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汤治疗气血亏虚型脑供血不足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2019-12-09姚婷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黄芪血流动脉

姚婷

脑供血不足在临床中是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脑部的各项功能出现退化的问题,临床中出现头晕、头昏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等问题,对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目前对于该疾病通过西药治疗的效果不理想,为了更好的对疾病进行治疗,可以通过中医对疾病进行控制[1-2]。中医中对于脑供血不足研究也较早,认为其属于眩晕的范畴,与患者自身气血损伤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黄芪汤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因此本文对黄芪汤治疗气血亏虚型脑供血不足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通过黄芪汤使用后的效果与西药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气血亏虚型脑供血不足患者100例以上,从中选取88例患者作为基础研究数据,研究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按照盲选法分为均数相同的两个研究小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4例,纳入实验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确定病情,多普勒超声提示颈内、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并且符合中医辨证诊断中气血亏虚症状,排除颅脑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卒中以及耳源性眩晕等症状,基础资料如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0.29±2.22)岁,病程1 ~8年,平均病程(4.29±1.03)年;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38±2.1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33±1.02)年。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尼莫地平口服治疗,30~120 mg/d,分3次服用,剂量20~40 mg/次,治疗周期为3个月[3]。

观察组:黄芪汤治疗,药物配方为黄芪30 g,当归、怀牛膝各15 g,地龙14 g,白术、党参、天麻、菊花、川穹各12 g,在药物配置结束后,如患者气虚,则增加党参剂量,为20 g;如患者血热,则加入菊花,剂量为12 g,药物在配置完成后用水煎服,1剂/d,可在清晨煎制完毕后,分早晚两次服用,药物连续使用的时间为3个月[4-5]。

1.3 观察指标 ①药物使用效果:治疗前后椎静脉和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②不良反应:口干、胃部不适、恶心。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资料所记录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研究资料以卡方以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静脉和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在椎静脉和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静脉和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与对照组的4.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静脉和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s) 单位:cm/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静脉和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s) 单位:cm/s

组别 例数 椎静脉平均血流速度 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4 35.67±4.45 39.56±5.79 65.88±6.98 69.88±7.21观察组 44 35.36±4.67 44.82±5.88 65.92±6.74 74.96±7.65 t值 0.319 4.228 0.027 3.206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脑供血不足是因为脑局部供血问题造成的脑功能障碍,研究指出脑供血不足与血压改变、血管狭窄以及颅内主动脉狭窄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西药通过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具有保护和促进记忆的作用,但是对于神经系统无法进行恢复,整体的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则认为该疾病与脑部营养不足存在一定联系,可从补气血方面着手进行治疗[6-7]。在黄芪汤中黄芪、党参可以补气生血,地龙、白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当归和川穹可以对神经系统进行恢复,桃仁和菊花可以对亏虚的问题进行调理[8],地龙、怀牛膝则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联合使用天麻,对神经功能进行改善,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可以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养护,增加缺血动脉的血流速度,对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效果较为理想,并且在治疗后的患者不良反应较少[9-10]。

在研究中可以看出,药物使用前两组在椎静脉和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与对照组的4.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静脉和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气血亏虚型脑供血不足采用黄芪汤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椎动脉、颈总动脉各项指标,在药物使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整体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黄芪血流动脉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