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感染控制效果及疗效分析

2019-12-09赵鹏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软镜肾镜清除率

赵鹏

肾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外科疾病,有报告指出[1],肾结石发病人群多为男性青壮年,患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痛,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相关文献指出[2],肾结石患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当肾结石掉落堵塞尿管后,常引起腹部绞痛、烦躁不安甚至血尿等症状。临床经验表明[3],目前临床上治疗肾结石的常用方式包括开放取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均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创伤大,易造成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并且术后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为探讨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感染控制效果及疗效分析,本文对我院接收的6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接收的6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5.28±4.39)岁;平均结石直径(15.63±2.17)mm。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46.01±4.77)岁;平均结石直径(16.04±1.92)m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参与本次研究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证。

纳入标准[4]: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7版)》中肾结石的诊断标准,并经彩超或CT确诊患者;结石直径≤20 mm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具有重大精神障碍患者;中途退出无法完成本次研究患者。

1.2 治疗方案 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者仅对硬膜外麻醉,当麻醉药物发挥作用后,取患者的截石位,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在导丝引导下采用逆行插入的方式,将输尿管导管(F5~F6)插至患者侧肾盂内,然后注入生理盐水后拔管,再插入并留置导尿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经皮肾镜)进行治疗,具体方式为:使患者保持斜仰卧位,在B超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肾盏,穿刺完成后将导丝导入,然后扩张工作通道至F16~F18;在导丝引导下将输尿管硬镜置入肾盂内,并采用365 μm钬激光光纤进行碎石,术后留置F6~F7双J管,F14~F16肾造瘘管,并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3~7 d复查KUB后拔除肾造瘘管,术后1个月后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

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具体方式为:首先将斑马导丝放入患者侧输尿管,然后在导丝引导下置入F12输尿管软镜扩张鞘,再将F8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置入;通过软镜观察结石位置,定位准确后将导丝退回,采用200 μm钬激光光纤进行碎石,当结石粉碎至2~3 mm大小颗粒,残余结石最大直径≤4 mm时,即完成碎石过程,术后需留置F6~F7双J管及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效果评价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②感染控制情况评价标准[5]: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判定,并采集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分泌物,然后利用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型号:VITEK 2 Compact)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③疗效评价指标[6]: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根据结石清除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共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等级。其中当检查结果显示无明显残留结石时为显效;当检查结果显示仍有残留结石,但结石直径≤3 mm为有效;当检查结果显示残留结石直径>3 mm时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8.0统计数据,用(±s)的形式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表1)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n(%)]

组别 例数 术中失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结石清除率观察组 30 8.27±2.68 50.85±7.62 29(96.67)对照组 30 65.16±10.72 76.48±6.94 24(80.00)t/χ2值 28.199 2 13.620 4 4.043 1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控制情况比较(表2)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总发生率(1.33%)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总发生率(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控制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3)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肾结石发病率不断上升[7]。有研究指出[8],肾结石与人体新陈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及药物滥用等密切相关。相关文献显示[9],治疗肾结石的传统开放手术,由于其创伤大、出血量多等弊端,已逐渐被微创手术所取代。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肾结石的临床治疗,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临床实践指出[10],经皮肾镜治疗患者术后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鉴于此,本文对我院确诊的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以探讨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感染控制效果及疗效分析。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输尿管软镜治疗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经皮肾镜治疗患者;同时其结石清除率(96.67%)显著高于经皮肾镜治疗患者的结石清除率(80.00%);并且输尿管软镜治疗患者术后感染总发生率明显少于经皮肾镜治疗患者术后感染总发生率,表明采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患者,能够有效控制术后感染,并且术中出血量较低、结石清除率高,这是由于输尿管软镜可以通过人体的自然通道,能够直接到达输尿管硬镜(经皮肾镜)无法触及到的结石部位进行碎石,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穿刺给肾脏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结石清除率。另外,输尿管软镜留置扩张鞘,能够可以减少肾盂部位压力,有效控制尿路感染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研究结果还指出,输尿管软镜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经皮肾镜治疗总有效率,表明采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患者,能够有效控制术后感染,并且术中出血量较低、结石清除率高,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软镜肾镜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以降低输尿管软镜损坏率为导向的标准化管理路径的构成和应用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World J Urol: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估
——可重复性或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孰优孰劣?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孤立肾与非孤立肾结石中的临床分析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
模拟胃液条件下维生素C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