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分工合作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

2019-12-09宫飞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治疗师障碍

宫飞娟

【摘要】 目的:研究团队分工合作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16例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面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吞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测量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团队有效配合及护士康复护理指导使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并发症大大降低,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关键词】

团队分工合作模式;脑卒中;吞咽障碍

据国内文献报道,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51%~78%,吞咽障碍不但影响患者功能、健康、营养状况,而且也会增加死亡率和降低生活质量[1]。目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尚无特异的药物治疗,而康复训练已经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因此做好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一年来本科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护理,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科2017年10月21日至2018年10月20日16例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8.31±1.27)岁;出血性脑卒中11例,缺血性脑卒中5例,均为恢复期患者;入院带鼻饲管患者4例(在它院行吞咽造影术,明确存在隐性误吸风险),洼田饮水试验4级9例,洼田饮水试验5级3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面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P>0.05)。

纳入标准:16例患者均行CT及核磁共振检查,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其中2例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术。

排除标准: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康复治疗与护理,具体做法如下:

1.2.1重视吞咽功能风险评估,科室对吞咽困难患者给予个性化治疗与护理1)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饮食宣教:责任护士重视每周三对患者进行安全风险知识宣教,告知其饮食内容、范围及注意事项,并讲明饮食不当的严重危害性,使其从思想上重视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饮食宣教内容包含3个方面:①食物选择:宜用与忌用的食物。②食物准备:考虑食物新鲜,与本院总务科科长联系家属可在医院餐厅为患者进行简单食物加工。③饮食指导:就餐环境、就餐时机、就餐用具、就餐姿势、一口量、饮水量的准备。2)每日晨交接班时责任护士与康复治疗师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沟通,评价患者一日进食情况。各班护士观察患者食用食物是否与病情相符。责任护士全面了解并密切关注患者每日进水量,预警可能导致体液不足的因素,指导用稠厚液体与普通饮水交替方式满足每日最低饮水量。3)患者进食时护士加强巡视病房,监督患者及家属的执行情况。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护士利用科室微信群警示,并在护理记事栏预防误吸床号处粘贴红色标识,以提高全科护士对高风险患者思想重视程度。4)各班护士观察与评估患者进食前病情是否适合进餐,是否愿意進餐,是否需要协助,完全自理还是部分自理,发生误吸是否频繁,需要何种进餐体位以及个人的进餐习惯等。5)责任护士及当班护士对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后4、5级患者每次用餐后进行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无异味、无食物残留。鼓励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后3级患者每次用餐后漱口、刷牙并讲解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可预防并发症误吸性肺炎发生。6)鼻饲患者护理:①对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风险评估后,确定为严重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胃管进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每次鼻饲由护士为患者操作,要求护士掌握患者一日鼻饲量,是否供于机体需要量,鼻饲液性状、质和量是否符合要求,观察鼻饲过程中有无病情变化。②鼻饲液选择:根据医嘱鼻饲饮食,护士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鼻饲饮食计划,在制定最初以清淡、少量为宜,如患者无腹胀不适,以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鼻饲液质和量,增加蛋白质及热量。③鼻饲量及时间:4~6次/d,每次150~200mL,间隔2~3h鼻饲1次。夜间21:00以后停止鼻饲。④鼻饲液温度控制在36℃左右,避免过冷过热产生腹泻及消化道黏膜损伤。7)多学科团队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吞咽程度诊断后制定个体化、阶段性吞咽管理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运用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配合性。

1.2.2饮食护理护士根据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对患者进行吞咽安全有效性测试,确定患者一口安全量、食物性状、进食体位、食具选择。1)食物和食具的选择:以糊状或胶冻状食物及带有粘性的食物为主,食物选择应多样化,根据患者日常用餐喜好。选取薄而小的勺子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部,利于患者吞咽。2)进食的体位: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坐位:患者端坐在餐板桌前,头正中,颈部轻度向前屈曲位,躯干伸直,患手放于餐板桌上。侧卧位:需健侧卧位,利用重力使食物集中在健侧口腔,利于咽下。仰卧位:采取抬高床头30°~60°的半卧位,颈部前倾,偏瘫侧肩用枕头垫起,喂食者位于健侧。3)入口量及速度先以3~5mL开始,然后酌情加至1汤勺大小约10~20mL。速度不宜过快,时间约30min为宜,喂饭时嘱患者充分咀嚼,保证一口食物完全咽下后再喂第二口食物,切勿心急,防止食物残留引起误吸的发生。4)进食的情绪及环境:进餐前避免做任何治疗,以减少患者痛苦和紧张情绪。环境应安静、整洁。让其集中精力进食,避免与其交谈。

1.2.3心理护理1)护士采用积极阳光的语言暗示患者。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鼓励患者在餐厅集体进食,以减轻或消除其孤独感。2)脑卒中患者情绪易烦躁、抑郁,医生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护士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给予安慰或提供轻松、愉悦的音乐舒缓情绪,尽量将抑郁患者与性情开朗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鼓励他们多交流。

1.2.4康复训练(让患者在病房也能延伸康复训练)护士督促每日完成病房作业:1)指导和督促患者练习口腔操:颊肌训练:闭嘴鼓—吹气—左鼓腮—右左鼓腮;舌肌训练:上伸舌—下伸舌—左伸舌—右伸舌;发音训练:发唇音“yi、wu”舌根音“ga、ka”。2)咽部刺激:用带薄荷的棉棒接触以前腭弓为中心,包括后腭弓、软腭、腭弓咽喉壁及舌后部的刺激部位,大范围上下、前后、长时间触碰刺激部位,并慢慢移动棉棒前端,左右相同部位交替,在上下午各20~30次,当开始经口进食时,进食前以薄荷棉棒进行口腔内清洁,此种方法能提高食块知觉的敏感性,又提高摄食、吞咽的注意力,从而减少误吸[2]。3)呼吸功能训练:科室配备气球,免费提供给需要的患者练习,每次10min,一日4~6次,降低误吸性肺炎发生。

1.3效果评价

以医生、康复治疗师、责任护士为团队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与康复治疗师共同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用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对患者进行吞咽安全有效性测试,避免误吸发生,保证每日营养供给[3]。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测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测量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吞咽功能改善进行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从表1、2可以看出,通过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团队的有效配合及护士康复护理指导,近1年来本科此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并发症大大降低,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使吞咽障碍患者短期内拔管,恢复正常经口进食,不仅为患者解决了病痛,使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还减轻了家属的护理负担,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满意认可。说明团队分工合作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朱美红.吞咽-摄食管理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3):294297.

[2] 张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探討[J].当代医学,2017,23(02):167168.

[3] 胡雯.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06):547559.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治疗师障碍
厄瓜多尔传统治疗师疗愈身心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跟踪导练(四)2
肌肉紧张,六个拉伸动作来帮你
心灵休憩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选择障碍症
帮孩子摆脱分离焦虑
有效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