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山毛峰茶的采制工艺

2019-12-09孙新建

园艺与种苗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叶鲜叶滚筒

孙新建

(怀宁县园艺场,安徽怀宁 246121)

黄山地区古称徽州,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生长在肥沃的红黄土壤中,同时因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茶树生叶柔嫩而且内含丰富的水溶性物质。黄山茶区茶叶品种很多,最为有名的当属驰名中外的黄山毛峰茶。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绿茶中的精品,黄山毛峰茶主要产于安徽南部山区,属于高山茶,深受追求有机、健康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鉴此,文中对黄山毛峰茶茶区生态环境及茶叶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其采摘工艺,鲜叶分级处理及制作工艺进行了阐述,旨在为黄山毛峰茶加工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1 茶区生态环境

黄山独特的气候环境,为茶树提供了非常好的生长条件。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拔700~800 m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和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茶的主产地。风景区外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茶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被称为黄山“四大名家”。现在黄山毛峰茶的生产已扩展到黄山山脉南北麓的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歙县和黟县等地,这里山高谷深,峰峦叠翠,溪涧遍布,森林茂密;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5~16℃;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年平均降水量1 800~2 000 mm;土壤属山地红黄壤,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透气性好,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磷钾肥,呈酸性,pH 4.5~5.5,适宜茶树生长。

黄山毛峰茶的多数茶园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云雾多、日照百分率小。在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下,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

2 黄山毛峰茶的特点

黄山毛峰茶分为特级和1~3级。特级黄山毛峰茶堪称我国毛峰茶中的极品,其外形美观,每片茶叶约半寸,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在叶中,形状如同雀舌,全身有白色细绒毫,匀齐壮实,峰显毫露,颜色如象牙。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茶外形与其他毛峰茶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冲泡后的黄山毛峰茶,汤色清澈明亮带有杏黄色,叶底黄绿有活力,肥壮成朵。气味清香高长,馥郁酷似白兰,沁人心肺,入口滋味鲜浓,醇和高雅,回味甘甜。

3 采摘工艺

3.1 采摘标准

特级黄山毛峰茶采摘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茶则在谷雨前后采摘。不同等级的黄山毛峰茶,其采摘标准不同。特级黄山毛峰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级黄山毛峰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2级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3级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初展。

3.2 采摘方法

黄山毛峰茶除了要根据相应等级的采摘标准采摘外,还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采摘方法,以“留鱼叶采摘”为主。所谓鱼叶,是指茶树新稍伸长初期展开的过渡性叶片,留鱼叶采也是茶树采摘留叶的最低限度。每批采下的鲜叶要求嫩度、匀度和净度基本一致。采摘黄山毛峰茶时,还要考虑茶树新稍的生长速度,不要一次性采完。一般开采后,每3~5 d采摘1批,一般在整个春季分4~6批采摘。采摘下来的茶叶要用透气性好的竹篓盛装,及时运送到工厂,防止发热红变。

4 鲜叶的分级处理

采摘回来的鲜叶,首先要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为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根据嫩度、匀净度和新鲜度等进行相应的评级,再按照等级、水分含量和采摘时间的不同归堆。如果不严格按要求归堆,老嫩不同的鲜叶混放在一起,不但影响后期的茶叶加工,而且会降低成品茶的品质。把分级归堆的鲜叶摊晾在竹制软匾中,以便散失部分水分。摊晾时间一般为6~8 h,摊叶厚度为10~15 cm。当鲜叶叶质变得柔软、散发出清香时就可以及时加工制作了。为了保质保鲜,黄山毛峰茶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5 制作工艺

目前黄山毛峰茶的制作分为手工制作和机械制作2种,一般特级毛峰茶的制作采取手工工艺,其他级别的毛峰茶大多采用机械工艺。

5.1 手工制作工艺

5.1.1 杀青。杀青是黄山毛峰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可以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是保证黄山毛峰茶汤清叶绿的关键。

黄山毛峰茶的杀青一般使用直径为50 cm左右的桶锅,杀青采取闷、抖结合。先把500 g左右的鲜叶均匀摊放在锅底,使用150℃闷杀2 min左右,尽量散发掉鲜叶中的水蒸气。待锅口大量溢出水蒸气时,使用130℃锅温翻炒杀青。翻炒时,用手掌反复地把青叶从锅的一边推向对角的一边,尽可能地抖散、扬高青叶,使叶片离开锅面20 cm左右,保证青叶受热均匀。注意手势要轻、快,不能用力过重,避免挤出茶汁而导致茶叶色泽发暗。一般每分钟翻炒50~60次。

黄山毛峰茶杀青的程度,一般至杀青叶含水率30%~55%左右,叶质可以揉捻成团,嫩梗不容易折断、色泽墨绿即可。

5.1.2 揉捻。杀青叶起锅后,把杀青叶放在簸箕中摊开、翻匀,然后用手轻扬几次,再充分搅拌,使杀青叶内部的热气散失后,把杀青叶倒入笸篓中。使用双手按住杀青叶,反复轻揉1~2 min,使青叶卷曲成条状。揉捻时速度要慢,而且不能用力过重,注意要一边揉一边抖,以便保持芽叶的完整。

揉捻是黄山毛峰茶初制中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了毛峰茶紧结、弯曲的外形。同时揉捻对茶叶内质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影响,炒青叶在受到挤压后,茶叶的部分叶细胞也会逐渐扭曲破裂,渗出茶汁附着在揉捻叶的表面上,能够增加茶叶的黏结性。

5.1.3 烘焙。黄山毛峰茶的烘焙使用烘笼进行,烘笼由烘顶、烘圈组成,用竹篾编制而成。揉捻结束后,在烘圈下面放上炭火,盖上烘顶。为防止烟味影响茶叶品质,要等烘笼顶部不再有烟冒出后,才能放上青叶。把青叶按0.5~1.5 cm的厚度摊放在烘顶上,然后不断检查青叶的干燥程度,一般烘干到茶叶含水量为4%~6%即可下烘。茶叶干燥下烘后,还要拣去杂物,趁热装入铁筒内,加盖密封后即可上市。

5.2 机械生产工艺

机械化生产具有效率高的特点,目前主要用于特级以下黄山毛峰茶的大宗生产加工。

5.2.1 摊青。机械化加工用叶量大,大量的鲜叶采摘下来后,经过验收分级,一般不立即进行杀青,要先按品种不同进行分开摊放,以保持鲜叶新绿,避免影响茶叶品质。

摊青的具体方法是,把挑拣后的鲜叶平摊在洁净的簸箕上,厚度一般控制在30 cm以下,一级茶叶要控制在20 cm以下。摊放过程中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地开、关门窗,阴雨天把门窗敞开,干燥晴天要尽量少开门窗,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另外,在摊放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查叶温,叶温一般要控制在30℃左右。摊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6~12 h。

摊青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除了能够更好地保存鲜叶外,还有2个作用:①可以使鲜叶充分散失水分;②可以使鲜叶中的青气散失、香气留存,因此摊青是保证黄山毛峰茶茶叶品质的重要工序。

5.2.2 杀青。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机主要是由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金属滚筒组成,滚筒下方装有加热装置。鲜叶投入前,先启动杀青机,然后在加热装置内生火,并不断添加木柴,使火苗逐渐烧旺,以便滚筒温度相对均匀。15~25 min后,用温度计测定筒内温度,当温度上升到110~120℃时,即可准备投放鲜叶。

先把青叶堆在杀青机的进叶托盘上,随着滚筒的运转,用手均匀地把青叶推进滚筒内,一般每分钟的进叶量为3~5 kg。同时在滚筒的出叶一侧放置簸箕等容器盛接鲜叶。使用杀青机杀青,不同级别的毛峰茶杀青时间有所区别,可以通过调整滚筒的转速来控制杀青时间。一般特级、一级毛峰茶杀青时,滚筒转速为24 r/min,杀青时间在5~7 min;二、三级毛峰茶杀青时,滚筒转速为28 r/min,杀青时间在4~6 min。经过杀青以后,青叶含水量在60%~64%,叶色暗绿,叶面失去光泽,叶质柔软、萎卷、折梗弯曲不断。

5.2.3 理条。理条使用理条机进行,理条机主要由机架、振床、电动机等部件组成,振床底部设有供热装置。启动机器,然后在加热装置内生火,当振床温度达到130~150℃时,即可投叶理条。把经过杀青的茶叶均匀地撒入理条机振床中,在高温的作用下,随着茶叶在槽内的上下翻动,茶叶被快速挤压成条。黄山毛峰茶的理条时间一般为3~5 min。理条的主要作用是将茶叶定型,使其看上去更美观,理条适度的茶叶,松紧自然,形状似雀舌,非常漂亮。

5.2.4 烘焙。烘焙前,最好对理条叶再进行一次挑拣,拣出杀青和理条过程中产生的残破叶。

黄山毛峰茶的机械烘焙主要采用“初烘→二烘→三烘→提香”的工艺进行。茶叶烘干机一般由锅炉高压蒸汽供热,设有4层烘笼,每一层温度可以单独调节,从上到下分别盛放初烘、二烘、三烘和提香的茶叶。

烘焙前,先设定好各层烘笼的温度,一般初烘的温度为130℃;二烘、三烘和提香的温度依次降低10~20℃。待温度达到设定要求后,把理条后的茶叶按1.5 cm厚平摊在烘干机的初烘层,也就是最上层开始烘焙。

烘焙过程中,可以由烘干机一侧的方孔取出一些茶叶来检查烘焙的效果。一般茶叶经过头烘后,含水量在40%时进入二烘,二烘后含水量在25%时进入三烘,三烘后含水量在10%左右时进入提香。上一烘结束后,只需要转动烘笼一侧的把手,茶叶就自动落入到下一层烘笼,进入下一级烘焙。

经过几道烘焙后,茶叶干燥均匀,含水量为5%~6%;色泽绿润,不枯黄;成型后的茶条紧结、匀整,有锋苗;不松泡,不变曲。烘焙后茶叶即可直接打包装箱销售了。

猜你喜欢

青叶鲜叶滚筒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茶园机械(4) 茶叶鲜叶采摘与分级设备
名优茶鲜叶采摘技术
滚筒洗衣机
仓山
仓山
仓山
滚筒游戏(大班)
小包角滚筒的设计改进
单张纸胶印机印刷压力的确定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