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与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2019-12-09赖福聪段福德
赖福聪 段福德
摘要:客家文化与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的相融性并非是全新的认知,但却是一种新的尝试。客家文化是客家人的代表和传承,流行于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珠江口东岸等地区,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可以说,在流行客家文化的地区,如果地方高校不去适应,那么这所地方高校就不能说是真正地在该地区扎根了。文章从客家文化的源头和特点出发,针对客家文化对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有价值的部分和相融合的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促进客家人这个特殊的中华儿女群体更好地繁衍和发展。
关键词:客家文化;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融合研究
客家文化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但客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我国中原汉族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从中原到岭南地区,距今已有几千年。在长期的历史繁衍过程中,特别是唐、宋时期可以说是客家文化的发展高峰时期,形成了“自我的文化特点”。可以说客家文化是一种流动中形成的“客乡文化”。为什么说是客乡呢?因为从公元四世纪前后中原地区战乱开始,一直到唐代,这种流移转徙就没有停止过。他们失去了家园同时又渴望得到家园,他们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到了宋末至清代中期这个时期,才在福建、江西、两广、湖南、四川、浙江及台湾等地定居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说的客家人和客家话,在岭南地区也有,在福建和浙江的温州地区也有,所以客家文化是具有包罗万象的文化。但我们现在讨论客家文化的时候,主要是指岭南、贛闽地区的客家文化,他们代表了客家文化的中心。
一、客家文化的由来及概述
客家人的流浪慢慢地在福建及两广地区形成群居特点,就出现了“先到为主,后到为客”的一种文化意识。他们一开始在当地都没有户口,都是被称之为“客户或客人”。而随着他们群居生活和范围的扩大,慢慢地官府也给他们上了户口。但他们作为客家人所带有的文化特征仍然被保留了下来,这种文化特征可以说来自于中原。特别是在上千年的漫长的迁移过程中,在长期的人与自然的斗争中所形成的意志是这种文化的根源,就像我们今天说客家人勤奋能干的道理是一样的。一个民族的特征一定来源于其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传承,他们一直保持着客家先辈传导下来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特别是为人处世的想法和观念,甚至他们所讲的方言也是保留了原中原古汉语音的客家话。所以有时候我们认为某个词汇的表达与中原地区的发音“相似”也就不足为奇了。客家人有了语言,有了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就形成了其文化的雏形,这种文化的雏形是农耕文化的一部分,是基于一种文化不断的组合和洗礼。所以到今天为止,源于中原的客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其原来的样子,而主要是基于唐朝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民间文化。
(一)客家文化中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在客家先民世代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是汉、唐、宋时期所形成的文化中心,这对于客家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人才的梯队上形成了一种稳定性。在这一时期开始客家人中出了许多政治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在客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積极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同时也在这种文明的过渡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同时随着国与国的交流,客家文化也与多种文化进行了交流、交融和交互,是时代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文明,特别是汉民族在中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汉民族文化下的客家文化同样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实现了新的飞跃。同样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熏陶,这种儒家思想的根源性不仅是作为我国历代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同时还借助于一些文化的手段渗透到生活中来,所以在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慢慢地就会形成这种思想的影子,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思想的渗透。从儒家思想来看,讲究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当然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而对于客家文化来说,作为汉民族的一分子,他们所传承的文化意识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拓展。在漫长的迁徙中,客家文化更多地吸收营养,并逐渐形成和发展出完整的文化产物。
(二)人文精神是客家文化意识的主要特征
从客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可以看出,客家文化与汉族都是崇尚儒家的人文精神。同样,客家人也是基于这种文化的根源性,虽然历经艰辛迁徙,仍然保持着旺盛生存力和拓展力,这就是文化根源中的人文精神的魅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人文精神,客家文化就失去了其生命力。而再看客家文化的中心意识,把这种人文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文化的主要内涵分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以孔孟之道尊为圣贤之道,并视三纲、五常为处世为人的是非道德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客家人的意识中已经建立起了重节重义,并把忠孝视为交友的标准,显然这样的文化底蕴也给了客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二是当代的或者说现代的客家文化的内涵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民族信仰。这种文化的信仰也影响着客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体现着由注重仁、信、礼、智的精神文明运用到了经商中和待人接物中,所以客家人给我们留下了诸多不错的影响。从而也丰富或者说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意识中对为人处世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比如家庭观念强,自信自强和勤奋努力等。那么我们今天在传承客家文化的时候,要把这种良好的中心意识发扬光大,同时摒弃在文化的发展中难免存在着的一些糟粕。
二、客家文化与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的相融点分析
客家文化与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的相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客家文化所推崇的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仍然可以在今天来影响和教育更多的学子。二是在客家人居住地所形成的客家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应该成为教学融合的关键点(这里当然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我们的课堂一定是教学与地方文化和经济有关的内容,可以对高校课堂教学融合产生实际意义和价值)。三是客家人身份学生的课堂价值的实现和传承,也就是说客家人应该在课堂上接受和获得属于客家人发展脉络和关系的过去,这份过去并不是战争和混乱,而是对于民族的一种期望和自我的定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去进一步地完善地方文化中的客家文化的内容和核心是什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把客家文化的相融性和传播性以及教育性挖掘出来,形成属于自身文化的因素。
(一)客家文化为什么能融入到地方高校课堂
客家文化能不能融入到地方高校课堂?应该说是完全可以的,这是基于客家文化的来源和客家人生活的区域而考虑的。客家人所在的地方高校,自然都接触到客家文化,但同时也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这就是很多人在讲的“经济发展了,传统的东西不好找了”。其实不是传统的东西不好找了,是人们懒得去寻找和发现最为正宗的传统或者说把这种文化进行发扬光大。而今天我们在探讨客家文化能否融入到地方高校的课堂时,自然而然地想到高校的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输出性的文化,而且高校是吸纳百川,这是高校的特点。那么高校在客家文化的范畴里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客家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客家人对地方高校期望,也是高校文化植入客家文化的关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客家文化和高校之间存在着相融相生的作用。但是对于客家文化走入高校课堂成为可能,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客家文化融入课程的精神力融入,还是文化课程的融入这都是需要我们去明确的内容。
(二)地方高校需要在客家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地方高校在客家人生活的区域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客家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自然会有主动融入的意识,来加强与客家人的交流和互动。但是文化的本身并不是完全相融的,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认识。特别是客家文化也是汉族的一部分但又不同于汉族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尊重去理解他们。但是又不能触及到客家文化的尊严部分,只有在彼此地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未来。而对于客家文化来说就是需要通过地方高校的教学起到更好的培养和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客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客家人也始终尊重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客家文化能否融入高校的关键,也就是说客家人自身有这种诉求和愿望。
三、客家文化与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的相融策略
从客家文化的建设上来讲,如何才能更好地把客家文化传承下去,这个立意非常的重要,只要文化有了传承才能更好的融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需要在地方高校建立多种形式的客家文化的植入和客家文化的“改良”工作,植入好理解但这改良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们策略的一部分:
(一)对客家文化进行“改良”使其更符合时代的需求
这种对于客家文化的改良可以理解为对客家文化的一种改善,这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客家文化也形成自身的文化“垃圾”也需要改善。这就要求我们来进行更好的改良,特别是在与高校进行融合的情况下,更需要有符合高校文化的融入。这对于客家文化来说要求比较高,客家文化并非独立的民族,所以在民族性上稍弱,所以能否在对文化要求较高的情况下进行融入是一门很重要的课题。另外从高校的自身的文化建设上来看,也需要客家文化的“改良”来适应其教学的需要,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客家文化的“改良”成为势在必行的一块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更需要我们的文化通过改善其文化的内涵,并不断地挖掘其优秀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对其文化的垃圾进行铲除,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二)在高校建立客家文化的选修课或者定期讲座
高校在接受一种新的文化的时候需要对这种文化的本身进行价值的评估和情景的再现,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虽然身处客家文化中但不一定受客家文化的影响或者说还不能明白客家文化的精华是什么。这就需要从这个角度去实现这种文化的定位和文化的包装以及产出,所以有必要在高校设立选修课来满足学生对于客家文化的了解、理解和认同,但更重要的时候是需要有一种更权威的講座来为这种文化融入高校进行理论和学术的支撑。所以在地方高校设立客家文化选修课的同时也可以定期邀请客家文化的成功人士和研究者来地方高校进行讲座,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客家文化的精华和客家文化的中心意思点在哪里。所以我们需要在进入高校前对高校的校园文化、课程计划和课堂的生态做更多的了解,来实现客家文化的完美过渡。
(三)在高校中成立专门的客家文化研究机构来进行实践
成立研究机构更多的是进行学术和理论的研究实践,但是从客家文化融入课堂的角度来讲,这种实践是非常的重要,特别是这种融入更需要一种文化的理论厚度和深度来满足高校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的需要和相融点在哪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设立研究机构非常的重要。当然也可以请一些客家文化的实践者来高校兼职,这样也可以更好地顾及到学校经费支出问题,同时进行深入课堂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为最终的出版教材提供更多的可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客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自身的独立的特点,这种特点的根源性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的结晶,这同样也包括了客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有力的补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客家文化不仅可以让客家文化走进课堂,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客家文化形成一种有效的文化壁垒,在这种壁垒的保护下形成高校教育和教学的特色。
(四)在地方高校的课程设计中加入客家文化的内容
对于客家文化中心地区的高校来说,在教学设计中加入客家文化的课程是不错的选择,甚至在高校开设一个专业来满足客家文化的多角度多思维的呈现,对于客家文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概念。那么我们能否利用好客家文化的民间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及由客家文化而衍生出来的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和手工艺以及民间的风俗习惯,鼓励客家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去传承和弘扬呢?当然,客家文化的特殊性的客观事实是客家人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但是客家人一定是一个有着灿烂文明的独立文化载体,它不应该随着时光而消亡,应该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其强大的内核。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上要突出两点:一是注重客家文化的精髓的挖掘,但是更要看到这种文化本身的包容性和教育性,所以把有利于高校学生成长的文化进行提炼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前面说到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不光要传承还要进行优化,落到实处,客家人的那种顾家和勤奋就是一种很实际的提炼。二是要突出客家文化的时代性,这种时代性也包括了客家人与中华民族相融相生的重要性,客家人与新中国成立共同成长的70年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要把这些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内容进行编制,成为教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陈维红.闽西客家文化外宣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探讨——论地方高校外语教师的文化自觉[J].海外英语,2017(04):113-114.
[2]何小荣.论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以嘉应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03):34-35.
作者简介:
赖福聪(1978.10-),男,汉族,江西赣州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客家文化研究。
段福德(1968.10-),男,汉族,江西吉安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汉语方言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客家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赣州为例》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YG2015258,项目负责人:段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