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教育中的问题与措施

2019-12-09王梦谣王倩沈阳工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8期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专业

■ 王梦谣 王倩(沈阳工学院)

一、双创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社会方面

1.政府政策难以落实,学生创业缺少保障

各级政府在“双创”战略的开展的过程中,也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政策来助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广,但实际是,这些政策在实际操作和落实中却没有那么容易。大学生目前创新创业的资金多是来源于父母或是亲友的支持,抵抗风险的能力薄弱。现在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风险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思想顾虑而使创业裹足不前[1]。在没有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下,在创业资金来源相对单一的现状下,在没有健全的社会体系保障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犹走没有明灯的“暗桥”,可谓是举步维艰。

2.企业选择不作为,校区合作难开展

在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实践部分,企业这个平台是不可或缺的。但就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而言,企业往往忽略了自身的作用,究其原因是企业在双创教育中没有获得切实的利益,对校企共同培养双创人才上所投入的成本得不到切实的回报。在大环境下没有支持和鼓励企业走进双创教育中的优惠政策,这对于企业来说,在双创教育中能做的事也就微乎其微了。

(二)高校方面

1.教育体系不完善,学业创业两难择

如今大多数高校的“双创”教学现状是:教学封闭,缺乏开放性;理论多、实践少。从而形成了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学生缺乏创新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双创教育失去了它核心的意义。目前高校传统专业培养体系和双创教育体系没有很好的融合,导致大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应试学习时,时间与精力的安排上出现两难选择,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培训体系不健全,培养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浅表性、枝节性特点,使之处于边缘化状态,创业教育没能与专业教育、学生职业规划有机融合[2]。

2.教师资质不专业,实践平台不完备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双创教育,可与之匹配的教师,设备等还远远没有跟上。目前很多初期推广双创教育的高校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辅导,大部分教师只是简略的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大纲,对其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的、细致的知识不甚了解。以至于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一些专业的、深层次问题时不能得到专业的,有效的解决。很多学生在参加一些双创比赛时,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再者由于专业老师的缺少,很多老师都是“一带多”,这样老师分配给每个学生的精力十分有限。在实践设备上,很多高校都没有专业的配套施舍,使学生的实践操作很难真正的落实和锻炼。

(三)学生方面

1.学生对双创教育不重视

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有所缺欠。很多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他们对创新创业态度消极,对创新创业项目没想法。这些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对学校推行对双创教育也不甚配合,对学校安排的创新创业课程只是当作平常学业中的“放松课程”来对待。对高校举行对创新创业比赛也兴致缺缺。

2.学生家庭对双创教育不了解

大多数家庭对“双创”教育的了解并不全面,没有认识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对孩子对创新创业想法不甚支持。再就是创业意味着风险和未知,且它需要的资金,能力,经验,人才等都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学业相对于创业,家长大部分会选择前者[3]。

二、解决措施

(一)政府措施

1.完善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政府要切实出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快构建完善的创业保障系统。各级政府因地制宜的推广,宣传和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实践便是创新创业。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要有始有终,要让学生学到的创新创业思维最终可以实践到日后的创新创业中去。

2.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政府应当合理协调校企之间的关系,加强校企之间的配合。政府应督促企业履行其社会义务,针对企业的利益问题能够作出合理的协调。如对参加“双创”教育的企业能够措施,以此促进企业主动与学校合作,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行。

(二)高校措施

1.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在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的安排上不要一味的集中求快,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大学四年中的不同学期里分部授课,分而治之。根据每个阶段的学生的不同特性进行有针对性教学,使其循序渐进的接受创新创业思维,使双创教育更好的穿插在日常学业教育中。

2.构建特色教育体系

高校需要寻找适合自身的特色教育体系,开设特色双创课程。同时举行一些创业大赛和创意竞赛,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增加双创教育的多样性以及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参与进来,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高校要积极培养关于“双创”教育的师资力量。积极组织高校里有关的授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双创教育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或者外聘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针对双创比赛中教师“一带多”的现象,采用限量措施,高校规定每个教师的数量上限,在学生队伍之间现进行竞选,采用优胜劣汰的规则,以此选用高质量的学生队伍参赛,这样才能实现教师资源得到最优质的分配。

4.搭建学生实践平台

高校应该积极搭建学生的实践平台,如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或举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让双创教育不再“纸上谈兵”。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双创教育的成果。让学生通过这些创业基地或者各类比赛平台来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落实双创教育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三)学生自身改进

1.开发个人创新思维,调动创业积极性

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参与高校推行的双创教育,以正确的态度去选择双创课程。现如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是身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养。在高校的双创教育中,要积极与授课老师沟通,选择适合自己创新创业项目。要开发自己的创新创业思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自身素养。

2.树立正确就业观,做好未来前景规划

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目前就业形式,从而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的兴趣,抛弃传统错误就业观念。对创新创业的风险和前景做好规划,要从自身实际考量,与家人进行有效对沟通,和家人充分说明双创政策及前景,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切不可盲目跟风。

三、结束语

“双创”战略的展开和落实可谓是任重道远,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4]。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主体——高校和学生更要打好配合,将双创教育融入学生教育之中。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以此达到“双创”战略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双创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