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物流教学的创新

2019-12-09李利晓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校企物流

■ 李利晓(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教育是每个人对于生活的积累,让人能够更好的走向未来,进行独立的生活。在某些方面来讲,教育能够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在国家的发展之中,必须要重视教育的发展。高校应该遵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联系各专业的实际来进行教育。校企合作是一种将实践和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有利于高校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校企合作时,应该将理论充分的应用于实践之中,提高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控能力,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物流管理专业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是高校为了培养能够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需求所开设的专业。要求该专业的学员,要掌握一些工科基础性的知识,了解法律法规,按照法律做事,并且掌握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识。对该专业进行校企结合,是一种双赢的操作。

一、在当前情况下进行校企合作的现状

(一)如何进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有哪些不足

在当前,我国大概使用4种模式来进行校企合作:

(1)培养订单所需人才,高校通过企业所要的人数来作为录取学生的数量。对于给学生教授的课程也是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制定的。以便学生毕业以后直接上岗,和企业无缝对接。

(2)高校和企业制定合同,把企业作为特定的实践基地,定期的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企业中的一些实际操作、去企业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等等,以此来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满足教学所要达成的效果。

(3)高校和企业形成了商业合作,推动企业规模的扩大,进行再生产。学校提供技术,参与企业的生产。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也为企业承担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将高校培育的技术人才输送至企业,参与到实践中[1]。

(4)在教学中,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作为特殊的老师。这种模式操作简单方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教导学生更多的职业所需技能,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虽然,校企合作已经带给学校和企业很多的帮助。但是校企合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大体上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1)只是表面上的合作,没有更深层次的进行发展。

(2)企业的参与性并不高,有些被动。

(3)资源分配不够合理。校企合作所需要分配资源的部分一般有3个方面即企业、教导学生所用的教材、老师的水平。企业必须要获取利润,满足自己再生产中的要求,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方便学生进行实训。教师虽然理论知识充裕,但是并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只能进行纸上谈兵。企业管理人员又没有充足的时间一直对学生进行教导。在高校之中,由于校企结合是一种新型模式,并没有解决校企结合问题的方法[2]。企业也无法具体的通过教材来对学生产生影响。并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和合理。要对其增强系统性.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高校物流管理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1.物理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优点

进行物流管理的教学和企业进行运营之间能够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所以非常适合学校与企业进行与该专业相关的合作。物流管理专业能够实际的被应用于生活之中,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基层、中层的专业人员。从事于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进行仓储、配色的工作。要想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从而满足教学想要达成的效果,对学生进行发展。然而,在实践中所要用的设备而言,学校的设备远远不及企业的先进齐全。而且,随着网络购物等的发展。物流业以超快的速度进行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来从事于物流行业。只是,就当前的情况来说,一些大型企业是明显的缺乏进行管理的理论的。所以,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关于企业进行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既能够提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又能够为学生提供就业的地方,增加就业率。也能够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师进行教学的效果,拥有更多的资源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还能够解决企业缺乏劳动力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让企业掌握更多理论性的知识。

2.物理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不足之处

虽然各个高校都开始和企业进行合作,以此来对技术性的人才进行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各个方面仍然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缺乏具体的目标,合作内容上不够详细等等。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没有可以明确进行衡量的标准,由于校企合作进行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是一种新型模式,各个方面之间的平衡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讲授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如何让学生适应该专业的比例分配并不合理。没有让学生树立起自身发展的目标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对学生今后从事职业产生了一些影响。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教学是非常枯燥、单一的模式。没有让学生想要参与的兴趣、使学生难以产生进行实践的积极性。不但没有给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的空间,还让学生僵化的去进行步骤操作,完成实践所要走的流程。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之中,企业不够适合,学生他们所去要参与的实践操作。之所以要进行校企合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企业能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此,学校要对学生要参与的实际操作培训做出恰当的调整,紧跟时代,让学生成为适合于企业所需的人才,让学生明白实践的意义,真正的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

二、如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高校物流的教学进行创新

(一)对物流管理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创新

无论是在传统还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都应该贯彻到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也应该以此为基础,发展既能满足于学生自身又能够适应于企业的发展的人才。校企合作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提高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更加适应以后的工作。因此,要对物流管理教学实现目标进行创新,就是对于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适应职业的能力、从事这项职业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创新。借助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

(二)对物流管理所运用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想要让校企合作真正的对物流管理起到效果,就需要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适当的规划。想要物流管理的人员顺利的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就要注意组织模式要有科学性、教学模式要符合时代的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校企合作进行的物流管理教学应该利用校企合作所特有的方面来安排教学所要开展的方案。例如说,对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公开课进行讲授、集体进行学习。对于实际操作的培训,可以根据学生所期待的不同发展方向来分配岗位,个性化的进行了实习。减少了企业给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学的压力,从不同方面提升了学生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好的进行自我发展完善自身[3]。培养出了适应物流管理工作的人才。

(三)对于物流管理中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只有不断的创新教学需要的内容才能让各大高校不断的发展,培养出被时代需要的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借助于校企合作,去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参与到实训之中。提高学生立足于理论进行实践操作的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让学生和学校以及企业都获取了利益,实现了三方的共赢。

(四)建立起对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评价反馈机制

只有及时的将在校企合作情况下,物流管理专业所表现出的成效进行交流、探讨、评价然后进行反馈,才能够将校企之间进行密切的联系[4]。以此来对学校、学生、企业进行合理的束缚,从而提升校企合作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效果。

三、总结

各个专业想要更好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于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增加学生的综合水平。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立足于理论知识并且进一步的发展实践,加强了学生自身对于专业能力的掌握,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化的人才,进一步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校企物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