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实践与探索
——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三维角色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诊改为例
2019-12-09高寿斌赵唯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 高寿斌 赵唯(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诊改是我国高职院校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其制度安排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1]。自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以来,湖北省于2016年6月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分批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于2017年3月正式全面实施诊改工作,诊改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诊改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诊改”是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的简称,院校是诊改的主体,诊改的目的是全面提升不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切实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学诊改涉及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5个层面。在课程诊改层面,需要对课程的目标、建设标准、课堂教学等方面结合实践教学实施全面诊断,本文将以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三维角色动画设计与制作》为例,从诊改思路、诊改方法与内容、诊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诊改成效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课程概述
《三维角色动画设计与制作(MAYA)》课程是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基于MAYA技术,其前导课程有《三维软件概述》和《视频剪辑》,后续课程有《影视特效》和《顶岗实习》。根据动漫、影视行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和行业需求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内容包括MAYA基础操作、多边形建模、MAYA动画基本流程、材质与灯光、UV与贴图、骨骼与角色动画、非角色动画与特效、渲染与合成等八个模块。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初步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培养学生设计、创作和开发三维动画的意识和能力。
依据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合格课程建设标准,《三维角色动画设计与制作(MAYA)》课程于2017年即已验收合格成为校级合格课程。参照目前的行业标准,该课程在诊改期间,应该建设成为校级优质课程。
二、《三维角色动画设计与制作(MAYA)》课程诊改实践
(一)诊改的思想与体制保障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诊改。课程老师积极参加诊改理论学习和学校的诊改培训,在思想上已经将诊改思维融入到教学实施的所有环节。二是行动上落实诊改。结合诊改工作的需要,参与教研室的统一协调与管理,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建设标准和任务流程,并进行了明确分工,进行周期性检查验收。
(二)诊改内容与方式
诊改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建设,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材开发、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硬件设施;二是教学实施,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及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课程作品布置回收及评定、项目作品创作集中实训等。
针对诊改内容的不同特点,在诊改中采用常态化诊改、周期性诊改和专题诊改三种诊改方式:
一是常态化诊改诊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率等诊改内容,将诊改思维融入常规教学管理,主动配合学校及教研室的日常巡查、随机听课评教、教学检查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主动反思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并保证在下一次课中加以改进。
二是周期性诊改。利用学校周期性的教研活动(每两周举行一次),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发现的不足提交到教研活动讨论交流,自诊改工作启动以来,就本课程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就议及15个,如“学生无法达到课程目标怎么办”“上机课如何管理学生手机”“如何调动学习小组所有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等等。
留学生博士论文在采访和数据编目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麻烦”,根源在于授予单位对留学博士论文的授予和管理环节。
三是专题诊改。课程负责人利用校企合作的研讨会、项目展示观摩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等机会,将该课程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请专家行家“把脉”,请专家行家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诊改意见。
(三)诊改方法
对标分析法和8字螺旋法结合使用。首先,依照《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优质课程评审指标》将课程诊改内容分为“课程定位”“课程标准”等14个项目,将每个项目利用8字螺旋法进行诊断改进。在三年诊改过程中,对14个项目同时或先后完成了诊改。
(四)课程诊改的措施与成效
在课程诊改过程中发现三个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及时改进,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教学实训的硬件设备不满足实训要求
在教学实践特别是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现,现有的专业图形工作站数量不够,项目创作时渲染性能达不到要求。经调查研究发现,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实验设备数量本身不够,特别是在专业班级增加之后;二是机房课程安排不合理,专业机房安排了其它专业的课程;三是学生自备电脑绝大部分不是专业的图形工作站;四是缺乏专业的渲染服务器。
针对问题的现状和原因,通过计划性地增加教学设备投入、优化专业机房的课程安排、引导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购置电脑时选择专业图形工作站等多种措施,基本解决了硬件不足的问题。
2.教学资源丰富但不够系统,缺失文化灵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效率不高
针对教学资源,在诊改中发现,教学资源丰富但不够系统的主要原因是授课教师以教材所提供的资源为主,而所采用的教材多是培训机构根据软件的用法所编写的培训教材,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缺乏系统地梳理。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案例与企业项目创作的流程衔接不紧密,从而直接导致所采用的各类素材缺乏“串珠”的主线。同时,教学团队在案例选择中,以现有项目作为参考,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没有相应的创作能力,与本土文化结合不紧密,导致课堂教学所引用的案例无新意、无民族特色。
为改进上述问题,课程组决定在专业教学中引入动画片创作流程,并将该课程的各个教学项目置入该项目的创作之中,将动画片创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解析,确定了专业教学以“文化采风-剧本创作-角色设计-角色建模-三维场景-动画与剧情-后期制作-作品发布”的工作流程为主线[2]。课程组在教学设计中,还引入了民族文化三维动画片《廪君西迁》的创作,同时大胆引入新技术——三维扫描建模,对课程的资源建设增添了文化内涵。
在诊改中将零散的教学资源以动画片创作流程为主线进行有序串联,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地整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教学视频为例,在改进之前共有154段视频,改进之后精简为74段。根据课堂情况反馈,教学视频的利用率从30%左右提升到90%以上。
3.教学团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对社会需求了解不深入,自身技术不全面
主讲教师多年来没有企业项目开发的经验,没有独立或者组织过相关的作品创作经验,对社会的专业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在MAYA技术的“建模、材质、灯光、动画、特效、渲染”等环节中,在诊改前只掌握或者是了解其中50%的技术。没有独立或者组织过相关的作品创作经验。
加强自身学习,通过自学、外出培训、技术交流等多种途径,主讲教师先后参与、观摩近10个公司项目的创作与开发,基本掌握或了解了MAYA技术的所有环节,并且对MAYA新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发项目作品的能力,具备了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的能力。
三、结语
通过《三维角色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诊改实践发现,将诊改思维融入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在教学中不断诊改,教学质量会得到螺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