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现代戏中舞台美术的观察与思考
2019-12-09高桂峪
高桂峪
对于戏曲现代戏而言,无论在艺术创作上还是在学理研究上都是当代戏曲创作者和研究者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学术以及创作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对于戏曲现代戏的创作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不足。戏曲现代戏虽然在创作实践上很丰富,但因为创作理论层面的研究有所欠缺,在戏剧观念、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表导演创作、舞台美术创作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戏曲现代戏的舞台美术要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既要区分于传统戏曲高度虚拟性的一桌二椅,又要有别于话剧的写实性表达;既吸取传统戏曲舞台美术的高度假定性,又兼具现代性特征,成为一种中和与杂糅。在美学追求和表现手法上,要兼顾戏曲艺术特征与时代特质。最重要是“度”的把握。过度或者欠缺都会造成失衡。
舞台美术创作是戏曲现代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舞台视听语言,“视”不但包括演员的表演,而且包括舞台美术的展现。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聚焦时代主题,观照现实题材,将目光投向英雄模范、精准扶贫等领域,剧目大多是戏曲现代戏。笔者有幸观看了艺术节中的部分剧目,想就其中的舞台美术部分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希望对当下的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创作有所裨益。
一、写实性舞台美术在戏曲现代戏中的运用思考
观看艺术节的部分剧目后,最大的感触是:进入剧场后戏没有开演之前,如果单看舞台部分,以为将要上演一部话剧。戏开演之后的场景,给人第一感觉是话剧的布景。现代写实性的话剧手法在戏曲现代戏的舞台美术中几近泛滥,大大丢失了传统戏曲的写意性美感。故而笔者以为,戏曲现代戏当中舞台美术的美学追求要向传统戏曲学习,不应该全盘话剧化、西化。
现代戏《悠悠南山风》中,为了营造一个家的两个场景——客厅和书房——就换了两套家具,显然创作者是想借此来强调在书房教化儿子的剧情意图。但是环境的塑造真的对剧情的发展和情感的宣泄有“质”的推动吗?其实环境的交代完全可以由戏曲演员的表演表达出来,或者可以用戏曲“自报家门”的方式交代地点,而不必刻意地用舞台美术去体现。写意化的舞美结合演员的表现才会更具有意境和表演张力,更符合戏曲的审美。例如《打渔杀家》中江边划船的场景用一条船桨足以表达,演员摇摆的动作幅度再配合“父女们打渔在河下”的唱词,就可以表现水面环境和动作意图。戏曲现代戏中的舞台美术要做的是辅助和加强演员程式化表演所展现出来的这些精彩的动作语汇,而非掩盖和削弱。
张大新教授在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开题论证会上,探讨了戏曲现代戏的现代性问题。他认为现代题材的戏曲不一定具有现代意识。相反,有些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剧本,很多方面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意识。但目前很多现代戏看似是关注现实的,但其意识却可能是落后的,观念是倒退的。戏曲现代戏中的舞台美术创作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大量运用现代话剧写实性手法,其后果可能导致戏曲舞台美术创作陷入全盘西化的误区。这是创作意识上的一个倒退。
传统戏曲中的舞台美术追求一种和观众达成默契的假定性。确切地说,“舞台美术”这个词是舶来品,是西方的词汇。1919年话剧进入中国后,才有了“舞台美术”这个称谓。戏曲中的舞台美术应称为“砌末”,砌末是戏曲舞台上大小用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砌末一般不独立表现景,它在舞台上首要的任务是帮助演员完成程式化表演动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砌末绝不是生活用具的照搬,大部分砌末虽比较写实,但在写实中包含假定性,如一桌二椅。就是这种高度虚拟性和假定性,在美学上具有接近艺术本质的现代性意识,能产生“这就是生活真实”的审美效果。结合戏曲演员的程式化表演,变化万千,灵活高级。这就完全异于西方戏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味力求逼真的写实性舞台美术。
然而在诸多戏曲现代戏中,许多写实性的道具常常摆放铺满舞台,但真正直接和演员发生关系的、有用的道具并不多。这就是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西化的写实性的舞台美术是否真的有益于作品本身?
此外,部分剧目对写实性布景的处理也缺乏统一性,风格比例不一致,种种问题反映出创作者美学追求的混乱和舞美语汇的模糊不清。例如,现代戏《悠悠南山风》的舞台设计,整体大面积的灰色基调暗示着山村的贫穷,背景的水墨群山交代了山村环境,布局简练。但是在局部写实性布景设计上却让人匪夷所思:为何一个山区家庭,会赫然出现巨大的写实性古代窗户?这种写实比例关系的失调,视觉感官上让人极不舒服,显得整个布景的统一性不够完整。如果说这种对窗户比例的放大是强化书香门第的交代,那么这样的舞台美术设计表达难免显得有些牵强。现代戏《情暖山乡》的舞台设计也有诸如此类的问题,局部写实性布景比例上任意的夸张、放大变形和挪用,使得整个舞台布景的风格比例显得怪诞不协调。
但是也有舞美设计相对比较成功的案例,如现代戏《燕子归时》的舞台美术简洁整一,富有诗意。在每一场景中,寥寥数笔的写实性局部布景就能代表家、庭院、茶园和村口。布景既诗意又统一,可以说很好地完成了舞台美术的设计工作。
二、舞台美术对戏曲现代戏主题阐释的作用思考
新时代我们国家对戏曲高度重视,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也代表了一种文化的选择与发展方向。现如今,大部分的戏曲现代戏都是命题作文,主题先行。在这样的情况下,舞台美术的创作可以尝试另外一种思路:即运用现代戏剧的创作手法直接阐释主题。舞台美术同样也可以主题先行:所设计的大的空间概念对剧本主题有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的阐释,而不在乎每一幕的具体场景,重视人物的内心和情感,追求剧本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如若能达到这一点,导演手法和舞台美术之间必定能够相得益彰。如张曼君导演的评剧《母亲》就是一个成功的创作,舞台美术设计巧妙地阐释了剧本的精神和主题。布景被设计为一块巨大的巍峨山石,几乎占据了整个舞台。舞台美术设计认为,巨大的巍峨山石象征着母亲的精神,如同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不倒,她为党为国家所做出的牺牲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让我们时刻谨记历史。这是一个将舞台美术与剧本精神主题表达高度融合的成功案例,效果无疑震撼人心。该剧没有以一种描绘性的方式营造舞台空间以提供生活环境或者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营造氛围,而是以独特的视觉语言来阐释主题,非常有思想。与此同时,这种舞台空间视觉语言的创造也会对演员的表演产生某种触动和关联,当他们之间构成了某种互动关系时,会对演员的表演产生巨大影响。剧中,当母亲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儿子时,代表母亲精神的那块巨大山石会慢慢倾斜。当随着母亲意志变得坚强,它会再一次慢慢地旋转复正。舞美设计和演员的表演在某一时刻的互动产生了令人震撼的戏剧冲击力,不但营造了舞台的精神空间,而且使得演员的表演充满能量,推动整个剧情向前发展。
同样是张曼君导演的秦腔《狗儿爷涅槃》,讲述的是一个背负中国封建经济及传统文化沉重包袱的普通农民狗儿爷的命运。整出戏多场次而不分幕,多次时空转换,不断插入狗儿爷的回忆倒叙,直击内心世界的独白。舞台场景的频繁转换对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该剧的舞台设计并没有塑造每一场景具体的写实环境,而是找到了一种整体主题形象和视觉阐释,在舞台的天幕区设计了一座巨大的门楼剪影,贯穿整个戏的演出。这个门楼象征着狗儿爷一生的追求,是他奋斗的目标和精神寄托。舞台布景的营造不是塑造环境和年代,而是表达狗儿爷内心的情感和人性的诉求,简洁而不简单。观众几乎在舞台上看不到具体写实的道具和布景,即使有大道具(条凳)也是演员的随身物件,被演员随场带上带下。导演和舞台美术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舞台上基本是空的。导演充分利用舞台的虚拟性和假定性,把舞台的能量场充分留给演员,而不被一些无关紧要的布景和道具在视觉上切割分散,影响到演出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阐释,这是非常成功和难得的。
不容置疑,当下戏曲现代戏创作是丰硕繁多的。但总体而言精品较少。笔者以为有必要从《母亲》和《狗儿爷涅槃》这两部成功的戏曲现代戏中寻找其中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总结其传统戏曲手法在现代戏中成功结合的经验,从剧目成功的背后发现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导演与舞台美术之间的关系。
三、新科技舞台美术(LED屏)在戏曲现代戏中的利弊思考
如今,现代科技手段大量充斥着戏曲现代戏的舞台,LED屏等多媒体在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中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LED屏开始大量应用在文艺晚会中,不可否认,它在舞台环境营造和气氛的渲染上有很大优势,对当代文艺晚会的演出和创作起到了革新作用。但这种方法逐渐被扩展到了戏曲舞台之上,且有应用泛滥之嫌。
黄冈艺术学校创作的现代戏《槐花谣》主要的布景就是后区的LED屏。《槐花谣》无论在剧本创作、导演处理手法上,还是在音乐和唱腔设计上,都可圈可点,唯独LED屏的表现形式值得商榷。演出中一般都把LED屏纳入到舞台美术灯光控制之中,但LED屏与舞台灯光之间在技术层面很难做到协调。《槐花谣》演出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此。所有演员的脸看起来都是“黑”的,并不是因为舞台灯光没有打亮人物,而是天幕区LED屏的缘由——所有人物处于LED屏大逆光的背景之下。因为人的眼睛有视错觉,如果看到后区亮,前区的事物就会感觉暗,即使前区光线也很足。另外,LED屏采用的发光二极管与舞台灯光在色彩和光比上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在光的亮度上,LED屏的亮度即使调到了最低点,舞台灯光中最亮的电脑灯也比不上LED屏的亮度。所以《槐花谣》演出中演员看起来整体不鲜亮,面部显得灰暗。
LED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切换背景形象,应用时可以将屏幕分成多个画面分屏同时播放,在播放过程中可以独立播放,还可以按照表演的要求进行分区播放。但是在戏曲舞台上使用LED屏需要克服诸多技术难关,而且LED屏的运用在美学追求上是否有损戏曲意境的表达,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四、结 语
戏曲现代戏中的舞台美术设计是新时代艺术创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每个新课题都会有一段艰难的道路需要探索。我们应该思考有关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对当下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创作的引导作用,体会继承传统是创作戏曲现代戏积淀的根基。对于戏曲现代戏中的舞台美术,我们一直非常强调其创新的意义。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创新都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的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创新的同时有必要对传统戏曲尊重和继承,尤其是在舞台美术方面,要学习传统戏曲的长处,适当地回归传统舞台表现形式,不要一味地求新求变、追求“先锋”,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