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超对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9-12-09邵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敏感度准确度阳性率

邵菊

【摘要】 目的:研究阴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80例患者均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为上述患者采用阴超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阴超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阴超诊断的准确度为93.75%,敏感度为94.59%,特异度为93.02%,假阴性率为5.41%,假阳性率为6.98%。结论:阴超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特异度,在疾病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阴超;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在妇科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月经量过多、不孕以及经期不规则等均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为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持续作用之下所出现的一种局灶性增生病变,为良性病变,青春期后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均为疾病主要患病人群。临床相关统计表明[1],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若在围绝经期发生,其癌变的概率可高达10%左右。以往臨床常采用诊断性刮宫的方式明确患者的病情,但是该项诊断措施对患者机体存在较大的创伤,且可加剧患者机体的痛苦感。阴超即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其具有无痛苦、无创等优势,且操作简便,不会受肠道气体的干扰等[2]。本次研究为了明确阴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价值,特抽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部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详细研究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特抽选8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阴道异常流血、月经量增多症状存在,且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接受相关医疗干预与检查等。上述患者年龄最大为85岁,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平均为(51.19±3.76)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孕患者为14例,占比为17.50%,绝经后出血患者15例,占比为18.75%,经期不规则而且月经量增多患者为51例,占比为63.75%。

1.2方法

为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开展阴超检查,开展检查操作之前,嘱患者将大小便排空,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为其开展检查。将阴超探头的频率调整为4~8MHz。取耦合剂均匀涂抹于阴道探头表面,取无菌避孕套覆盖阴道探头,随后将探头置入至患者的阴道当中并且开展常规的横扫查、纵扫查及斜扫查,对患者的子宫情况、宫腔情况、肌层回声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回声情况等进行仔细观察,对动脉频谱进行详细记录,仔细测量阻力指数。对异常回声的大小、边界情况、形态和特点等进行详细记录,观察并判断患者的宫腔是否有分离,分析在病灶内部与病灶周边的血流情况等。

阴超诊断标准:子宫内膜有凸起情况出现,多数回声较强,但亦有少数回声呈蜂窝状或者低回声、中回声等。

1.3观察指标

将刮宫诊断作为病理诊断方式,分析阴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假阴性率、假阳性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至SPSS 22.0软件中进行处理,阴超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和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采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表1数据,以刮宫诊断为金标准,阴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75/80)、94.59%(35/37)、93.02%(40/43),假阴性率为5.41%(2/37),假阳性率为6.98%(3/43)。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为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指的是子宫内膜良性结节性隆起,且有纤维化与厚壁血管伴随存在,该疾病既可单发亦可多发[3]。目前临床仍尚未完全明确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病因与病理,认为疾病的发生可能同雌激素受体β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当中存在过度表达有关,使得子宫内膜长时间处于机械刺激状态下,且有生物致炎因子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进而导致反应性增生出现。临床亦有研究指出[4],高血压、年龄以及是否有乳腺癌存在等均与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

阴超为临床中诊断妇科疾病较为常用的方式,主要通过将探头置入至受检者的阴道穹窿处位置,同卵巢和子宫较为接近,且不会受患者体型肥胖、肠气以及子宫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且该项诊断措施对患者机体的损伤相对较小,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以将患者的子宫情况清晰、直观地体现于医务人员眼前,对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准确性[5]。临床相关研究证实[6],阴超应用于绝经期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诊断与筛查当中,有较高的准确性,且误诊和漏诊的病例较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及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次研究中,阴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94.59%和93.02%,其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5.41%和6.98%。该研究表明,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中阴超的应用价值高,可以降低疾病漏诊和误诊率。宫腔内有稍高回声团存在,且呈现出水滴状,子宫内膜的形态不对称,息肉和子宫内膜有清晰的分界,阴超检查显示,部分息肉当中存在短杆状血流信号、星点状血流信号或者稍丰富血流信号等,且可以检测出低速的动脉血流频谱,血流速度通常在5~13cm/s等均为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特征。采用阴超检测可结合病灶形态与特点,对疾病情况进行判断。针对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不孕症状存在的女性患者,为其采用阴超诊断虽可以明确患者的子宫内膜情况,但是该项诊断措施亦有一定不足之处存在,例如阴超若操作不当即可对患者的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常难以精确地测量病变大小,针对子宫内膜息肉体积较小的患者,该项诊断措施常难以有效区分占位性病变。

总之,阴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高,可作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式,此外临床诊断时可联合其他措施进行,以进一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颖,陈梅,郭银树,等.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样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宫腔镜诊断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50):366.

[2] 潘宁宁,马彩虹,宋雪凌,等.宫腔镜在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妇女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05):385387,392.

[3] 秦娟,李海英,寇莉.组织β-Catenin mRNA和IGF-1 mRNA检测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息肉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05):468471.

[4] 张嘉洁,张静,张嘉丽,等.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超声及病理鉴别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11):10151018.

[5] 李雪凤.不同宫腔内病变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比较及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32(10):22492251.

[6] 段亚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11):5354,108.

猜你喜欢

敏感度准确度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