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杭州的动物戏表演

2019-12-10杨宇全浙江省杂技家协会

杂技与魔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七宝水族旧事

◎ 文︱ 杨宇全(浙江省杂技家协会)

宋代的动物戏(驯兽)表演曾达到一时繁盛,出现了一些代表性艺人与节目。动物戏花样新奇,种类繁多,大者如驯象、驯虎等,小者如驯水族、教虫蚁等,总的特点是大型动物表演以官方为主,小型动物表演则以民间为主。

南宋时期,驯象与象舞活动不仅不减北宋的风采反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南宋吴自牧在其著作《梦梁录》“明年预教习车象”中记载:

后以大象二头,每一象用一人,裹交脚幞头,紫衫,跨象颈而驭,手执短柄银,尖其刃,象有不驯者击之。至太庙前及丽正门前,用使其围转,行步数遭,成列;令其拜,亦令其如鸣喏之势。御街观者如堵。

宋代勾栏瓦舍等演出场所的兴起,为驯兽(动物戏)表演提供了条件,民间有了驯熊节目。《梦梁录》有“弄熊”的记载;周密《武林旧事》也有“教熊作艺”的记载,并且出现了专业的驯熊高手——临安的逢人喜和李三,他们能够“教熊使棒”,训练被常人看来是很蠢笨的狗熊耍棒,足见当时的驯动物水平之高超。

猴戏是宋代动物戏中必演的节目,在当时已成为勾栏瓦舍杂技百戏演出中最为人们乐见的大众节目。“路岐人”流浪作艺,往往用猴子作为开场的节目以吸引观众。

在宋代的动物戏中,驯小动物的水平非同一般。宋代的“百禽戏”很流行,擅长于此艺者被称之为“教飞禽”,当时在临安很是盛行,“路岐人”作艺时也往往伴有百禽戏的演出。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南宋时期小型动物节目甚多,主要有:教鱼跳刀门、乌龟踢弄、金翅覆射、斗叶猢狲、老鸦下棋等,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超过了前代。

“弄蛇”之技由来已久,宋代的“弄蛇”也有一定的发展。《西湖老人繁胜录》称之为“乔捉蛇”,《武林旧事》则称之为“捕蛇”或“乔捉蛇”。据载,南宋戴氏艺人在都城临安(今杭州)的太庙前玩弄蛇技,大显身手。他能像捉泥鳅一样空手捉蛇,还可以用苇管吹乐引蛇出洞,令人拍案称奇。

随着小动物节目的丰富多彩,也出现了一批调驯专家,如北宋的刘百禽、南宋的赵喜和赵十一郎、赵十七郎、猢狲王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赵喜,他创作的“七宝水戏”非常精彩。据《武林旧事》卷七载:

淳熙十一年(1184)六月初一日,车驾过官,……盛七宝水戏,并宣押赵喜等教舞水族。

“七宝水戏”的具体情状,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的后集《故都戏事》中叙述甚详:

呈水嬉者,以髹漆大斛满贮水,以小铜锣为节,凡龟鳖鳅鱼皆以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戏具而舞,舞罢既沉,别复呼其他,次第呈伎焉。

据作者自述,这一场奇妙的水族表演,是幼时在临安亲眼所见。宫廷老艺人赵喜的“七宝水戏”,无论从节目设计或驯练方法上说,都是极高水平的,对后世出现的“乌龟叠塔”“蚂蚁排阵”等当有所启发。

宋代表演“水百戏”的著名艺人和驯养水族动物的能手,如姚遇仙、赛宝哥、金时好、王吉等,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教水族飞禽、教虫蚁、教蛤蟆等都是宋代水族戏的主要节目,之所以在杭州兴盛,一是与宋代城市商业和文化发达有关;二是与其地理位置有关。杭州江湖河溪遍布市区,可谓典型的江南水乡,因此水生动物特别多,这也就为发展水族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记载,宋高宗避暑杭州飞来峰时,就曾看到过“七宝水戏”和“教舞水族”等节目。可惜,如此精妙绝伦的表演已难觅踪影。

在百戏杂技中,教虫蚁节目流传很广也为人们所喜爱。《西湖老人繁胜录》中列举霍山附近的各种杂耍名目,其中就有在庙会前大教场内“赛诸般花虫蚁”。据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记当时诸伎艺人中,有“教飞禽虫蚁”的,如赵十一郎、赵十七郎。同卷还载,当时有一些地方专卖“虫蚁食”“虫蚁笼”和“诸般虫蚁”的。由此可见,在杭州的勾栏瓦舍中,当时的艺人往往多才多艺,能表演多种绝技绝活。■

猜你喜欢

七宝水族旧事
水族敬酒歌
农耕旧事十二韵
城郊旧事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
家有巧手爷爷
上帝的水族馆
城南旧事
七宝的汤圆
七宝的汤圆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