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为打造“绿色食品牌”提供技术支撑

2019-12-10马艳兰刘梦然杨宏兴严婷婷

云南农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检测站云南省样品

马艳兰,木 霖,刘梦然,胡 涛,杨宏兴,严婷婷

(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昆明 6502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作为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重要技术支撑之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中地位突出,不可或缺。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展、建设成效、工作措施、主要问题和困难的梳理,提出了下一步的对策和措施。

2005-2010 年,国家启动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规划(2005-2010年)》,重点投资建设省级综合中心和县级质检站。2011-2015 年,国家再次启动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主要投资建设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并实现全国地市全覆盖。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建设省、州、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共134 个,基本实现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全覆盖。目前,云南省以农业农村部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为龙头、省级农产品(畜禽产品)质检中心为主体、州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农产品质检站(所)为基础、乡镇(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速测实验室为补充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本构建完成。

一、体系建设现状

2008-2015 年,国家共投资下达云南省16 个市级检测中心、118 个县级检测站项目,实现了市、县检测机构全覆盖。其中,“十一五”期间下达30 个县级检测站,“十二五”期间下达16 个市级检测中心、88 个县级检测站项目。截至2018 年12 月底,16 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06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完工,建设情况总体良好。昆明市等9 个州(市)级检测中心、红塔区等49 个县(区)级检测站已经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和省质监局的资质认定,具备法定检测资质。

二、项目建设成效

(一)例行监测制度已建立健全

随着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逐步建成,全省建立起了以省级为龙头,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2013-2016 年,监测蔬菜样品5767 个,畜禽产品6431 个,水果样品1511 个,水产品样品70 个,茶叶样品60 个,样品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2016 年监测蔬菜样品1855 个,水果样品753 个,畜禽产品1961 批次,水产品样品100 个,茶叶样品60 个,合格率分别为98.2%、99.5%、99.7%、99%和100%。

(二)风险监测制度逐步建立

2012 年,全省开始组织实施风险监测工作。种植业产品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昆明)为牵头和检测单位,曲靖市、文山州、大理州、普洱市、楚雄州、红塔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6 家检测机构负责质量安全风险调查和抽样工作。畜禽产品以云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为牵头和确证单位,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保山市、大理州、普洱市6 家饲料兽药监察机构负责抽样和检测。2012-2016 年,共监测种植业产品样品3395 个,畜禽产品样品1894 批次,水产样品150 个。其中2016 年风险监测蔬菜样品310个,水果100 个,茶叶75 个,特色农产品100 个,生鲜乳样品694 批次。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风险因子和隐患,对监管工作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三)监督抽查工作强力开展

自2012 年以来,根据例行监测、风险监测结果,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由省级检测机构牵头和确证,具备“双认证”资质的市、县级检测机构开展检测。2012—2016 年,全省共抽检蔬菜样品4921 个,水果样品884 个,畜禽产品14 420 批次,样品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根据抽检结果,督促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落实属地责任,查处违法行为,并在当地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专项整治行动。

(四)产业发展得到有力支撑

检测机构在支持当地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龙陵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承担了部分石斛检测任务,在招商引资和石斛外销市场开拓过程中,成为龙陵石斛质量安全的形象代言人;元谋县作为蔬菜生产和外销大县,所有外销蔬菜均需由元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进行检测并开具合格证明,才能在外出通道被放行;宾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在当地出口基地备案,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中是重要检测技术支撑服务机构。

(五)检测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强化培训、试验练兵等措施,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素质全面提升。2011、2013、2016 年,全省连续三届在由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活动中,荣获团体一等奖1 次、团体二等奖2 次,参赛队员分获个人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项目管理和督导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严密组织、严格立项、强化检查,各市、县狠抓落实、快步推进。连续应用督办、督导、检查、月报督促等工作措施。自2015 年以来,连续多年将检测机构建设完工和通过“双认证”情况作为省农业农村厅对各州(市)农业农村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与省级财政资金项目挂钩,每年将项目建设作为重点督查工作内容,组织督查组到各相关州(市)实地开展督导工作。通过上述工作措施,使全省检测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二)多方位多渠道提升检测机构人员能力与素质

一是省级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市、县级检测机构派出技术人员到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等省级或部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和其他机构参加为期5 ~90 d 以上的跟班学习。如2016 年,省级安排100 万元资金,支持128 名检测技术人员参加跟班学习。培训内容主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室“双认证”准备和实施工作、样品接收、检测任务下达、检验报告编制和数据保密、农产品蔬菜和水果样品采集及前处理方法和样品保存、实验室检测分析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测用水和化学试剂要求、仪器设备管理和鉴定、有机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检测分析、数据处理及仪器维护保养等。采取理论授课、专人带教、实践操作、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结束进行考核,经考试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二是组织省级专家到市、县级检测机构现场指导、对口帮扶。2016 年,共派出专家70 余人次,辅导62 家检测机构项目建设、仪器设备调试、检测练兵、“双认证”申报等工作。三是压缩会议开支,全力支持技术人员培训。近3 年来,组织各级检测机构质量控制关键人员——“内审员”培训以及监督检测工作培训5 期,培训400 余人次。同时,组织各检测机构参加农业农村部、质监系统、其他检测机构组织的各类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将近1000 人次。

(三)加快推进“双认证”工作

一是率先提出地方“双认证”。从2011 年开始,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该项制度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和国家认监委的肯定和推广。二是通过项目支持“双认证”。从2012 年开始,省级通过实验室资质能力建设项目支持市、县级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工作。截至2016 年,共支持44 家检测机构,预计到2019年底,全省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双认证”检测机构数量将会达到75 家。三是开展能力验证。为巩固提升获证机构检测能力和水平,云南省从2015 年开始,连续4 年组织对省内具备“双认证”资质的市、县级检测机构开展国家级、省级能力验证工作。

四、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县的项目仍未完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尚有12 个县级建设项目未完工,其中2015 年投资项目6 个,2014 年投资项目1 个,2013 年投资项目4 个,2012 年投资项目1 个。未完工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调整、原建设地点变更、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等。

(二)地方配套经费不落实

多数检测机构建设项目市、县级配套资金未能足额落实到位。自2012 年以来,下达投资计划的检测机构建设项目未落实省级配套。

(三)部分检测机构运行保障不足

部分检测机构存在运行经费不足、专业检测人员不够、流动性大等问题,影响正常检测工作开展。比如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综合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于是在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挂牌成立,没有单独下达编制,检测人员严重缺乏,设备闲置问题突出。人才的缺乏和体制编制的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作用。

五、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督促检查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食品牌”部署,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质增效。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针对存在问题,抓紧督促整改。

(二)加快能力提升

继续实施实验室资质能力建设、对口帮扶和跟班培训等项目。要求各州(市)负责组织对辖区内所有检测机构进行管理,对技术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每人至少培训40 课时以上。督促所有建成完工的检测机构,抓紧开展人员培训、技术练兵、质量体系建设等工作,尽快申请并通过“双认证”。

(三)加强工作指导

建立检测机构建设及运行情况季报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和机构,要进行现场督导,促使各级地方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项目申报时的承诺,落实编制、人员、经费等保障措施,确保所有项目顺利完工,并能够及早通过“双认证”,切实发挥检测机构功能作用。

(四)分类指导

对于地方检测机构整合,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阐述理由。一是贯彻落实法律政策,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二是要与部门职能划分相匹配,按实际情况履职尽责。三是与监测工作和产业发展现状相配套,提供覆盖产地环境、投入品以及农产品的全链条全过程的检测技术服务。四是遵循职责、专业相近的原则,整合监测职能和机构。如玉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2017年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但由于当地政府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全面大整合,“双认证”还需时日。宾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通过宾川县当地政府县域检测资源大整合后成立的宾川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同样承担了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质量的检测任务,对外提供了公开数据。

六、小结

云南是绿色的王国,绿色是云南最大的优势。优质的水源、光照、空气和土壤,使得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奠定打造“绿色食品牌”的自然优势。在组织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评价、探索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保护制度、构建云南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标准体系、支持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开展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创建,加强认证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品牌声誉等措施中,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功不可没,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检测站云南省样品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汽车检测站建设的约束条件分析
粮油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浅析*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苏坊检测站“八一”建军节慰问军民共建单位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