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管特征、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金融化

2019-12-09尹绍娜

财讯 2019年27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实体经济

摘  要: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是中国当前经济的一个特征。针对这一经济现象,本文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高管年龄、性别、从业背景及教育等特征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发现高管的平均年龄越大、女性比例越高,则企业金融化水平越低;而具有投行的从业背景或接受过金融方面教育的,其所在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越高。

关键词:高管特征;内部控制质量;企业金融化;实体经济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资源和人口红利优势已经逐渐褪去,企业产能过剩、负债过高、融资困难以及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使实体产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困难,实体企业经营利润不断下滑。但与此同时,金融行业成为超额回报的代表。面对金融行业的高额利润和实体经济的低迷,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向金融市场转移。

根据证监会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实体上市公司中配置金融资产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末实体企业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已经达到88%以上。实体企业纷纷投身于金融市场,投资并购买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金融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张催生了资产泡沫,大大缩减了对于实体企业主营业务的投资,加剧了“产业空心化”问题,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的趋势。

但是过度的金融化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有学者指出,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正是虚拟经济的过分膨胀。基于目前金融化现象日趋严重,监管部门出台了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旨在于规范募集资金投向,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避免资金脱实向虚。

在学术界,金融化现象同样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目前有关金融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化对实体经济产生的经济后果;二是分析金融化的原因,但大多数文献都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研究分析,鲜有文献从微观层面上高管特征角度考察企业金融化的原因。本文拟将高管特征进行细分,分别从高管平均年龄、女性高管比例、高管是否具有投行的从业背景、高管是否接受过金融方面的教育四个方面来探讨高管特征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并一步分析内部控制质量在这二者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二、理论分析

(1)高管特征与企业金融化

高管的平均年龄较大或是女性高管比例较高的企业,相对偏好于风险较小的决策。面对金融行业利润高涨的诱惑,这些企业的高管也会因为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波动大,不具有持续性,而更关注于其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这种企业的金融化水平比较低。

若高管有在证券投资银行的从业经历或是接受过金融方面的教育,那么就更熟悉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可以有效地处理金融投资过程中衍生出的诸多复杂的问题。并且这类高管对于金融投资项目的前景、风险、预期收益等各个方面都能进行比较客观和专业的评估,从而能迅速地捕捉到好的投资机会,更具有信息优势。凭借其专业优势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拥有这类高管的企业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收益率下降,金融利润走高的背景下更倾向于投资金融资产。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高管的平均年龄越大、女性高管比例越高,则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越低;高管具有投行的从业背景或接受过金融方面的教育,则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越高。

(2)高管特征、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金融化

企业高管是内部控制执行的核心主体,依据高层阶梯理论,高管特征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管风险意识、经营理念等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其行为选择。然而高管风险意识、经营理念等又是内部環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内部控制理论,内部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也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前提,因而内部环境又通过影响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其他要素进而影响内部控制质量,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会约束和规范管理层的行为,避免高管过多地关注金融投资带来的收益,而低估了金融化所带来的风险。据此本文认为内部控制质量在高管特征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效应的作用,即高管特征通过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进而影响了企业的金融化行为。

三、结论和意义

实体企业趋向金融化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象。但是,实体企业金融化并没有真正地起到提升企业价值,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作用。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金融“要有效消除风险隐患”,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应该引起重视。本文从高管特征的微观视角分析企业金融化的原因。对于理解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以及企业在金融化过程中的异质性行为具有一定意义。

经本文分析,发现高管的不同特征对于企业金融化行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高管的平均年龄越大、女性高管比例越高,则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越低;高管具有投行的从业背景或接受过金融方面的教育,则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越高。高管配置金融资产更多地是出于金融套利动机。这种金融逐利行为虽在短期使企业有所获利,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

四、未来展望

本文从高阶理论出发研究高管特征对于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具体选择了高管的年龄、性别、从业背景及教育四个细分角度进行探讨。但影响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微观因素并非局限于这几个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挖掘和研究,从而找到影响企业金融化的本质因素,从源头上进行控制,防止企业过度金融化,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建,曹瑜强,杨庆,杨筝.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基于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7(1):155-166

[2]戴泽伟,潘松剑.高管金融经历与实体企业金融化[J],世界经济文汇,2019(2):78-97

[3]胡奕明,王雪婷,张瑾.金融资产配置动机:“蓄水池”或“替代”?——来自中国上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7(1):181—194

作者简介:尹绍娜(199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会计学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会计理论。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质量实体经济
浅谈内部审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
关于全球低利率问题的若干思考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
政府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
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