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代汉字,看中国纤维的发展(四)

2019-12-09吴迪

中国纤检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书吴迪木棉

文/吴迪

棉花有一年生和多年生两类。一年生的棉花,古称氎(音叠),开展人工种植并在宋元时期推广的是这一种;多年生的棉花一般指南方的木棉,称为緤(音蝶),多为野生。棉花是优良纺织原料,王祯的《农书》说:“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比较了棉与丝、麻、毛的优越之处。

北宋末年,北方的知识分子和上层人物大量移居江南,南方社会经济日益繁荣。元代初年,长江流域的松江地区棉纺织技术发展迅速,超越闽、粤地区走在前列,逐渐形成为手工棉纺织业的中心,其中黄道婆的生产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明代,棉纺织业逐步普及全国。这主要是由于棉纤维具有王祯《农书·木棉序》中列举的“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紵,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的优良特性,加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培养出了不少棉花新品种,适宜不同气候的地区种植,为不适合种植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地方带来了发展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才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穿衣需求。

因此,棉花逐步取代了麻成为人民大众的日常衣着原料,在数量方面也远远超过了蚕丝。到19世纪初,我国棉布远销西欧,每年达300万匹。此后,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中的主要原料。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猜你喜欢

农书吴迪木棉
邱志诚著《宋代农书研究》出版
唐代农书“稀见”现象探析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南疆木棉红似火
木棉红了
木棉开尽时
论古农书的目录
Nozzle Spray Diffusivity Changing Law for Ultra Fast Cooling in Hot Strip Mill
“不加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