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岭南水乡小镇滨水空间规划与非遗传承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2019-12-09罗敏
罗敏
摘要:水乡是人居的理想之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更是一种生态之美。岭南水乡的物质形态反映了岭南的休闲文化、饮食文化、表演艺术等精神内涵。我们在水乡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构建生态、游憩、景观三位一体的岭南水乡滨水景观,还要使岭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关键词:岭南水乡;滨水空间规划;非遗传承
党的 “十九大”报告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级阶段要实现城市生态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达到最佳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滨水空间是指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佛山,地处珠三角腹地,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其实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岭南水乡”之称,大小河流达2800多条,山塘水库及湖泊达500多座,内河涌密布,水网纵横交错,依水而居,因水而兴。但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及工业的过度开发,严重影响了佛山水乡的发展质量。在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形势下研究佛山岭南水乡滨水空间的生态文明内涵,进一步满足文明社会人民生活的需要,对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佛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4项、省级项目48项,市级项目101项,尤其是在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在水乡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构建生态、游憩、景观三位一体的岭南水乡滨水景观,还要使岭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赋予其新时代新的意义。
一、岭南水乡的特点
岭南水乡在狭义概念里指传统村落,广義来说,可以指“有镇必环河,无村不绕水”的空间特征,以及岭南独特的建筑风格特征。岭南水乡的物质形态反映了岭南的休闲文化、饮食文化、表演艺术等精神内涵。水乡是人居的理想之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更是一种生态之美。“小桥流水人家”本身就说明人是水乡的一部分,“生态美的体验在于生态系统的环链之中,是人通过与生态过程亲密地融合而体验到的,它不能与培育它的母体区分开来”水乡要保留原有特色,就必须保持天人合一的生态景观。
岭南水乡在广府文化与地理环境等要素综合影响之下,表现为素朴、自然的特质。岭南既接中原,又接大海,兼有保守与开放的特点,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特征,也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形成务实、开放的氛围。岭南水乡的河、涌多有祭祀水神的南海神庙、天后宫、北帝庙等,规模大小不等,数量众多,都可视为岭南文化固守传统的体现。岭南水乡在明清时期改变水稻种植的单一模式,形成大片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为经济发展开创一条新路。这一特色既体现岭南人开拓创新的勇气,也为岭南水乡景观风貌奠定基础。近二十年来,岭南水乡的经济和城镇规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佛山岭南水乡滨水规划现状
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佛山,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浓郁岭南人文特色、自然形态与人工环境极为和谐的水乡聚落。在过去的20多年中,伴随自下而上的工业化进程,珠江三角洲中小城镇从水乡聚落迅速发展为现代城镇。与此同时,以田园风光、河涌水巷为代表的水乡风貌逐渐丧失。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迫使城市不得不发展自己的特色,以吸引商务、投资和高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由水乡聚落发展而来的珠三角中小城镇,具有相似的资源优势和城镇建设问题,能否重塑水乡空间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可以说是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佛山作为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制造业城市,五区地缘甚广,具有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方向迥异,自身地域条件差异性大。随着佛山城市化的进程加速,“遍地开花”的村镇工业和专业市场,消耗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佛山城市环境品质。传统乡村景观受到明显的冲击,逐渐丧失了城乡的地域差异,更使得城市面貌给人混杂不清的印象。自然水系游离于城市生活之外传统的佛山面水而生,无论形态要素还是文化要素都与水息息相关。今天,佛山城市发展与自然水系之间缺乏空间联系,“涌”、“河”等景观资源仍游离于城市生活之外。商业用地背离河道,转向公路,具有航运功能的水道岸线被生产功能占据;城镇老区内部,水系两岸多是旧村旧厂,房屋背对水面,沿岸缺乏步行路径。城镇新区滨水岸线缺乏文化设施与休闲设施,活力不足,无法成为城市公共活动聚集的场所。
经济的发展也带给传统的佛山岭南水乡极大的挑战,很多青砖瓦屋被现代化小楼所代替,河涌被填成马路,小桥也被现代化的桥所取代,昔日的桑基鱼塘被填成为新的发展用地如工业园区等,以往水雾缭绕的木桥已被水泥钢筋大桥所代替,许多历史建筑也日渐消失,但也有现存比较好的岭南水乡,例如顺德杏坛一带的逢简水乡。逢简村位于杏坛镇的北部,顺德支流的南部,是现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水乡聚落。逢简水乡被3条主要的水道纵横穿越,大小水系覆盖全村。水路曾是古代的逢简人、货物流动的主要通道,广东人的理念里以水为财是有道理的,古代通水路的地方经济就会发展。所以逢简的水道是重要的,是村庄建设活动围绕的中心。逢简村依水而建,形成了曾经上万人的聚居中心。所有道路都是为水路服务的,村落是围绕水路有序展开的。因其保留了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逢简水乡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三、佛山岭南水乡滨水空间与非遗传承策略
针对各个区域的滨水空间现状,因地制宜的进行滨水空间规划,在岭南水乡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规避同质化建设的问题,高度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紧抓各区域特色及岭南文化的精髓。注重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同时重视对人文建设和非遗传承;加大建设经费投入;规范政策机制;跨地域协同整治和规划机制;激励措施及居民参与模式等。
政府主导,居民参与重塑鱼塘景观。佛山大面积的基塘资源缺乏较好的观看视角和观看路径,挖掘基塘生态农业景观资源可从提高其观赏性与建立观景路径与节点入手。选择有代表性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桑基鱼塘区域,恢复佛山传统基塘格局的同时增加景观树种的栽植,置换与基塘风貌景观不协调的零散工业地块,提高桑基鱼塘的可观赏性,形成桑基鱼塘景观风貌区。为增加桑基鱼塘景观的趣味性,可设置高路桥等通向桑基鱼塘内部的路径,路径的终点设置特色餐饮与休闲设施。新鲜水产品与丰富食材孕育了享誉广东的顺德美食,它也是佛山文化的名片。开发鱼塘景观周边的特色鱼类特色餐饮,推广佛山的饮食文化。
市场主导,合理规划滨水空间。探索一种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因地制宜,保护地域特色及人文的同时,做好地方建设规划的同时,让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以达到佛山岭南水乡滨水空间规划与非遗传承协同发展。针对佛山滨水地带成为城镇边缘的现状,实现城市向水发展,弱化镇街边界线,将生產岸线转变为连续性城市生活岸线,整合两岸滨水空间资源,塑造滨水风貌区。引入生态要素打造滨水绿带,为市民提供游览和活动的景观设施;将岭南水乡的传统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融入滨水空间的塑造,通过滨水食街、小型表演场所、室外展览场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众休闲空间;注重滨水空间形态优化,根据水体的尺度与功能,对滨水空间进行分类规划控制。
市场介入,重构岭南文化水乡新貌。水乡风貌是一副有机构成的整体图景,其中内含的要素和要素关系非常丰富。水乡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局部的适应性发展,对岭南建筑、空间和活动的包容,在历史环境中运用适应性改造设计,引入当代元素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合理对水乡景点周边进行民宿与商业改造,让游客观光,购物与休憩。
政府主导,市场介入,构建商业文化地产,将东平河道与汾江河道周边的废旧厂房开发商业文化地产,配套建设岭南文化街区,利用好两条河道的水域资源,举行龙舟赛事,推广与宣传佛山的龙舟文化。
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岭南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岭南水乡的建设与本区城市保持和谐共存的同时,彰显自己的特色魅力,把自己做大做强,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岭南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财富,往往也是当地居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化研究、展示城市形象和对外宣传、发展旅游经济方面具有潜在巨大价值。岭南水乡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经济发展中也有被遗忘和抛弃的部分。要把代表佛山岭南文化的佛山美食,佛山龙舟等融入到滨水空间规划与建设中,让文化赢得了新生。事实证明,只有以自身特色文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遗产才能更开放更好地发展,在保护自身的同时赢得与时代的共存,在岁月变迁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光文.桑基鱼塘孕育小桥、流水——岭南水乡特色在顺德是这样炼成的[J].小城镇建设,2004(5):62-65.
[2]王颖.传统水乡城镇结构形态特征及原型要素的回归——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的建设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0(1):52-57.
[3]王凌,周文颖.岭南水乡村落公共空间研究——以广州为例[J].广东园林,2015(8):21.
[4]郭鹏飞.岭南水乡的水道空间形态初探——以杏坛水乡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21.
[5]林艺娜.岭南水乡风貌和文化保护途径探索——以顺德逢简水乡为例[J].文化学刊,2015(8):66.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滨水空间规划与非遗传承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佛山岭南水乡小镇为例(2019-GJ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