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盔战士的维和保卫战

2019-12-09张媛媛

山东画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陈龙营区枪声

张媛媛

2006年8月,薛雷、齐珊珊和陈龙结束了海地的维和任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每当听到周围有鞭炮声响起,他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哪里在办喜事、哪里开业大酬宾了,而是看看哪里适合躲藏、哪里安全。

2005年12月,他们和中国维和队伍一起奔赴海地,开始了长达八个多月的维和任务。在海地时,他们住在简易板房里,傍晚的时候,铁皮的房顶上时常响起噼里啪啦的枪声,就如同有人在头顶上放鞭炮。薛雷说:“刚到的时候,听到头顶上的枪声就会有些害怕,后来就慢慢习惯了。”身处海地,枪声似乎是一种日常的声音。做好安全防护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每次站岗或巡逻需要穿戴的设备都重达四十斤。在平均气温四十多度的太子港,负重四十斤,即使什么都不干,都是件痛苦的事,何况他们还要站岗、巡逻和执行任务。

薛雷的第一次巡逻是和当地警察一起的,巡逻回来的路上他们接到了一个当地警察下班路上被枪杀了的通报,他们立即赶往现场,至今他还记得身中五枪的当地警察,就那样躺在路边。这给了刚刚到海地的薛雷重重一击。“当地民众中有些人对警察不满,有的也会迁怒于我们维和人员,所以针对当地警察和维和人员的袭击不少。”薛雷说道,他们在海地的八个多月,每个月都有维和人员牺牲,少则四五人,最多的一个月牺牲了12名维和人员。

维和队伍中女生很少,齐珊珊作为一名刚刚24岁的姑娘,刚到海地没多久,就遭遇了紧急情况。2005年的最后一天,她和战友们在海地国家监狱驻守。下午他们正在装甲车下巡逻时,突然被示威人群包围了,其中有很多持有武器的反政府武装分子。他们只有两辆装甲车和十几个人,而示威人群多达百人。他们只好撤到装甲车上,示威人群不断拍打和摇晃装甲车。“当时情况十分危急,真的有一种就要牺牲在这里的感觉,我身边的两个战友抓着我的手给了我力量。”齐珊珊不断联系联海团请求支援,最终在傍晚时,靠着联海团支援和海地警察的里应外合,他们突出了重围。

在海地的时候,薛雷、齐珊珊、陈龙,虽然不在同一个队伍里,但是他们经常轮换执勤岗位。他们维和期间,正好赶上了海地的大选,选票统计的地方紧挨着他们居住的营区,形势很严峻,当地的各种武装势力都把这片区域当成了众矢之的。有的非法武装势力会把废旧车辆或是轮胎烧着,封堵道路。有一次封堵时间近两天,致使营区的供给都断了。沒有了供给,营区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了。

“中国营地可能是维和期间唯一没有被攻击过的营地。”陈龙说,国家的实力和政治立场,会影响当地人对维和部队的态度。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她)们,都为伟大的祖国骄傲。

从海地回来的薛雷,瘦了四十斤。“今天洋葱,明天土豆,想不瘦也难。”

在海地,他们几乎吃不到青菜。齐珊珊回来后和家人的第一顿饭,妈妈问她想吃什么,她说:“我就想吃根黄瓜。”妈妈当时就哭了。他们的供给由联合国提供,但是当食品运到营地时,“肉,是冷冻的硬疙瘩块,情况还好,菜,就惨不忍睹了,一多半都变成了烂菜叶。”海地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不止蔬菜,连饮用水都很少,海地地处热带气候,不分冬夏,全年异常炎热。

对于齐珊珊来说上厕所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厕所就是一个塑料大闷罐,在海地那种天气里,上个厕所就像洗了个桑拿,还有难以忍受的气味。”齐珊珊回忆时带着淡然而又平和的笑容,实际上维和的艰辛早已成为她难以忘却的记忆。

面对恶劣的环境和难熬的日子,陈龙用了三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忍着呗”。每个人一周只有三分钟与国内联系的通话时间,“当时的电话传输是滞后的,一边说完话后,另一边要五到八秒后才能听到,交流起来相当困难。”这三分钟常常只够报一个平安。

薛雷觉得,接受联合国荣誉勋章的那一刻,倍感荣耀,好像之前吃的所有苦都不算什么了。2019年8月,薛雷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当会场上响起,“接下来入场的是海地代表团”时,薛雷心中还是有了异样的波动,“可能对这个国家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现如今,薛雷、齐珊珊、陈龙都在济南特警队工作,十多年过去,他们还是站在维和维稳的第一线,Peace keeping(保卫和平),他们一直都在。

TIPS

在中国驻海地维和官兵队伍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猜你喜欢

陈龙营区枪声
情书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信息化在智慧营区建设中的应用
部队“小远散”营区异常声音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运用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提高营区安防效能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小区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