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路:百年春和楼,繁华老街里

2019-12-09李潇雨张潇

山东画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山路商铺商圈

李潇雨 张潇

在中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条中山路,但每一条中山路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故事。

在青岛的中山路上,有这样一座“楼”,以美食标榜,历史裹身,凭着“岛城鲁菜第一楼”的美誉见证了这座城市128年的历史变化,也在时代更迭中从百年老字号蜕变为新时代的“网红饭店”。

这,就是春和楼。

站在中山路上,不远处的“春和楼”招牌和“1891”年号在白色墙面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这是中国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1925年秋特意为春和楼题写的”,春和楼的第十八代掌门人沈健基自豪地说道。

春和楼

——从顾客到掌门的角色转变

今年62岁的沈健基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起,自己与春和楼的渊源是从儿时开始的。“小时候我爸妈带着我们姊妹四个到天真照相馆拍全家福,拍完后到对面的春和楼吃了一次饭,点个香酥鸡,再要一些菜,那时候的味道现在还能回味起来。”正是这一次,春和楼在沈健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40年后,在春和楼濒临倒闭时,沈健基毅然担负起整改重任。接管春和楼,首先保证的是厨师的传承,他请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掌勺大厨继续坐镇春和楼。时代在变迁,但春和楼七代大厨沿袭的烹饪手艺和味道却不曾改变。老青岛人喜欢来这里找寻儿时的“老味道”,新老顾客之间的相视一笑,仿佛那饭菜里糅合了几代人共同的回忆。毛泽东的恩师徐特立就餐过的恩师厅、康有为常来的维新厅、萧军品味过的耕耘厅、莱昂斯上将到访的将军厅等,都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他们与春和楼的老故事。

春和楼在百余年的觥筹交错与迎来送往间,见证了青岛中山路的繁华起落,渐渐地,这样一座“楼”成了中山路上老字号商铺发展历史的缩影。中山路上,像春和楼一样有着久远历史的老商铺还有很多,老青岛人经常哼起的那句“身穿谦祥益,头顶盛锡福,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的顺口溜,是对上个世纪繁华中山路的真实写照。

老街里

——从商业到文旅的成长蜕变

承载了青岛百年历史的中山路,被几代青岛人亲切地称为“街里”。“小时候一说逛街,那肯定就是逛街里,当年中山路绝对是青岛最繁华的地段,从街南走到街北,想要的东西全都買齐了。海滨商店、青岛当年最大的百货商店第一百货商店、松江商店等大型商店,都在中山路上,人们就拿着粮票、布票去买东西。”一位年近70岁的老青岛人描述着他儿时记忆里的中山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响应公私合营的号召,中山路的各大商铺积极进行兼并重组,区域内同类经营聚集的特色街区被合营大店取代,一大批老字号被合并,小商小贩也或兼并或转行。文史专家鲁海曾提到:“1956年,青岛对私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如把7个亨得利钟表眼镜行全部合并到中山路上,将当时的6家书店合并为古籍书店落户在中山路……以至于其他街区没有大型商店、店铺,所以买一些必需品只能到中山路。”那时的中山路成为了青岛市乃至全省的商业中心,也见证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的时代变迁。

20世纪90年代,青岛城市中心的东迁让镇守老城区的“街里”有了新的韵味。曾经的中山路商圈“一枝独秀”,逐渐向东部商圈、台东商圈、李村商圈“群芳争艳”转变,中山路的老店铺却依然守候着“老街里”,甚至还吸引来一些精致的文创小店。老商铺与新潮流的碰撞融合,让中山路在青岛这座亦新亦老的旅游城市里有了更精准的定位,成为往来游客“打卡怀旧”的必游之地。

坐落在中山路131号的天真照相馆,经过公私合营、转企改制后,依然不逊色于中山路上新潮的摄影公司;位于春和楼对面的盛锡福,以其传统的制帽工艺和老口碑招徕那些喜欢怀旧的人……这些陪伴中山路的老字号店铺早已褪去了浓厚的商业气息,反而宛如慈祥和蔼的耄耋老人,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尽显沉稳大气。

街边常见的工艺美术商店里,悬挂着琳琅满目的贝壳挂饰;路旁的海味餐厅里,时不时飘来辣炒蛤蜊和“波螺油子”的香气;隐藏在中山路角落里的时光咖啡厅,张贴着往来游客写给未来的明信片……这些新店铺仿佛一个个热情洋溢的青年,在老街区的滋养下,自由活泼地成长着。

站在今天的中山路上,抬眼望去,有安静矗立的圣弥厄尔教堂,有购物广场,有老字号商铺,有时尚品牌专卖店,有新式快餐店,有滨海民宿客栈,还有青岛本土的美食街——劈柴院,在这新旧夹杂的街景变化中驻足片刻,便能深切地体会到这里的静谧之美和市井之趣。

猜你喜欢

中山路商铺商圈
商圈演义
厦门市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城事志;中山路百年旧影
春和楼:中山路的坚守者
商圈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投资需要逆思维
重庆主城将建9大“智慧商
三家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