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锦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智慧化水平的对策
2019-12-09李鸿雁辽宁工业大学
■ 李鸿雁(辽宁工业大学)
随着国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政策的连续提出,近年来,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推进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涌现出了贵州“一点统筹建设、多点接入应用”模式、江苏“统一受理、统一评估、统一评审、统一审批”模式、福建“一号式”模式、广州市“一卡、一号、一格、一网、一窗”模式等一批政务服务改革的创新典型模式。辽宁省锦州市借鉴一些创新典型模式的成功经验,也相继推出了具体实施方案,这是建设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锦州市提升政府服务智慧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一、锦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锦州市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政府服务改革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有一定的基础。
(一)锦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现状分析
1.服务平台已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有了平台基础
锦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立114个审批窗口、提出提速“五办”、服务“五零”;对审批事项做到“零距离”指导、“零停留”办公、“零差错”办理、“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
2.政务资源目录已梳理,为信息共享、建立基础数据库打下了良好基础
锦州市从2017年11月启动政务信息资源编目工作,截止到2018年底,已提供锦州市3154条政务资源数据,上报数据已全部通过验证并成功导入到国家资源信息目录管理系统,上报数量占全省28.31%,质检通过率达100%。
3.锦州市专项应用初见成效
全市各部门已建成145个信息化专项应用系统和61个官方网站,锦州市专项应用初见成效。
(二)锦州互联网+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1.行政事务网上政务服务有待提高
锦州市推行行政集中审批以来,主要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仍普遍缺少网上资料预审和在线办理等功能,市民、企业相关证照多部门重复提供现象比较普遍。
截止到2019年3月,虽然市本级502项政务服务事项已100%接入全省统一目录管理系统但只有158项开通“网上办”;市本级大厅之外的182项政务服务事项还在划转之中;公开发布只有224个“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2.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程度较低,信息孤岛问题有待解决
锦州市级基础数据库建设刚刚开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应用程度还较低,部门间还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数据共享,非涉密数据开放的条件尚不具备。市级统一OA系统平台尚未建设。
全市市直部门及下属单位共有在运行业务应用206个。其中,互联网部署业务应用80个,电子政务外网部署业务应用8个,电子政务内网部署业务应用29个,业务专网部署业务应用89个。这些正在运行的业务数据不互通,应用独立;
3.信息基础设施不能完全满足“互联网+”政务服务需要
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基础承载平台,但锦州无线城市建设尚未全面开展,市区内未能实现重点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电子政务网络未形成统一出口。
(1)机房共92个,建设分散
锦州市共有机房92个,总面积4358.75平方米,其中市直部门2522.75平方米(包括公安机房652平方米)、学校机房1459平方米、医院机房377平方米。
(2)硬件设备陈旧
各单位共有各类硬件设备994台,其中服务器454台,存储设备64台,网络及安全设备476台。其中,2013年(不含)以前设备占比54.9%,2015年(不含)以前设备占比70.7%。
(3)网络繁杂,无线城市尚未全面展开
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业务专网(不包括财政专网,人社专线,公安局与分局、派出所,以及视频监控的专网线路等)共计333条、带宽8.8G,其中联通258条、移动45条、电信28条、广电1条。
(4)互联网普及率有待提高
而锦州市互联网普及率仅达到60.6%,但还无法完全满足“互联网+”政务服务需要,锦州互联网有待提高。
二、提升锦州市政府服务智慧化水平的对策
(一)构建智慧政务管理体系,提升智慧政务服务水平
在锦州市统一华为政务云框架下,统筹各部门审批业务,建立全市统一的行政并联审批机制。建设市级电子证照服务平台,相关部门要以电子证照为依据办理事项。构建统一公文传输系统,并基于统一的市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公文传输,将各部门的官方门户网站统一纳入网站群管理,构建一卡(市民卡)、一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站(公众融合服务平台)三大综合服务渠道,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的实施。
1.建设市级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
在现有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基础上建立市级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以市级共享交换平台为基础,集成各部门审批业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要素统一,建立横向联通所有政府审批部门,向上联通省网上审批平台,向下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形成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
2.统筹推进政务协同办公
制定锦州市统一的政务协同机制,开发政务协同办公OA系统,全面推进各部门无纸化办公,加强电子文件归档。
3.优化网上服务流程
优化网上服务流程,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网络核验的信息、网上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必须可以在网上实现;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开展在线填报、在线提交和在线审查;进一步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开展网上验证核对,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和循环证明。
4.加强实体政务服务与网上服务、基层服务网点与网上服务的融合
推进实体政务服务大厅使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做到线上线下服务标准一致、无缝衔接、合一通办。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能全部进驻实体政务大厅,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加强对单位进驻、事项办理、流程优化、网上运行的监督管理,推进政务服务阳光规范运行。
(二)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
1.建设电子证照共享服务平台,打通数据壁垒
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尤其要加快推进锦州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互联互通,建设电子证照库和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梳理编制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共享目录,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按需开放业务系统实时数据接口,支撑政务信息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互认共享。
2.建立公共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
建立和完善以公共服务、项目交易、监管监察为核心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平台,实现工程项目的业务流程管理、招标文件公告编制审批、收费、专家管理、评标、信息发布、查询统计、监督等功能的智能化管理。
3.业务上云,提供数据交换共享的运行环境
通过分级互联的政务云支撑体系为业务应用整合和流程优化提供统一的基础运行环境,促进各层级、各部门间的衔接配合和业务联动,打破政府部门业务应用独立部署的传统模式,打通信息孤岛,推动平台资源整合和多方利用,进而为数据交换共享奠定基础。
4.建立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使用的长效机制
制定政务数据资源采集、更新维护、共享交换、评估监督等相关制度和标准,建立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使用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全市数据资源的梳理,明确数据来源和需求,明确管理与使用的权责,按“一数一源”方式加快推进数据资源的统一采集、管理和共享,提升政务数据资源质量。
(三)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平台建设
加强通信基础建设,实现省、市、县的互联互通,发挥四大通信运营商的作用,扩大基础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完善平台建设,构建“一卡、一号、一站”服务渠道,以基础设施管理平台(通信网、物联网和云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共性应用服务平台三大基础服务平台为基础,聚焦民生服务、城市管理、产业服务三大领域智慧应用,构建一卡(市民卡)、一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站(公众融合服务平台)三大综合服务渠道,打造“3+3+3”信息化体系。
(四)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推进政务内、外网建设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纵横联动、跨部门跨地区的政务服务应用需要部署在网络上,同时越来越多与民生服务、市场监管、社会和谐紧密相关的重要业务应用从政府涉密网络和内部专网中释放出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因此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尤为重要。
四、提升锦州市政府服务智慧化水平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和完善以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为决策核心、以智慧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技术支撑、以智慧城市运营公司为资金保障,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智慧专项小组为推进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以软环境领导小组负责强化政务服务改革的推进和落实的管理体制。构建市县乡三级行政服务体系,采取试点探索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扫一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制度落实
在国家和省现有各项与“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锦州的实际情况,制定产业政策、人才政策、投融资政策、信息安全政策等各类制度法规、技术标准、规则规范,是对政务服务改革的法规保障。
(三)参与监督、反馈通畅
锦州市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执行落地的过程中,需要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关切,建立有效的群众参与、监督、反馈机制,是方案有效落地的重要保障。
(四)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政务工作人员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加强政府部门内部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制度规范建设,提升政府部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对电子政务的运行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减少木马僵尸网络、被篡改网站等威胁。
锦州市在落实国家关于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等政策部署的同时,需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以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资源整合为核心,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智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