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利华交响如你

2019-12-10朱子贺田

北广人物 2019年38期
关键词:指挥家国家大剧院一事

文/朱子 摄/贺田

【档案】

本刊2019 年第6 期曾报道谭利华

“交响乐”一词,源于希腊语,意即“一起响”。

什么“一起响”呢?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怎么“一起响”呢?重点来了,听指挥的。

谭利华,就是那个用帅气手势、精准告知各路乐手如何一起响的指挥,有“金手指”之称。

交响乐,复杂在多维。

那像交响乐一样的人是怎样的?

就是谭利华那样:生命主题深邃,工作手段凌厉,性格独特浪漫。

交响乐之生命主题:“为一事来,做一事去”

交响乐的主题,有很多,爱、和平、抗争、欢乐……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

谭利华的生命主题,除了指挥家之外,也有很多:交响乐普及者、节能倡导者、国家大剧院的艺术管理者、电影、朋友、外公、老师……

每一个主题下的生发,都有类似交响乐的严谨,他喜欢这句:“为一事来,做一事去”。

11 岁,被发现是音乐天才;

15 岁,进济南空军文工团,成了少年指挥;

22 岁,国家恢复高考,凭借在全军文艺汇演上夺得的“作曲、指挥特别奖”,免试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成为翘楚学霸;

36 岁,放下威尔士大学与中央乐团的垂青,接手北京交响乐团;

2002 年,北交开启巅峰时刻,10 年里7次欧洲巡演、1 次美洲巡演,23 天里造访8个国家、17 座城市,演出18 场音乐会,足迹遍及欧洲的音乐重镇、最著名的音乐厅;

2007 年,国家大剧院建成,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执棒首场交响乐音乐会;

2019 年,谭利华平均每5 天做1 场演出的工作频率,时有打破……

如今谭利华看上去依然倜傥,根本对应不上“花甲”这个词。

比如,在国家大剧院门口拍摄,摄像指挥我们一遍一遍走位、重来。可我俩每次说的都不一样,每次都是又起一个开心话题;

比如,我搭他蓝色节能小汽车奔录影地。一路阳光倾泻,电瓶车温和,话题轻松。那一刻的指挥家,家常到直冒烟火气儿;

比如,采访中他讲了在国外演出时的各种意外,还有真实的绑架、机场扣留……

谭利华是一个活性非常强的人,整个交响乐团,只有一个位置适合他:指挥台。

生活中也一样,他注定是主角,因为他专注到自我燃烧,点亮周遭是必然。

交响乐之工作手段:凌厉到自称“有病”

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谭利华跟随指挥大师李德伦继续研习指挥技艺并担任其助理。

1991 年,李德伦给了谭利华一句:“你去国外,是锦上添花;留在这儿(北交),是雪中送炭”。谭利华放下各方邀约,真当了这块“炭”!

当时,北交是著名的烂摊子,是音乐学院的老师吓唬学生不好好学习就要到的去处。如何收拾?谭利华的凌厉惊人:首创“拉幕考”,不合格,走人。这一招儿捅了蚂蜂窝,谭利华一时成了众矢之的,压力山大。谭利华呢?不退反进:每年一考,不合格的,还得走人。谭利华回忆这一段,笑称为“有病”。但他有进一步认真:社会进步是靠这些有坚持、有创造和敢担当的“病人”。果然,北交迎来了巅峰时刻,闪亮世界乐坛。“果然”,说着真轻松,面对“烂摊子”的人多了。有格局吗?有态度吗?有激发生产力的手段吗?谭利华,有。

交响乐之性格特点:独特中有浪漫

谭利华的气质,像戏剧中的王子,有独特的艺术孤傲。听听外媒怎么评价他:“首席指挥谭利华的风格令人肃然起敬,他具有东方式的意大利风格和出色的技巧,沁人心脾”……

谭利华的感知世界,也如交响乐,复杂、专业、梦幻。举个小例子:母亲节,我收到指挥家祝福微信。当时想,指挥家真绅士;六·一儿童节,我竟然又收到了,当时就乐了。想起莫扎特乐曲的童心童趣,在指挥家那里,年龄并没有世俗意义,永葆童心才是真谛。后来,我在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看到委拉斯凯兹的《宫娥》。画上那小姑娘侧脸傲气的样子,哈哈,竟然与指挥家神似。聊起来,指挥家竟然也很喜欢。

平日里,我也会请教“此时适合听哪首乐曲?”指挥家会中英文一起上、推荐作曲家、乐曲、哪个版本更意味深长。

民谣、摇滚、嘻哈、民乐、古典……音乐有很多类型,如果你喜欢一种,或许就映射了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

那痴迷了一辈子几乎无所不包的交响乐呢?那在世界乐坛形成“一半一半”(演出一半西方乐曲、一半中国乐曲)醒目风格的指挥家呢?别说古典没摇滚,贝多芬就是当年的摇滚青年。别说古典没流行,没有莫扎特哪里有S.H.E 的《不想长大》?

所以呢?我们不妨试着往音乐深处走一走。谭利华多年如一日致力于交响乐的普及与推广,目的不正是如此吗?

跟上他,妙趣横生。

猜你喜欢

指挥家国家大剧院一事
浅谈“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
执一事,尽己生
没有绝对的天分,也没有绝对的天才——指挥家陈琳专访
曼妙地走在五线谱上
——访女指挥家、作曲家朱婕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骆驼祥子》被国家大剧院搬上歌剧舞台
找乐器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