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的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

2019-12-09庞乐宁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50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庞乐宁(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对于高职国贸专业学生而言,其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其规格、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教学方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学效果。高职国贸专业教师应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院发展特色,走有效的人才培养之路。“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人才培养方法是结合了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岗位,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实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以国贸专业相关职业证书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为标准,各级各类相关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开展渐进型的课程教学,全面提升高职国贸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就业导向性、职业发展性、技能应用性等特点。在教学目标上,高职国贸专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完美地应用于实践生活当中,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不仅仅知识知识理论、动作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国贸与经济是有一定联系的,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国贸专业学习的服务对象为人,而不是某机械设备,因此,学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范围是广泛的,而非专一的。如一些工科专业,具有明确的工作岗位与固定的工作流程,而国贸专业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形式上,由于国贸专业的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法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也无法像工科专业学生一样在学校模拟岗位工作或者去企业实习,只能通过教师的教学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基础技能;在教师队伍上,高职国贸专业学生需要储备一批企业高层精英团队,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薪酬福利、待遇等原因难以吸引这类人员到学校就职,而拥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专业素养的国贸专业教师却会因为企业的高薪酬、高待遇跳槽到企业就业,在一定程度阻碍了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1]。

二、“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内涵

“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课程体系中的“岗”即是工作岗位,“课”是课程,“证”是指国贸专业相关的证书,包括学历证书以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赛”是指技能竞赛。其基本内涵则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对接企业对该岗位的需求,以此为基准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引入双证书制度,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建立起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新格局。此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系统性、专业性、有效性等特点。

(一)“课证融合”

即课程与国贸专业相关证书相融合[2]。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毕业后初次进行工作,由于从业经验较少,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主要考察来源即是相关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重要参考资料,大部分的企业在选拔人才时都将其作为一个依据。高职国贸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可以从“课证融合”的角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适合国贸专业考的证书有外贸单证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商务部外贸跟单员资格证书等。

(二)“课赛融合”

专业技能竞赛可以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充分了解各项业务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充分掌握相关业务技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能力。为此,教师应该时刻关注着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学生的成绩评价,做好相应的改革,利用专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高职国贸专业可以参加的专业技能竞赛有:国际贸易知识竞赛、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竞赛、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竞赛等。

(三)“课岗融合”

“课岗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工作岗位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而是要求高职专业人才能够具备随时应对新形势新发展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3]。“课岗融合”的主要形式为校企合作,学生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获得工作岗位所需专业技能,更加贴合行业需求。

三、“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四体一位”

“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的国贸专业课程涵盖实际外贸的四个环节,即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履约合同、交易善后,并对各个环节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和所需专业技能进行分析,以其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专业领域,根据所需专业技能的复杂程度将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归纳,形成行动领域,最终将行动领域递进重构,从而形成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该专业的职业特征分解教学主题学习单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专业技能大赛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开设相关课程,实施“双证书”教育,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质量,实现高层次高职教育。

(二)理实结合,以就业为导向

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成功走向职场、顺利完成就业,主要在于学生是否具备相关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国贸专业涉及到的职业有外销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就要考虑这些岗位的任职要求,设定实践教学目标[4]。同时,“岗课证赛融合”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要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考虑到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备一定的发展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中,具有发展性的岗位有国际商务师、外贸经理等职位,对该职位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还要明白其中的原理所在,并能够将实际与理论做到融会贯通,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能够获得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为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还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的探索,组织学生利用simtrade 软件进行模拟实训,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利用专业技能竞赛平台进行强化训练,并建立多个校外国际贸易实习基地,以真实的贸易交易业务实现对学生的训练。

(三)深入了解行业人才需求,加深校企合作

国贸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行业,需要高职院校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了解其中的变化,从而根据行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及教学策略。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培养模式可以根据企业岗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进行改善,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资源,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以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对用人单位、企业行情、应届毕业生进行信息反馈,根据反馈的具体信息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提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实力

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通常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评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职业资格证书能够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5]。国贸专业资格证书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较高,国贸专业体系构建时不仅要求学生达到必要的学历标准,还要求学生至少获取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实力,便于应届毕业生顺利完成就业。同时,在制定课程标准与教学计划时应该将职业资格考证的时间、内容、要求等因素充分考虑进去,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了解到考证的课程、时间、要求与大致内容,帮助学生考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实际岗位需求作为牵引,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国贸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强调“四位一体”、课证融合等职业素养培养,能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