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及必要性

2019-12-09鲁慧

财讯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走出去

鲁慧

摘  要:历史的经验证明,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任何国家想要发展,闭关自首,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资金是不可能的。金融市场开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已成为我国政府当前促发展的主旋律。中国将坚决而有序地加大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坚定的,毫不动摇的推动资本市场开放进程。

本文通过对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发展的历史进程,当前必要性和迫切性,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多维度分析了2018年以来我国加速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关键词:金融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中美贸易战

第一章:研究背景

历史经验证明,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任何国家要发展,关闭自首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资金是不可能的。我国经济发展就受益于不断深化的开放政策,改革开放让中国重新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就此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商品市场的对外开放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而作为对外开放重要一环的金融市场开放,成为当前我国政府促发展的重要主题。随着中美贸易战争端不断升级,也加速了新一轮金融开放政策的出台。未来,中国将坚决而有序地加大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坚定的,毫不动摇的推动资本市场开放进程。

第二章: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稳步快速发展着,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外和影响力日益提高。

(1)起步阶段(1978-1993)

中国的对外经济的起步阶段发展相对较慢。当时国内外汇相对较少,国内资源廉价,所以金融对外开放主要表现为引入外资银行,储备外汇资金,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进而借鉴国外金融市场经验,改善境内市场投融资环境。

(2)金融开放早期(1994-2001)

在经历了起步阶段的积累,我国走向金融对外开放早期,引入的外资银行业务有了明显发展,外商投资活动也逐步加快。在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取得成功,初步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紧接着,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在1996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国内主体用汇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为金融市场开放、加强与国际接轨创造了有力条件。但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短暂的结构性调整期。

(3)金融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速(2001-2012)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此积极履行相关承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呈现加快态势。中国在更大范围和深度上参与国际金融的合作和竞争。

境内主要金融机构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境外挂牌上市,外资产股境内金融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持股比例上限不断提高,业务准入范围不断拓展,金融机构“走出去”和“引进来”获得快速发展。2005年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3年和2007年相继推出QFII,QDII制度,为境内外投资者实现跨境资本市场投资提供了渠道。2010年,人民银行允许三类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2011年推出RQFII制度,允许以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随着资本项下管制的逐步放开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步伐稳步推进,为境内主体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

(4)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步伐全面加速状态(2013-2017)

为进一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盘活存量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十八大以来,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与对外开放呈现加速态势。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后,相继开启“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内地与香港证券投资积极跨境发行销售机制推出。为境内外资本市场接轨和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资本市场产品供给不断增加,研究推出股票市场存托凭证CDR、衍生品市场商品期货等多个资本市场相关产品,为投资者及其金融机构提供日益多样化的产品和工具。

合格投资者制度不断健全。2016年,进一步改革RQFII管理制度,取消QFII/RQFII额度上限和汇入期要求。提升跨境证券投资便利化程度,有效满足境内市场主体跨境资产配置的需求。

金融机构通过跨境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积极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开展同业合作,加快推进境内交易所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步伐。上海证券交易所、深证证券交易所等先后收购国外交易所股权等,为参与国际化铺路。

(5)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驶入快车道(2018年至今)

2018年至今,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自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指出要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并将金融对外开放置于本轮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接着,央行行长易纲明确给出金融对外开放实施方案和日程表。进入2019年以后,金融对外开放政策逐步落地。在2019年1月,证监会放宽QFII和 RQFII的准入条件和投资范围。2019年5月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12条新措施。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2019年版负面清单,新推一批开放措施,明确指出了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以及受限的股比要求。

随着金融对外开放政策密集出台,市场也开始积极响应政策支持:瑞银证券成为首家控股内地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金融机构;安联保险成为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沪伦通正式启动;A股陆续纳入富时罗素等重要指数。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战走出去
浅谈中美贸易战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浅谈中美贸易战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的起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中美贸易战的起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特朗普税改下国际税收竞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