型可由玻尔兹曼方程经时间、速度、相空间的离散化得到[13]。玻尔兹曼方程描述了粒子在介观尺度上的统计行为,相应的Bhatnagar-Gross-Krook(BGK)近似如下所示[14]:

其中,f=f(r,ξ,t)为分子密度函数,代表t时刻,位置r处,速度为ξ的分子数量;λ为松弛时间,代表f趋近于平衡态feq的速度快慢。假设离散的时间间隔为△t,离散后的空间为Ωk,离散速度模型为DmQn(m代表空间维数,n代表离散速度的数量),经玻尔兹曼BGK离散得到的LB基本模型如下所示[13]:

其中,f(r,ξ,t)为离散后的分子密度函数,代表t时刻,位置r∈Ωk处,以离散速度ξi进行运动的分子数量(下标i为离散后速度方向的索引,介于1到n之间);f(r+ξ△t,ξ,t+△t)为下一时刻t+△t上的分子密度函数;τ≡λ/△t为无量纲的松弛因子;feq(r,ξi,t)为离散后的平衡态分布函数。

同时,RTE可以改写为玻尔兹曼方程的类似形式,公式及物理描述的相似性提供了条件支持。对于物理空间Ω中的单色光传播,RTE可给出精确描述[4]。进一步,RTR可重写为如下形式:

其中,w(r)=μs(r)/β(r)代表反照率;为时刻沿方向运动的光源项;为散射项函数,描述了光子经散射后由方向运动到方向的可能性。对比式(1)和式(3)可以看出,RTE和玻尔兹曼BGK具有相似的数学形式,并且前者的对应后者的平衡态分布函数feq,cβ(r)对应松弛时间λ的倒数。此外,对两者描述的物理量进行观察,发现RTE的辐射率φ和玻尔兹曼BGK的分子密度函数f,都是关于时间、物理空间和速度的函数。虽然,辐射率φ从能量角度进行描述,不同于分子密度函数f中的粒子数量,但光传播过程中的辐射率φ和相应的光子密度分布函数有着直接联系[12]:

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v为光的频率大小。

通过上述过程建立了RTE和玻尔兹曼BGK的联系。接下来本文类比于LB基本模型的离散化推导,通过RTE离散得到相应的LB前向模型。对应式(3)、式(4),RTE经时间、速度和相空间离散后的LB形式如下所示:

其中,Θ(si,sj)为离散后的散射相函数;wi为权重系数。下标i、j指向不同的离散速度方向,当取D3Q6离散速度模型(图1)时,为对应箭头方向,且介于1到6之间。

图1 LB方法中D3Q6离散模型Fig.1 The D3Q6 for discrete model in the LB

1.2 格子玻尔兹曼前向模型的建立

1.2.1 平衡态权重系数权重系数决定了LB前向模型中平衡分布函数S(r,t)的具体表达,本文通过局部辐射场的物理守衡进行权重系数求解。假设辐射率在达到平衡态时保持各向同性,且大小为(r,t),同时假设光在均匀介质中以恒定速度大小c进行传播,k阶辐射强度的矩方程经过高斯求积后可近似为:

对式(8)~(9)进行整理,可以得到如下矩阵方程:

选择DmQn并确定离散方向后,相应的权重系数通过式(10)求解得到,不同离散模型对应的权重系数如下所示:

1.2.2 平衡态的散射相函数

1.2.3 边界条件

为了能让LB前向模型的边界计算变得简便,同时又能维持较好的精度,在边界节点r∈∂Ωk(k为离散空间节点的索引)进行如下光子密度φ(r,t)的计算:

并与DE中的Robin边界条件进行关联,得到如下边界计算公式[18]:

其中,D(r)1/[3(μa(r)+(1-g)μs(r))]为光扩散系数;是边界处的外法线向量;当组织周围填充空气,组织折射率为n时,A(r,n,n')≈[1+R(r)]/[1-R(r)],其中的R(r)≈-1.439 9n-2+0.709 9n-1+0.668 1+0.063 6n。

2 荧光分子断层成像实现

2.1 LB前向模型计算流程

本文使用迭代算法完成LB前向模型的求解。假设模拟光源为稳定光源,通过迭代计算直到输出结果稳定为止。LB前向模型的具体计算流程如下:

(1)选择离散速度模型DmQn,并用适当数量的格子对连续空间Ω进行网格划分;

(2)设置初始参数μa(r)、μs(r)、g和q(r,t),并初始化φ(r,t);

(3)根据式(10)和(12),分别计算权重系数和离散后的散射相函数;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等理论,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由于生产要素和知识技术的集聚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得到共享,进而使边际成本降低;随着大量产业集聚于同一区域,由于能源、劳动力等是有限的,过度集聚会造成边际成本上升。因此,假设产业集聚和边际成本可能具有非线性关系:

(4)使用式(7),计算平衡态分布函数S(r,t);

(6)根据式(13)和(14),在边界节点使用罗宾(Robin)边界条件进行计算;

(7)通过式(15)计算相对差异,如最大差异值低于阈值(本文取10-2),则终止迭代过程,否则返回步骤4;

(8)计算格子节点r∈Ωk处的光子密度φ(r,t):

2.2 基于LB前向模型的FDOT重建

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方程由下式给出:

(1)初始化待重建光场分布S0;

(2)采集边界测量值φmeas;

(3)通过LB前向模型计算生成灵敏度矩阵W;

(4)计算当前估计值WS'和真实测量值φmeas的差值φmeas-WS'(t代表计算时刻);

(5)用当前差值矫正下一时刻的光场分布:

(6)重复步骤(4)和(5),使得相应差值φmeas-WSt足够小,从而实现待重建光场分布的求解。

3 实验与结果分析

本文分别进行了数值仿体和物理仿体实验,通过对比不同重建结果,评估了LB前向模型用于FDOT成像时的性能表现。

数值仿体实验以直径3 cm、高5 cm的圆柱作为成像物体,两个高、宽都为0.2 cm的圆柱标记物被放置于成像物体中,使用不同位置的标记物,如表1所示,完成不同实验模型的设置,具体如图2(a)所示。为简化问题,圆柱体被填充均匀介质,相应的光学参数μa(r)、μs(r)、g分别为0.3 cm-1、10 cm-1和0.75。

在实验计算中,LB模型被用于光传播模拟,通过D3Q6进行速度离散,并将物理空间离散为15×15×25的节点网格,在离散节点进行LB迭代计算,并在最大差异值小于10-2时终止,具体计算流程见2.1。其中,实验以DE作为对比,进行相似程度的离散,对应5 831个节点,并在离散节点使用限元方法进行求解,相应计算在Toast++上完成[19]。

表1 数值仿体实验及标记物位置Tab.1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targets positions

图2 数值仿体模型和不同前向模型的重建结果Fig.2 Numerical phantom model and reconstruct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forward models

对应不同的实验组,图2给出了基于LB和基于DE前向模型的FDOT重建结果,左右两边分别对应重建结果的三维、二维显示,二维结果对应三维空间光源所在层(对应a-c的黑色圆圈)上的重建光场分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基于LB前向模型的重建结果相似于基于DE模型的重建结果,和正确标记物位置都有着良好重叠;相对而言,基于LB前向模型的FDOT重建结果在正确区域上显示得更加饱满,而基于DE的重建结果有着更少的伪影表现。

更多的细节对比由图3给出,对应图2(e)和2(f)白色虚线上的重建结果。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基于LB前向模型的重建结果能和标记物的正确位置有着更好的重叠,非重叠区域的面积更小。另外,在中间非标记物的区域,基于LB前向模型的重建结果值为0,说明相应的重建能将两个标记物的位置进行完全分离。其次,实验还对比了不同前向模型重建结果的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将真实标记存在和不存在空间分别定义为感兴趣区域(ROI)和背景区域(BCK),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

图3 不同前向模型对应重建结果的一维对比Fig.3 The 1D comparison of reconstruct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forward models

其中,μROI和μBCK分别为ROI和BCK区域的平均重建强度;σ2ROI和σ2BCK分别为相应区域重建强度的方差;wROI和wBCK分别代表相应区域的容积大小。另外,实验还记录了不同前向模型的FDOT计算时间。上述实验的CNR值和计算时间由表2给出。通过观察可以发现,LB和DE模型所对应重建结果的CNR值非常接近;基于LB的FDOT重建比基于DE的FDOT重建快上将近5倍。

表2 不同前向模型重建结果的CNR值和时间Tab.2 The CNR and calculation time from different models

本文除数值仿体实验外,还进行了物理仿体实验。使用FDOT/XCT混合的成像系统,完成成像物体表面光学信号的采集。实验以直径为3 cm、高为4.4cm的圆柱为成像物体,圆柱体内填充均匀介质,相应的光学参数μ a(r)、μ s(r)、g分别为0.3 cm-1、10 cm-1和0.75,一个填充了荧光标记物(ICG)、直径为0.4 cm的管子被放置于仿体模型中,如图4(a)所示。

在实验计算过程中,使用了类似于数值仿体实验的LB、DE计算。相应的重建结果由图4给出,左右两边分别对应重建结果的三维、二维显示,其中的二维显示对应三维圆柱黑色圆圈所在层的内容。通过三维显示对比可以看出,基于LB的重建结果呈现出了类似于真实标记物形状的圆柱形;而基于DE的重建结果呈现出了和真实标记物形状差异较大的球型;稍显不足的是,基于LB的FDOT重建结果有着较高的伪影。通过重建结果的二维对比,可以看出基于LB的重建结果在正确区域显得更亮,能和真实的重建区域进行更好拟合。

图4 物理仿体模型和不同前向模型的重建结果Fig.4 Physical phantom model and reconstruct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forward models

更多的细节对比由图5给出,分别对应图4(e)和2(f)白色虚线上的重建结果。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基于LB和DE的FDOT重建结果都能和标记物所在位置的轮廓进行很好重合。

图5 不同前向模型的一维重建结果对比Fig.5 The 1D comparison of reconstruct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forward models

其次,实验还记录了上述物理仿体实验中不同前向模型FDOT重建结果的CNR值和相应的计算时间,由表3给出。经对比表发现,LB前向模型的使用可以使得FDOT的重建速度提升5倍左右,CNR提升2倍左右。

表3 不同前向模型重建结果的CNR值和时间Tab.3 The CNR and calculation time from different models

4 结论

FDOT作为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中的前向模型对于FDOT的成像性能有着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FDOT的性能,有必要建立一个计算快速且准确的前向模型。本文,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LB方法的前向模型,并将其用于FDOT成像。本文通过数字、物理仿体实验,验证了LB前向模型对于FDOT的性能提升。实验证明,LB前向模型的使用可以让FDOT的计算时间得到大量缩短,且具有较好的精度表现。

猜你喜欢

速度函数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行驶速度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速度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