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2019-12-09杨凤金
杨凤金
诗人荷尔德林步入其诗人生涯以后,他的全部诗作都是还乡……
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本源的接近,决非其他。所以,唯有在故乡才可亲近本源,这乃是命中注定的。正因为如此,那些被迫舍弃与本源的接近而离开故乡的人,总是感到那么惆怅悔恨。既然故乡的本质在于他接近极乐,那么还乡又意味着什么呢?
还乡就是返回与本源的亲近。
认识周祖平老师应该近10年了。那个时候我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而且当时我因为所在的单位也不是文艺部门,所以只是在业余时间写点东西。但是,却能得到周祖平老师的青睐,在文学创作上不断鼓励和支持,让我逐步走上文学这条路。在此,再次感谢周老师这些年来的关心和帮助。
周祖平老师的作品在许多报刊、杂志都可以看见。而且在一些大型晚会都可以听到有人朗诵到他的诗!我纵观他的部分诗集,他的诗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对故乡永不放弃的爱家、爱国、爱民意识。比如《亲近南高原》《守望南高原》《南高原放歌》《山情》《山恋》等等,都是对家乡对马关的难割舍之情。唯有这样的人方可还乡!
周祖平老师在他乡工作已很久,备尝在异乡的艰辛,现在又归根返本。因为他在异乡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而还乡时得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
海德格尔曾经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自古以来,乡愁、诗人、诗歌似乎有一种冥冥注定紧密相连的关系。从古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现代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些诗歌无不表达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故乡情结。情结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故乡情结作为人类情结的一个具体表现,是人对故乡潜意识里的强烈情感。故乡情结在漂泊在外的诗人笔下更显得那么深刻,那么浓烈。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周祖平老师在他的诗集开篇就用了一首《说到马关》的诗作为题头,就是“致亲人”的献辞。他这样说到:“说到马关,暖流涌进心里,亚热带东部型季风/从老君山徐徐吹来,东来的紫气轻抚马关大地/马关,紫气轻抚的家乡,地灵天杰,英雄辈出——马关,中国草果之乡,无论我走多远/我的根依然在马关,无论我飞多高/我的心依然在马关,我心。在马关飞翔——/马关,我心灵的居所、我精神的守望”。读到这样的诗句,何以不让我将诗吟诵给那些历来生息于故乡的人们?还乡的诗人受到家乡人急切的欢迎,他们似乎是亲人,但他们又并非是亲人,就是说,不是他——诗人的亲人。
故乡中的“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原来的;从前;旧的”,故乡也就是相对于新的,现在生活的“乡”,是一个人离开过的地方,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故乡既是指离开,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祖先栖居父辈代代耕种的家园在城市文明的挤压下,慢慢荒芜起来,越来越多的乡下人丢下父辈传下的锄头,走出世代耕种的家园,纷纷涌上满地是金子的城市,诗人也加入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周祖平老师在诗中这样写道:“这是个特别的日子/这是我人生的拐点 喜从天降/幸福说来就来 一纸调令/把我从学校调到支前办——那是一段难得的经历/那是令人回味的时光——”(《1989年8月:改行》),诗人岗位变动,离乡背井,留给记忆的是家乡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寸土地……,在潜意识里,这种记忆势必是深刻而刻骨的。在周祖平老师的诗中,他对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甚至是异化,始终怀着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正是因为这份冷静,他执着近乎固执的认为自己是穿行在城市里的一个外乡人。“所有漂泊在外的彝家汉/重回打开山门的彝山/定会和我一样/耳边轰响一个雄浑的声音/——莫白喝彝山的水/白吃彝山的粮/枉为彝山汉”(《彝乡之夜》)。从此可看,周老师一直没有放弃自己是一个农家孩子,一个实实在在的彝家汉子!然而,诗人生活在这个被他肉身认可、精神背叛的城市。精神与肉体的分离实际上是乡村与城市两种文化的冲击碰撞,这种碰撞不可避免地造成诗人身份的游离和复杂矛盾的尴尬处境。尽管他在城市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时刻受到城市的精神压迫,心灵时刻在流浪,这就是周组平老师不停地在还乡的原因。
周祖平老師牵挂着故乡的一切,妙音天成的马洒侬人古乐,激情狂欢的花山节,歌声流淌的三月三、纸马舞、弦子舞,都触动着他的心灵,是他放之不下的故乡——南高原!你看,在他笔下的风景:“太阳停止了旅行/栖息在西山那边/劳累了一天的彝乡/隐进了桃林/桃林撑一张月弓/筛落月光斑驳的碎影/阿黑铮铮的弦子声/从夜空飘来/撩拨得阿乃的心直痒痒……”(《彝乡之夜》);他写家乡,“关于五月 关于五月的家乡马关/有一首抒情诗已在构思/正在生长……”(《五月的家乡》);他写当年与同伴一起的日子,“想当年与兴贵一起/畅游马鞍山水库/在水库留下青春的印记/如今 我们已雪染双鬓/马鞍山水库风采依旧/令我感慨不已——该留的留 该去的去”(《马鞍山水库》);他写云海,“说来就来 说走就走/云海上面是古林箐/云海下面是健康农场/乳白的海变换不停/一会儿海浪滔天/一会儿风平浪静……令你喜欢令你忧”(《大吉厂云海》);他写古碉楼,“烽火 狼烟 流血 阵亡/一切都好像离我们远去/却又好像就发生在眼前”(《叩问马关石丫口古碉楼》);他写国门,“用石块垒就国门的人/早已作古/可他们垒国门的故事/却常青常绿”(《茅坪国门》);他写花山节,“不用号召不用呐喊/咪多咪彩笑意写在脸上/拥向竖有花杆的地方/拥向花山拥向花杆/芦笙舞 舞出苗岭雄风/花山调 唱出苗岭欣喜”(《何时去苗岭》)。读着这些让人怦然心动的诗句,不期然想起一位摄影人的寻思——为何异乡的美丽不能令你颤栗?只缘精神不在,故乡不在啊。
周祖平老师挚爱着故乡,疼痛着故乡。他将一己的喜怒哀乐融入到故乡的山川风物、命运欢悲、人情冷暖当中,如他自己所言:“说到马关,撩拨得我的心直痒痒”。面对“以遥远的村寨为家”的父老乡亲,面对他们在“卑微、艰辛的日子”所经历的“俗世的痛和活着的伤”,他们“怀想、展望/抑或陷入深深困窘”的“疲惫、涩苦、艰辛”,以及“对于命运/无言的顺从和坚忍”,诗人倾注着深切的关注、关爱、体恤与悲悯之情。诗集里有一首描写水电工人的诗:“选择了这职业/便选择了孤寂与韧性/与山为伍/练就了你山一样的性格/与水为伴/心与水一样澄明。”寥寥几笔,就勾勒与浓缩了无数家乡人的艰辛和古朴。这不仅仅是故乡人的写照,也把诗人自己这些年来的坚持和秉性表达出来!
诗要么被视为一桩虚浮无聊之举或者被视为向幻境的逃遁而遭拒绝,归入不可知的领域,要么就被当作文学的一部分。文学作品的有效性,是由当时的现实性衡定的。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但是,我们通过什么达于安居之处呢?通过建筑?通过风光?还是通过诗人身边的每一个人?我看来,应该都是,也都不是。我们面临一种双重的要求:一方面,我们由安居的本质来思被称作人的生存这回事;另一方面,我们将思作为一种“故居”,即作为一种,也许甚至就是此种,独特种类的建筑的诗的本质。如果我们循此寻求到诗的本质,也就把握到返乡的本质。
诗人对故乡的抒写一方面是对在物质欲望熏染下的城市的本能拒绝,另一方面是诗人的精神脐带仍然和自己的故乡血脉相连。周祖平老师用真诚和良知坚守诗坛,表现了他们那一代“异乡人”游离在城市与乡村两种身份认同的矛盾与尴尬,抒写对城市异化下他们对故乡情感的苏醒和精神的复归。也许他们是城市喧嚣里的寂寞者,但一个“内心装着故乡行走的人”,他们的灵魂是不孤独的,我们坚信周祖平老师会一直倔强的带着故乡行走,终究会抵达灵魂深处的故乡。
“回头问路,回乡寻根”。这是我在上次评论周祖平老师的诗集《南高原放歌》的时候说的一句话,现在,用在这里也对!周祖平老师是一个懂得感恩的诗人。他诗歌的故乡情结是对故乡最好的感恩,是周祖平老师作为诗人个体最直接的感恩方式。
此愿,周祖平老师回故乡的路越来越平,越来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