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2019-12-09李虞明广东省食品检验所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实验室检验设备

□ 李虞明 广东省食品检验所

近年来,食品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投毒事件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不仅给个人家庭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更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关注。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进行一切实验室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如何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实验室管理工作者不断段追求的目标。本文对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为第三方检验机构,实验室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的检验,是食品检验工作者进行实验探究检疫的的主要基地。实验室人员的流动,公共环境的维护,实验设备与材料(药品,化学品等)的领用与管理以及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等等,各个环节都隐藏着不可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危及生命,也会影响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已经逐渐成为实验室科学管理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建立安全防范体系,对于食品检验中心的维护,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点

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危险物品材料也多

实验室与一般的教学场所和科研研究室性质不同,它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先进齐全的实验设备,数量众多,种类复杂,有些设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不同,所涉及的研究材料、危险物品的种类也不一样,产生的废弃物也不尽相同,在设备管理上,需要建立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相对较多,危险物品的使用管控更加精细,废弃物的处理也增加了整体的管理难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结构多样化

第三方检验机构不像高校教学实验室,单纯承担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作为第三方检验机构,这里被很多个学科交叉使用,使得科学研究人员的专业结构更加复杂,加之管理人员的缺失,人员培训力度不足,使得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隐患多、风险高

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大量的化学制剂、危化品、电气、辐射、压缩气体和特种仪器设备等,在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时,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接触超高温材料、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腐蚀、灼伤与有害气体的泄露等等,这也是实验室安全工作存在一定的普遍性的原因,加上某些人为因素,风险性更高,增加了管理难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安全法制建设体系不完善,执法监督力度不足

我国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各方面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法制体系,该体系涵盖了生物、辐射、环境保障等六大领域,涉及面广,是目前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法制建设的法律基础。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有的法律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要求,纵向上没有贯通立法、执法、普法、修法以及监督的各个层面,横向也没有涉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受各方面限制,实验室安全制度的落实并不理想,作为食品检验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执法工作主要由实验室处、食品检验部门等承担,但由于监督力度不足、专业水平有限,导致缺乏权威性,执法力度不足。

管理模式单一,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以往实验室所设立的以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为主的单一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要求,尽管很多实验室根据自己的情况丰富了管理模式,增加了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管理人员及经费不到位等原因,实验室安全制度的落实一直不是很理想。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方面,虽然会不定期组织一些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培训,但从宏观上看,对于实验室安全意识培训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实验室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从事实验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至关重要。

安全防护设施简陋,设备老化

第三方检验机构承担着食品安全检验的重担,运行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而对安全防护管理措施的重视不够,投入经费有限,相关的安全防护和设备器材简陋,甚至监控探头设备、防毒防辐射设备、及废弃物无公害处理设备等缺失的问题,导致实验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的实验室是在原有办公建筑上改造而成的,设备更新不及时,采光通风条件差、线路老化、私拉、乱接电线现象严重,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危险废弃物监管困难

作为以食品检验为主的实验室,实验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也是多元化的,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管理人员很难严格把控废物排放量,准确核算出在某个阶段具体使用了多少危险化学品,产生了多少危险有毒有害的物质,无法确认每次是否有随意丢弃危险废弃物的现象,这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法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法治化建设

坚决以国务院制定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法》为核心,贯彻实施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实验室管理条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管理部门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从上到下坚决遵守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机制,例如安全事故责任到人,每一级都要与下一级签订安全责任状,使每一级人员都能有相对的约束,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法从事实验活动,保障实验室安全。还可以以社团、组织等的社会形式定期组织会议、讲座等,分享实验室安全法律知识,开展以食品检验实验室安全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等,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将法制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增加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经费的投入,加强安防设施

实验室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各类实验仪器,实验室实验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科技含量高,价值高,在频繁使用的过程中也会逐年老化,需要定期的进行安全维护。在实验室经费的使用比例上,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设备的维护以及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比如更换智能化门禁系统、中央集成的监控系统、实验耗材智能管理系统等。提高安全人员培训的费用,强化安全意识,加强防护及检修工作。同时,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实时监控,从采购、申请、提交、批准与使用等各个环节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更新,比如实验室一次性耗材、手套、口罩、废液桶、枪头与培养皿等进行统一订购,按需取用,控制成本。防护措施有不定期巡查用水用电情况,减少实验室私接电线、乱拉插排的现象,注意用电安全;在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室配备充足的通风设备;在个人防护方面,要求实验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手套、穿好实验服。从实验室整体宏观到具体个人,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危险废物多元管理,建立实验室安全应急机制

由于实验室材料用品采购源头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有些危化品的排放,很难进行实际监管,所以在危险废物的处理上要做好详细的登记、记录,且在出现问题时,有及时详细的补救措施,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人员必须熟知相关的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增强安全应急机制的可行性,落实操作。

结语

第三方检验机构实验室承担着食品检验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各种实验室安全隐患成比例上升。建立健全、长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是进行一切实验研究的基础和保障。

猜你喜欢

实验室检验设备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