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植沃土 推陈出新用电影讲好新疆故事

2019-12-09

新疆艺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牧民新疆民族

□ 张 红

2018年,9月11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表现改革开放40年哈萨克族牧民生活巨大变迁的影片《远去的牧歌》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首映式,受到领导、专家、观众和媒体记者的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这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作品!

影片将思想主题与游牧文化构建在草原牧民四季转场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又将叙事主体置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把剧中人物思想、命运、情感变化与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连接在一起,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了党和政府为改善边疆牧区民生所作出的巨大努力。首映式结束后,一位上了年纪的哈萨克族观众激动地说:“感谢国家为我们哈萨克民族所作出的一切!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能比我们中国共产党做得更好!”

这部影片在艺术创新上也是可圈可点的。影片的叙事结构和整体风格,表述语境和电影美学都有了相对以往天影厂影片的新突破、新超越,这也是众多专家学者和观众的普遍共识。因为创新,以质朴、自然、流畅而非生硬的手法反映牧民生活变迁,牧区社会发展,透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观众耳目一新。因为出新,所以叫观众刮目相看,就连苛刻的影评和媒体也连连称好。推陈出新和打造精品是彰显新疆多民族电影文化的最佳途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拍好这部献礼影片,天影厂派出精兵强将,历时两年精心组织,在四季中辗转数千公里全实景跟踪拍摄人畜大迁徙、大转场,在后期制作阶段,花费近一年时间在剪辑、特技、声效等每个创作环节上一丝不苟,精心打磨,所体现出来的工匠精神令人钦佩。天影人是在用心、用情、用功抒写改革开放40年来牧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和美好的生活。

民族题材电影在国内观众中有着情感、地域上的优势,在国际文化交往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重要作用。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我们电影大国的地位相适应。从电影《远去的牧歌》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点启示,要把民族题材电影拍好,一定要不畏困难、深入生活,凸显新疆地域人文特色的优势;一定要在电影的内容、题材、类型上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大胆创新,以质取胜。新疆多民族题材电影大有可为,我们要在国内讲好新疆故事,在国际讲好中国故事。

电影作为一门现代大众艺术,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电影在新疆,更应该是战场,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我们要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要紧扣时代的脉搏,用电影召唤并重构人们的审美,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既要感人至深,又要能够准确地反映中华一体多元文化的深刻内涵,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新疆电影生产创作在整体向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一是新疆影视产业相对发达地区尚处于较低层次水平上,具有影响力的电影精品力作还很不足;二是资金、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这种局面与新疆需要更多的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反映民族团结、社会繁荣发展、大美新疆的电影文化项目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客观上也形成了全国电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具体表现。我们要加大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政策扶持;要更广泛、有效地征集讲述“新疆故事”的叙事资源,培养讲述“新疆故事”的文艺创作人才。同时以天山电影制片厂作为区域电影龙头,实施精品计划,保证重点项目成为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以此带动新疆电影的向前发展。

在全国电影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观众的观影心理和观影需求都发生着变化,我们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党的十九大报告、近期召开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都对我们肩负起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之际,相信新疆电影人将更加坚定地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坚定地“树三讲”“去三俗”,强化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努力打造“三性统一”,两个效益俱佳的优秀影片,开启新疆电影的新征程,为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向前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猜你喜欢

牧民新疆民族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商人买马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