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锦拼布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09曹寒娟
曹寒娟
摘 要:文章以拼布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为线索,以侗族素锦面料的创新设计为视角,探索拼布艺术中传统侗族素锦面料的不同艺术特征与视觉体验方式。通过研究侗族传统手工织布和侗族素锦图案在拼布作品中的颜色与材质运用与对比,侗族织物图案不同的拼布运用方式及审美特征,探索不同的织物的肌理之间的关系,以拼布的形式呈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表现拓展不同的工艺手法以及多种纤维材质拼布艺术。
关键词:侗锦;拼布艺术;服装设计
一、素锦审美
侗族织锦工艺复杂,色彩艳丽,形式多样,是我国少数民族织锦艺术中的瑰宝,是侗乡人民生活朴实无华的记载。侗族织锦里各种动物、植物及生产生活用具等具象物体被抽象成几何图案,传统的侗锦有素锦和彩锦之分,用单色棉线织成的是素锦,用多色和彩线交织成花纹的为彩锦。侗锦图案里具象物的形态结构、色彩、运动规律转化为点、线、面的组合和排列,还用重复、对称、连续的手法,以菱形、长方形、圆形作块面分割,不同面积大小的图案形成富有韵律的节奏美感。这些规律的纱线有规律地交织穿梭在块面中形成了各种纹样,使得这些形态各异、不相同的色块组合对比产生了粗犷、朴素、大方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装饰美感,肌理感强烈。
二、拼布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拼布的手工,历史上的拼布即中国传统的“百纳”。虽然拼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目前,拼布艺术创作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开拓。不管是防寒还是祈福避灾都是以实用价值为首要目的,只有满足了生活审美需求的服装才有它的现实意义。早期的拼布一般是利用边角碎旧面料缝制而成的,并不具有很高的审美性,而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实用价值的同时,逐渐开始追求更高的审美价值。拼布在民间被称为拼贴、布贴、堆绫、贴绢、补绣、拼补等。
现在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拼布艺术濒临失传,只在个别少数民族地区中可以偶尔见到相关工艺品,其文化还有待进一步发扬。在快时尚的国际潮流的驱使下,人们对精神文化有着新的追求,民族特色、人文积淀深厚的拼布作品,在批量市场化服装产品里别具一格,能够唤起人们审美,回归旧时光的感受。中国传统服饰的技艺,不能在设计中简单表面化运用,而应该作为一种文化,合理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
三、侗族素锦拼布艺术的设计创作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更多的人倾向于返璞归真,追求集自然、脱俗、宽松、舒适、艺术于一身的时装设计,将此需求在传统拼布的创造下体现在廓形设计中,采用低纯度、相近色系的面料进行整体搭配拼接,通过宽松廓形和面料层次将其表现出来,突出自然和谐的民族艺术风格,较为讲究面料层次的搭配设计,强调服装的实用性。通过深沉的蓝色色系和细腻的线条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与世无争的艺术风格,其宽松的廓形设计体现出对自然纯朴和天然质朴的追求。
(一)侗族素锦拼布材料的选取
侗族素锦拼布采用靛蓝为主色调,深浅不同的蓝色,配以轻重薄厚不同的民族手工纺织老布呈现出古朴、久远、质感强烈的风格。纺纱、织布、染布花费了侗族妇女们大量的时间,这也是当时的妇女们最重要的生活技能。她们用蓝靛来染布,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制靛经验。她们种植、制作蓝靛,通过言传身教,使得工艺在不断的重复轮回中保留下来,并流传了数千年。通过自织自纺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的棉布,是印染的好材料。设计制作侗族素锦拼布服饰作品,与之相搭配的面料采用质感和风格相统一的手工蓝染老布。蓝染布朴素大方,色调清新,与侗锦图案搭配体现出高雅、低调、沉稳的风格。对面料的材质、色彩进行重新组合,改变了服饰的外观形态,塑造出具有强烈个性特色的外观造型。
(二)素锦拼布的设计手法
1.几何形规则拼布形式
拼布艺术的拼接图案一般是由常见的几何图形构成的,比如说数学中常见的圆形、正方形、四边形、三角形等形狀。这些形状在早期拼布时期很受欢迎,因为那时候的人们注重规矩,思想比较保守。几何形规则拼布形式具有强烈的秩序美感,面料拼接使用素色土布和侗锦面料,强调的是拼接线或边缘线的线条美感。而现代人追求个性,所以大多数拼接图形都是创作者新创作出来的,比较随性。从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视觉呈现上看,个性化表现与它妙手偶得的肌理效果,是现成面料所不具备的,手工织锦面料的肌理效果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侗锦所使用的材料散发着侗民族原始古朴的遗风,通过将棉麻交织起来形成的精美结实耐用的织物。从图案构图角度分析,这些重复出现的连续图案是有规律的,表现出明显的中心对称性。从视觉效果角度分析,最常见的为对称结构,尤其是上下对称,少部分为中心对称。对图形进行翻转、叠加以此来强化图案视觉表现力。对抽象图案进行提炼后使其成为简单的几合图形,让图案整体更富有艺术性。
2.不规则图形拼布
把不规则形状的侗锦布块边角料设计后缝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剪贴式的拼凑图案。利用无规律或破烂的感觉,使设计呈现出个性与后现代风格。将侗锦不规则的边角料高效应用在服装设计之中,既要平衡拼布在色彩方面的统一性,还应考虑到如何展示出穿着者与消费者的宣扬自我个性的态度,并塑造独有的创造性风格。不规则图形拼布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行云流水的律动感。它们虽材质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可塑性都很强,并且能够为拼布艺术提供质朴的艺术美感。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拼布的材料也不断发展。不同的材料可以展现出不同的肌理美,这些肌理美使得拼布艺术品的美感产生很大的差异。拼布可表现山,表现水,表现梯田,也可以表现云雾的朦胧,将这些不规则的图形用拼布的手法做出来,运用到服装中,不仅具有功能性,更是一种行走的艺术品。
3.绗缝压线拼布
绗缝,即是拼布中的压线,有手工绗缝也有机器绗缝,艺术家在创作时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线迹的缝制。但两者各有特点。手工缝合技术使拼布作品更加质朴、亲切,多少带有一些怀旧的感觉,成品更加有亲和力。相较来说,机器缝制的拼布作品的制作效率更加高,制作的东西更加平整简洁,残次品也较少。手工印染面料的染迹与绗缝的线迹结合,赋予拼布作品独特的魅力。在设计中转变为作品中的元素,通过绗缝的方式去表达植物的形状、色彩、纹理、比例,展现出了自然元素的语言。同时不同面料的布会因为质地的不同达到不同的颜色效果,这更增加了拼布艺术的颜色美感。另外,通常情况下,拼布艺术的作品会有一个大体的基调色彩,创作者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颜色相近的布料组合排列在一起,共同创作一个适合的主题。拼布艺术品就是运用“拼”的技术对作品进行完美的拼接。
4.手针、刺子结合拼布
刺子绣是传统的日本缝制法,源于日本农业时代,其图案皆具有意义。刺子绣的原本是为了保暖、节约再利用、补工作服及家务用品。它结合了乡村的风格与繁复的设计,仅以简单的运针就可完成。不管是白线蓝染布所带来的淡雅,或是细棉线构成的半立体形状,都体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说起工艺美,拼布艺术的工艺美在于拼布制作过程中的手工针法,不同的作品中都会用到不同的缝制针法。
5.素锦拼布服饰与日本BORO服饰
侗族素锦搭配的侗族地区的手工纺织材料老土布,主要利用天然的纤维材料,配以蓝靛植物染色,大多数为靛蓝色、素色,风格上与日本清新淡雅审美风格相一致;从款式角度分析,同日本传统服装形制相吻合,比如直筒衣身、平面裁剪、对襟等;从花纹角度分析,大量日本传统图案融入进来,并借助蜡染、蓝印花布等工艺表现;从材质角度分析,通常为棉麻。侗锦拼布可将BORO衣服元素融入进来加以创新,从而在保留BORO日式复古气味基础上以现代服装呈现。
素锦拼布服饰保留原有的侗族民族图案特色,与现在国际潮流中的美式牛仔风格也有相似之处:从颜色角度分析,依靠水洗程度不一致所造成的颜色深浅的靛蓝为主色调,强调多种色彩的拼接;从材质角度看,后者多为牛仔面料,或者是直接将水系牛仔布同其他面料进行拼接;从工艺角度分析,后者极其重视细节,往往会使用装饰性线迹妆点,面料会被人为做旧,以此来达到“破旧褴褛”的风格特征。
四、素锦拼布的前景
侗锦是古老的民族手工织物,在已远离现代生活、远离都市时尚古老村落,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些或写实或抽象的缤纷纹样里,居然有着令我们怦然心动的美,那是我们的现代工艺所无法企及的精致与美妙。我国传统手工艺术想要发展,就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不同时代下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现代是文化复兴时代,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感越来越强的一个时代。民族元素的服装保留着手工的温度,传承着祖辈技艺的情怀,所以通过融合现代的款式、古老的手工侗锦和艺术的手工拼布技法,能夠营造出兼具时尚气息与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拼布作品。
拼布技艺在我国由来已久,各个朝代都有其身影,甚至在春秋与明清盛极一时,到如今生活中也可见拼布艺术产品。故而相关的服装设计师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设计理念上的创新,谋求我国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继承我国民间的优秀传统技艺的同时,带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通过现代的设计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传播东方文化的魅力。拼布技艺推广不但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传播,而且在潜移默化间使民族文化深入人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侗锦素锦面料与拼布艺术之间的碰撞,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还富有文化内涵。素锦图案具有纹路精美、清晰明快、素雅大方等特点,与拼布艺术的几何规则的秩序美、强调拼接的线条美相融合,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突破常规的工艺手法,符合现代的审美特征。如果我们能够再沉下心来细细领悟,或许我们会在那些散落于侗锦拼布图案与色彩间的细节里,触摸到侗族的过去,触摸到一个民族最真实、本质的东西——它的灵魂和精神。如何在现代本土服装设计中保留侗锦美学特性,在世界纷杂的服装之争中保持独树一帜的自我形象,是值得我们共同深思的话题。侗锦作为民族地区本土品牌正在自觉延续传统文化内涵,将中国本土文化内涵与世界潮流形式语言融合在一起。
作者单位:
怀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