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诊断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价值对比
2019-12-09阎春森
阎春森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医院,山东 25013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中老年人多发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为缺血性脑血管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栓形成和颈动脉斑块破裂为缺血性脑血管发病机制[1]。针对这类疾病,临床提出及时有效诊断、治疗,才能有效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研究对象为从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到我院接受检查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男30例,女20 例,年龄为(46-75)岁,平均年龄为 62.0±2.5 岁。
1.2 检查方法
1.2.1 MR检查
采用1.5TMR扫描仪,定位图选择病变相关侧颈动脉斜矢状位图像,以颈动脉分叉为中心分别上下扫描 2cm, 设定焦距 14cm、TE3.6ms、TR21ms,矩阵参数为384×256,分别实施T1W、T2W、T1W增强、TOF及质子密度加权成像扫描,选择磁显葡胺为对比剂,并用高压注射器,以0.7ml/L注射速度,注射剂量用0.2mL/kg,而实施增强扫描时,采用黑血技术对斑块内成分进行评估。
1.2.2 CT检查
采用64排多排螺旋CT实施颈部血管检查。首先进行常规颈部横断面,从主动脉弓水平扫描到颅底水平,复制平扫序列。利用专业血管成像软件分析观察,阀值设置100Hu,结合高压注射器,对比剂为碘帕醇,按照5mL/s速率注射50mL,同时注射生理盐水50mL,阈值达到一定浓度后,实施增强扫描,获取颈动脉CT图像。将图像上传到工作站,并根据重建技术,实施血管重建,分析结果。
1.3 图像评判标准
MR图像治疗分析,根据斑块以及血管显示图像标准,划分为四个等级:1级:图像的SNR偏低,不能明确查看到管壁内部结构;2级:可见动脉关闭,但不能清晰显示血管外壁,且显示血管外壁模糊;3级:显示管壁结构清晰,血管外壁边缘处则不清晰;4级:可见清晰的管壁结构,包括管壁外壁、内部结构。仅分析2-4级图像,分析内容为纤维帽状态、斑块内有无出血、钙化,并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所有成像资料、影像表现交由两名专业的影像医师进行判断分析,若两者意见不一致,需让影像科主任进行评判,得出最终统一结论。
1.4 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资料均统一经SPSS2.0软件处理。研究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均数方差表示,配对以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用率表示,配对用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分析图像质量
检查50例患者图像:共显示80支颅外段颈动脉,并对80支血管的图像质量进行分析评价。若检查图像超过2级,可满足图像分析标准。
2.2 比较CT与MR检测动脉狭窄结果
CT诊断50例患者,血管狭窄1级30例、2级12例、3级5例、4级3例,平均狭窄率为 (31.62±3.60)%;MR诊断50例患者,血管狭窄1级31例、2级10例、3级4例、4级5例,平均狭窄率为(32.70±3.95)%,两种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类型的斑块CT与MR检测结果比较
CT发现80支血管共出现100处钙化,MRI发现80支血管共出现95处钙化。其中CT与MR检查80处钙化一致。MR未能检查CT检查显示的20处处于扫描边缘钙化或较小点状钙化,MR疑似的15处“钙化”,CT未检查确诊。MRI检查,其中8支血管可检出不稳定纤维帽,4支血管斑块纤维帽破溃,形成龛影,4支血管斑块纤维帽薄或不均质。MRI不仅可用于显示纤维帽形态,还可明确判断破溃纤维帽周围疏松间质的成分,具体表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信号显示更明显。CT检查结果:6支血管纤维帽破溃,且形成龛影,但无不均质或较薄纤维帽显示。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CT和MR检查显示钙化的数目基本一致,但仍MR未检出CT所检出钙化数目,而CT也未证实MR疑似的钙化[2]。分析原因为: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原理不同,因此CT钙化显示优于MRI;CT原始图像层厚为0.625mm,而MR黑血序列图像层厚2mm,因此CT可以检出较小点状钙化,但MRI不能检出较小钙化,而且用于扫描检查边缘钙化,MR检出图像效果差,不能完全显出。关于不稳定纤维帽检出结果,CT和MR检出结果基本相当,但 MRI可更加准确显示纤维帽的炎性变化[3,4]。 但CT对斑块内出血、纤维成分以及脂质坏死核显示能力一般,因此不能用于根据CT检查结果评估纤维帽厚度、组织成分,而且仅能用于检测显示较大溃疡。MRI的空间及组织分辨力较高,不仅可用于检出龛影,还可准确判断分析纤维帽成分、厚度以及形态。
综上所述,CT与MR用于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均可用于诊断病变血管狭窄,但MR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特征准确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