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精益求精铸“工匠”
2019-12-10祁娟
文/本刊记者 祁娟
在第十一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技能大赛”)技术方案审定专家组中,有这样一位女性:
二十多年前,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爱,单枪匹马跨过大半个中国,从内蒙古来到湖南,成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如今她已成为一名集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品牌培训的教育专家,先后获得“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轨道交通行业名师”“教育部优秀培训师”等荣誉称号。荣誉背后是她孜孜以求、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专注,是对专业精益求精、对课程推陈出新的一种追求,在不断培养铸造时代工匠的同时,也传承着匠人精神。
她叫张莹,现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她所在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已有68年悠久办学历史,不仅是全国唯一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职院校,也是我国首批28 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湖南省首批8 所卓越校建设学校之一。在2018年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学院在校生获电客列车司机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第一名和团体第一名。
躬耕教学一线多年,张莹如何引领学院在多次参赛过程中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刊近期与张莹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
“四次参赛,我们不断收获与成长”
张莹是最早从事“城轨”专业的教师之一,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全国首个开设“城轨”专业的高职院校,这种与“城轨”的缘分由来已久。
谈起与大赛的初次结缘,张莹介绍说,作为轨道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或人社部门举办的通用职业技能竞赛,却苦恼于少有专业类型的竞赛项目,不能有针对性地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上得到大幅提升,而技能大赛的开办吸引了张莹的目光。在她看来,技能大赛对专业新技术融入专业、带动专业成长进步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对特色人才、复合性人才的培养上极有价值。
回忆起第一次参赛的情形,张莹说:“尽管当时预先做了准备,但在比赛时还是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竞赛装备准备不充足,那次比赛使用的都是最新装备,参赛老师和学生需要结合考核要求不断熟悉如何操作设备;二是教师团队对竞赛功能的实现还需要深入学习,平时教学都是以标准化流程操作为主,对故障排查类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的突发状况准备不够充分,而那次参赛之后,教师团队及时发现并弥补了这个短板,团队不仅深入研究了每项操作要求与实现方式,也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状况、原因都作了详实的分析与研究。
张莹现场指导培训班的学员
虽然第一次参赛略有遗憾,但张莹也表示,从第一次参加大赛至今,已是学院竞赛指导团队第四次参赛了。“从起初参赛时的生涩到现在从容应对,我们收获了大量的经验。”
张莹介绍说,从学生方面来看,通过大赛培养了一批综合技能突出的精英学生,也带动了一大批热爱钻研、喜好专业的专业协会、技术学会的蓬勃发展,还促进技术技能课外活动的兴起,推动了学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还帮助学生养成精细严谨的行为作风,通过竞赛及时地将企业文化、职业规范融入平时的学习习惯。
从教师方面来看,一是打造了一批金牌教练,他们懂理论,也精操作,与优秀的学生相比,他们更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更善于分析研究找到最优实施方式;二是通过钻研,教师团队对行业企业新技术方面的研究不断突破,尽早将新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促进专业成长和团队进步;三是通过竞赛,最大化发挥校企共享的双师效能,促使企业兼师掌握的最新技术、实际运用能力与校内教师的专业综合水平更高效地融合,共同达成高水平人才培养;四是通过竞赛及时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引入课堂,打造完成真实任务的“学中做、做中学”的高效课堂。
对学院而言,竞赛不仅有效推进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还促进了教学软件、实训包等教学资源的开发,竞赛管理软件也进一步促进了实训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有效推进了学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总决赛在即,我们准备好了”
回顾过往的参赛历程,不得不提及去年技能大赛中,学院收获的列车司机赛项个人和团体双双第一名的好成绩。当记者问起,参赛前这些成绩是在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时,张莹回答:“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她解释说,“意料之中”是因为,列出司机团队本身是通过系部选拔、二级学院训练,经校赛、省赛、交流赛再到国家赛,可谓身经百战,竞赛水平和竞赛能力确实不凡。“意料之外”是因为竞赛本就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紧张、操作不当或遇到紧急情况等情况,但最终竞赛团队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用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技艺展现最佳的竞赛水平,值得称赞。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自今年八月第十一届技能大赛启动以来,学院不仅积极备赛,还承办了湖南赛区预赛。“今年有31个代表队参加湖南省预赛的3个赛项。学院承办这次预赛的主要思路,一是搭建平台,让兄弟院校共同参与技能竞赛;二是创建环境,通过竞赛环境与真实环境高度相通;三是共享资源,我们邀请省内多所院校来校使用竞赛设备开展训练,实现资源共享;四是成就专业,通过竞赛促进本校与兄弟院校的专业共同进步。”张莹说。
今年技能大赛总决赛将于11月下旬举办,大战在即,学院竞赛团队是压力多一些还是自信多一些?
“压力肯定相当大,”张莹笑言,“大赛3个项目正在紧张备赛中,我们的竞赛选手和指导老师都全力以赴,不仅制定了相应方案,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开展针对性指导,还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切磋,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为选手们奠定扎实的基础,心里有底才更有自信。我希望我们的选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基于国家竞赛的平台,展示个人、展示团队、展示学校,更展示出轨道交通的技能水平。”
产教融合,打造“四级竞赛体系”
今年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即职教20条,提出用5 到10年时间,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转变。
据记者了解,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出身企业的背景,使其在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上一直先人一步:2002年起,即与多家地铁公司形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办学形式。目前,学院已与全国近30家地铁公司开展人才培养合作, 校企共同确定订单学生,共同组建订单班级,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及教学资源,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并实践了预订单、全订单、半订单、培训订单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双向双主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与员工的“零衔接”。
据统计,近三年来,学院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和运营企业输送毕业生761人,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对口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8%以上。部分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或走上管理岗位。如长沙地铁第一条线路开通时,在乘务主任、乘务队长、检调、运调等管理岗位上,有70%以上的人员为学院该专业所培养。学院的城轨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示范专业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省精品专业。
对此,张莹表示:“产教深度融合,指明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不是学校单方面找企业、不是校企简单的‘1+1’,而是校企形成‘合力’,企业主动融入职业教育,共同为职业教育发力,共同为人才培养出力。我们作为职教人,有责任主动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中国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探索其中国特征。”
同时,学院在参与技能大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前行。“学院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已形成校级、省级、行业级、国家级的四层竞赛体系,技能竞赛已经常态化。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各负其责,切实推进落实大赛的各项准备工作。”张莹表示。
张莹被聘为全国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尤其是通过大赛,在提升选手的能力、教师的水平同时,还起到专业关键技术的攻坚作用,将技能竞赛需要的综合技术运用等复合型要求有效地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有些内容已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
精益求精,不忘职教人的“初心”
执教二十多年来,从普通教师到学院领头人,张莹对三尺讲台始终初心不改。
“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初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培养质量出发,才能回归初心、回归教育的本质。”张莹的话朴素而真诚。
她认为,一名优秀职教人应该具备这样的特质:有使命,这是国家赋予的培养职教人才的职责;有担当,这是职教人服务终身教育体系的担当;勇创新,率先服务1+X 试点等,挖掘职业教育的特征;擅改革,主动开展“三教”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长格局,眼界要广,为国家改革发展战略、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站在轨道交通职教人的角度,张莹认为,对全国的高职院校而言,技能大赛是个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高技术水平平台。基于平台,既能培养复合型人才、锻炼高水平教师,更可推进全国同类专业技术水平不断紧跟行业产业最新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专业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技能水平及竞赛经验,促进学校双师队伍建设,带动专业课程的改革与进步,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复杂型转化,促进专业课程的更新与个性化教学,促进技能竞赛与集训竞赛装备紧跟先进技术的要求。
谈到对大赛未来的希冀,张莹表示,希望大赛能够给予更多学生机会,不断跟进新技术发展,从线下到线上,既满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又满足普适化、大众化人才训练需求。“希望我们未来的大赛平台更加开放,专业技术更先进,适用的范围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