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12-09张彩虹李常和张大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负性

张彩虹 李常和 张大宇

【摘要】 目的:评价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积极影响,为维持性血透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患者(n=70),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期间负性情绪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维持血透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是提高维持血透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强化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

当前,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急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明显增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维持性血透治疗是延长肾脏疾病患者生存时间的优选治疗方法,而长期治疗导致患者身心以及经济负担较重,影响血透效果。相关资料指出,维持血透患者负性情绪明显,治疗期间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1]。基于此,本文作者就本院维持血透治疗患者为例,总结落实强化健康教育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总计70例。纳入标准:1)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2)患者治疗耐受且配合参与;3)患者沟通能力正常;4)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恶性肿瘤;2)患者有精神、认知障碍;3)患者一般资料不全;4)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对70例维持血透的患者进行分组,两组血透患者例数一致。对照组35例维持血透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小患者33岁,年龄最大患者75岁,平均年龄(66.05±1.80)岁;病程为2~12年,平均病程(5.80±1.05)年。观察组35例维持血透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最小患者35岁,年龄最大患者75岁,平均年龄(65.20±1.60)岁;病程为2~12年,平均病程(5.65±1.10)年。两组维持血透治疗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血透治疗护理、口头教育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1)组建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均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护士长任组长并负责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划分。对小组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培训形式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便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2)评估患者病情。全面评估血透治疗患者病情以了解其健康状况、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以便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3)多种形式健康教育。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借助微信、QQ等现代化通讯设备、软件,以便能够随时帮助患者和家属解决其咨询的问题,提高健康教育效果。4)强化健康教育方案。心理健康教育,和血透治疗患者进行沟通以拉近护患距离,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疾病知识教育,结合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进行客观教育,以建立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的客观认知,并视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单独健康指导;用药指导,告知血透治疗患者药物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稳定患者突发情况下的身心平稳状态;饮食干预,视患者情况给予患者遵医嘱饮食干预,控制蛋白质以及高钾食物、水分摄入量;并发症护理,血透患者治疗中贫血以及高磷血症并发症情况明显,强调铁剂、磷纠正价值;生活指导,向血透治疗患者强调健康生活习惯的积极性,以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

1.3观察指标

记录维持血透治疗患者环境质量、工作态度、操作技能、并发症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评分情况。

1.4负性情绪评分标准[2]

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负性情绪采用SAS以及SDS情绪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说明维持血透患者心理状态越佳。

1.5统计学方法

70例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观察指标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护理满意度用%表示,进行χ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组间观察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相关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见表1。组间护理质量评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

2.2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P<0.05。

2.3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4.29%(33/35)、74.29%(26/35)。经统计学计算,χ2=5.2851,P=0.0215。

3讨论

维持性血透属于长期替代疗法,患者有低血压、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加上疾病、治疗费用、社会活动受限等因素,导致患者因治疗误解、认知偏差影响治疗配合度、依从性。强化健康教育覆盖了疾病知识、治疗全程环节的知识宣教,结合患者身心状态、健康知识需求进行全面教育,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监测、管理能力、依从性,预后效果显著[3]。夏丹研究指出,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强化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治疗依从性[4]。

本研究结果和谢玉秋[5]的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患者疾病、饮食、药物以及自我护理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强化健康教育符合维持血透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尤粒吉,邹琼芳,施素华,等.强化健康教育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04):319321.

[2] 秦利.強化健康教育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06):179,180.

[3] 黄敬心,黄雪芳,温振英,等.强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和生存质量的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7):139140.

[4] 夏丹.强化健康教育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7):353354.

[5] 谢玉秋.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04):188190,193.

猜你喜欢

维持性血透负性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
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
血透室里的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