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价值趋向
2019-12-09常改香
常改香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现形式,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鲜明的价值趋向。
一、绿色
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颜色,代表清新、希望、安全、平静、舒适、生命、和平等。“十二五”规划我国开始探讨“绿色”话题,国内很快出现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流通、绿色施工、绿色金融、绿色采购、绿色政府、绿色生活等概念,顿时“绿色”成为人们的流行话语和关注焦点。“我国从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1]准确把握人们风靡一时的“绿色”表达,要求人们思想上树立绿色价值趋向。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绿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存在谁是本的争论。早期人类认为以自然为本,出现山神崇拜、雷电崇拜、太阳崇拜等;十五世纪以来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的提高,提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是根本。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都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正确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坚持人与自然都是“本”,认为人和自然两个“本”缺一不可,不可分割,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绿色中国。一方面,要建立人与自然间伙伴式绿色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伙伴、朋友还是主人、仆人是确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基本课题。有史以来,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不是仆人就是主人,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超越这个层面,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既反对“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又反对“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确立为一种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另一方面,要树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绿色追求。恩格斯曾指出:“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2]人与自然间的一体性决定人与自然之间要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而不是简单的征服、改造、索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逐渐改变人类思维视点,主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共生、共赢、共荣,主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一种生命共同体,自觉摒弃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主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自觉树立共生共荣的绿色思维。
第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绿色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人与社会之间究竟谁是终极存在?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绿色的,良性互动的。首先,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个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更是由个人及其活动组成。没有个人存在的社会和没有社会存在的个人都是不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都是社会的追求,个体的积极进取推动社会发展,而社会的发展也将惠及每一个体。其次,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良性互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良性状态、中性状态和恶性状态。良性状态是指个人和社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要把二者的矛盾和冲突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最低限度之内。中性状态指个人和社会之间有矛盾,有许多较为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还没有发展到紧张、危害和破坏社会、运行的程度。恶性状态指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极为不协调,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社会脱离群众,群众厌恶社会。当今中国社会大概处在良性或者是中性状态,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矛盾层出不穷,利益团伙扭曲改革方向、贪污腐败比比皆是,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这与改革开放的初心格格不入,为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极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改革开放决策能力,敢于搏击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敢于触及既得利益者,敢于“打虎”“拍蝇”“猎狐”,敢于真正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克难工作,努力为建立一个良性互动的社会而奋斗。最后,坚信个人与社会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性。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绿色理念要转化为实际效果,必须付诸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求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应该积极进取、奋斗不止;社会作为个人的整体,必须注重整体调整,注重将个人的利益落到实处。首先,积极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努力为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提供全面的物质基础;其次,积极通过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途径,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入民主与法制轨道;再次,要注重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理扬弃西方各种文化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底,不断建立以公平正义为准则的可操作原则和机制;最后,要积极指导个人树立高尚的自我实现目标,既摒弃自我中心主义,又反对愚昧“无我”的献祭精神。只要这样,个人与社会的绿色关系才能确立。
第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绿色的。人是群居动物,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的交往。本来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友好的、善意的、互助的,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出现及其人私欲的膨胀,人与人之间的妒忌、羡慕、冷漠、无情、爱恨、假意、伪善、陷害、谋杀等异化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它要从哲学层面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绿色发展。人与人的关系是指以血缘、地缘、业缘为纽带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普遍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正是有了人与人之间不同性质、不同形式、不同水平的交往才建立并发展起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人首先在血缘基础上形成的母子关系、父子关系、亲戚关系等,随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增强,交往的范围的扩大,交往关系的复杂化,形成各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等方面的关系。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认为这都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交往应该是真诚、简洁、友好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由原来“狭窄的范围内”“孤立的地点上”的交往转化为以“物”为主的契约关系,再演变为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虽然人与人之间充满竞争,但是社会要不断规范人与人之间竞争机制,促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积极推动人与人之间平等原则、守信原则、宽容原则、理解原则、互惠原则的建立,努力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推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诚实守信、忠诚坦率、相互谅解、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关系的建立。
第四,人自身发展是绿色的。人自身的绿色发展即人自身的健康发展,包括个人意义上的和谐和社会意义上的和谐。个人意义上的和谐即吃饱穿暖,社会意义上的和谐即人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生命意义的感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衣食住行得到解决,但是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人出现力不从心、无法应对的局面,进而导致人自身出现压力过大、精神分裂、心灵创伤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积极关注个体,既要求个体要积极上进,又关心个体的承受力,既要求个体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奋进的身影、又要使个人有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适当的困难和压力有利于个人进步,但是不能被困难压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困难、积极面对困难、合理解决困难,决不能因为解决不了困难而悲观、失望,分裂自我。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注重实现人的思想和谐、心理和谐和发展和谐。思想和谐即要求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心理和谐即要求个人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昂扬乐观,积极向上,富于进取;发展和谐即要求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能按照自己的目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追求奢华消费,而忘记自己是谁,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积极指导个人“求真”“求善”“求美”。“求真”即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夸张、不虚假,摆正位置,正确认识自己,敢于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求善”即指个人行为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觉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理念,多做善事、多表善意,注重用爱温暖他人,用爱赢得尊重;美是真和善的统一,“求美”即要达到身心怡然自得、心境平和愉悦,既有外在的形象美,又有内在的心灵美,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美丽。“求真”“求善”“求美”虽然是高一级生活要求,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将逐步变为现实。
二、开放
开放即张开、释放,消除壁垒,解除限制。1978年以来,新中国正式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经过4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举措,是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民族活力的再次迸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坚持开放的价值趋向,主张用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方式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要用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文明。世界历史发展表明,凡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均为坚持开放理念,实现对外开放的举措。当今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且近代以来的文明大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创立的,面对此种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求国民必须保持开放的心理正确看待世界文明,不排斥、不拒绝,更不妄自菲薄,不屑一顾,要敢于认可文明,敢于接受先进,以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借鉴世界文明。面对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人积极接受,积极学习,积极引入国内,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世界先进文化,虽然表面上承认、学习,但内心是排斥的,总觉得中国文化深厚、优越。中国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具有跨越国际的优越,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虽然它具有世界意义和永恒价值,但是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恰好就是推动其转化和创新的因子,我们只有充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才有能力复兴中华文化,才有能力传播中国文化。当今中国要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必须以一种开放的胸怀、拥抱的姿态,全面吸收世界文明,并注重在吸收、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动真格、求作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复兴中华文化内涵、射放中华文化光彩。
第二,要用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一个开放的国家,秦朝已经开始和其他国家展开经济交往,汉武帝时期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唐代对外贸易很发达,广州等地已经有了专门掌管外贸的机构,可是到清朝,清政府害怕内乱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的发展设置了瓶颈,进而造成近代中国落后,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战多年,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但是由于缺乏与世界的融合与交流,片面学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走向极端,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等一系列错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再次开启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腾飞,初步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人的智慧与卓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继续强化中国人的开放理念,要使国人充分认识世界,充分感悟世界发展之快,自觉形成一种“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闲不住”的使命感,主动张开双手拥抱世界。首先,要用开放的胸怀汇集发展之智,“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政策的沟通、发展的联通、理念的融通、思想的互通极为重要,中国要继续放眼世界,增加眼见,充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启迪心灵,开化心智,不断增强民族的创造力;其次,要以开放的胸怀凝聚发展之力,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中国经济能为世界经济提供活力,世界经济也为中国经济提供借鉴,中国要善于吸收世界力量和资源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提倡全面开放,既面向各民族,又面向全中国,还有面向全世界,积极寻找发展之力,既要帮助人们合理认识“一带一路”的举措,又要帮助人们理解“和谐世界”的理念,更要告诉人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奥秘。开放是发展经济的方式,开放才能使人有所作为、体现价值。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善于用开放的胸怀塑造发展之魂。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是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当代中国已经明确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中国人的创新力不足,有待于全方面培养和锻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帮助人们打开心灵之窗、思维之本,真正理解开放的内涵,自觉树立宽阔思维、深度思维、合作思维、创新思维等,积极推动全面创新,全民创业。
第三,要用开放的方式谋取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既需要中华民族的努力,也需要世界人民的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合理利用二者的合力,不断推动梦想的实现。首先,要求在开放过程中把握好发展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积极指导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向纵深发展。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发展水平仍不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落后,而且贫富差距过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依靠发展,离开发展,改革没用,开放无用,实现民族复兴更无望。其次,要学会正确利用有利和不利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国际总体是和平的,中国必须充分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不挑事、不生非,抓好主流,握住发展的核心,加快发展步伐。当然国际环境也有不利因素,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大国敌视、唱衰中国、人权干涉、意识形态纠缠等问题比比皆是,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如何逆流而上,如何合理处置都需要煞费苦心。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帮助国人树立和谐世界理念、互利共赢理念和科学发展理念。2005年,中国已经呼吁构建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和平宣言和吁求,是中国政府对于当今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战略抉择,体现出中国政府开阔的视野和建设世界的美好愿望。当代中国的领导人习近平更是要求:“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3]积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互利共赢是国际合作的基础,世界是一个共同体。中国是一个负责的大国,但是我们的开放是相互的,合作是关键,中国的开放不是一味让位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要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建设的美好局面。科学发展是相对盲目发展而言,中国的开放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当今中国有实质、有规划、有能力地规划着开放,目的就是要在开放互动、互通有无中更好地推动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
三、包容
包容,也就是宽容、容纳。《汉书·五行志下》最早讲到:“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可见包容是对“居圣位者”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彰显包容的价值,要求要用海纳百川的精神、有容乃大的胸怀面对一切人类文化,包括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以及国内外的批判文化。
第一,包容是全球化浪潮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4]404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要求当代中国哲学必须具有包容性。只有包容性,才能适应时代,走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求具有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和天下一家的包容思想。全球化时代要求的人类素质是“天下一家”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兼容并蓄的理念,“为人类服务”的追求,争取世界和谐的理想等,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精神不谋而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以谦虚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不因为少数民族文化怪异而无视,不因为资本主义文化和我们价值观念不一而抛弃,不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文化没有我们发达而傲慢,不因为国外批判文化的尖锐而害怕,而是主动摆正心态、正视自己,积极了解、学习其他文化,善于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第二,包容要坚持文化的多元开放。当今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学派林立、各抒己见的社会。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把文明作为文化的实体、放大了的文化,认为在当代存在着西方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这些文化体系虽然各自又包含众多的具体的民族文化,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特征,有着自身特定的优势和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坚持包容的价值趋向,主动看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自觉做到“和而不同”,主动在各种文化上的对话、交流中,吸收新鲜思想、激发新的创造力。中国文化历来不排斥外来文化、不否定外来文化,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宽容的心里对待外来文化,并给外来文化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外来文化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因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自觉吸纳外来文化,主动汲取异质文化营养,从而使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并成为世界26种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坚持包容的价值趋向,以平和而谦虚的态度对待世界各种文化,不轻易评价、不任意指责、不随意独挡,而是以平等相处、互通有无、扬长避短、共同出彩的原则,积极地把外国的优秀文化拿来,坚持“拿来”和“送去”相结合,“引进”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三,包容是中国走向未来的法宝。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讲,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沉睡了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契丹、女真南下,蒙古、满清入主中原,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以来英法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改造、同化中国文化,但都以失败告终,相反中华文化却从中获得了新鲜血液和生命活力,“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5]包容是中国文化从不中断地走向今天的秘诀,也是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走向未来的法宝。当代中国正是依靠包容价值趋向走向世界。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基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全新的合作理念,努力要将“丝路精神”与全球化发展有机结合,积极传播“互利共赢,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发展,积极推动包容性世界形成。
第四,倡导包容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包容性增长”最初被认为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思路,后来被学者们将其发展为一种价值,要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要在交往中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差异、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发展。在包容性价值的基础上,人们提出包容性发展,即不同国家、民族与公民共同发展、平等参与、成果共享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积极推动包容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包容性文化简单讲就是一种提倡在国际间及国家民族内部承认个体文化差异且尊重差异、彼此吸纳优点长处、各类文化有差别地平等且平衡发展的兼容并蓄型文化。包容性一旦成为一种文化,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系统性,有利于推广、传承、发展。它有两个层面:一是国际间的平等共处与发展,二是本国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之间的文化平等共处。要求我们首先要承认个体文化差异、尊重个体文化差异,这是包容文化形成的基础,如果离开认同与尊重文化差异,包容性文化就失去平台;其次要求彼此吸纳优点,取长补短,这是包容性文化建成的道路。包容有利于各类文化有差别地平等、平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中华民族当代哲学形式,它坚守包容性发展,具有开放性和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去由于发展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发展不平衡,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指导思想。
四、创新
创新就是创造新事物,可以是一种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可以是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它是当代世界的高频词汇,在当代世界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事业,既没有预设好的蓝图,又没有实践过的模板,全靠中国人民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作为其哲学指导思想,自然要以创新为导向。
第一,要正确认识创新的实质。创新不是事物发展中量的增减和变化,而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正确把握创新的实质,积极推动世界向真、向善、向美发展。首先,它要求创造出新事物。新事物可以是理论、也可以是实践,可以是方法,也可以是过程,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服务,但必须具有新事物的特质,具有优越于旧事物的特点,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要求;其次,它要求必须满足人类新的需要。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类各方面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有新的需要,正是因为人类有这种新需求冲动,才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东西,人类的需要会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增加,但是这个需要一定是积极向上的,不能危害社会和人类发展,因此创新必须考虑需要的合理性,否则创新没有意义;再次,要认识到创新是无止境的过程。创新是一个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创新意味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永远没有终点、尽头,永远在路上,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竭的努力。最后,创新必须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创新的目的是满足人类新的需要,人类只有生活在高一级社会,才不断产生新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将推动人类文明的提高。人类发展过程也就是一个创新——需要——创新的过程。过去中国可以搭世界的顺车发展,而未来中国要引领世界,必须注重创新,依靠创新,才能赢得人心,赢得世界,赢得发展。
第二,要善于把握创新的要领。习近平曾讲到:“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6]133“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6]152当今中国要成功应对国际挑战并引领时代潮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推动创新,抢占世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但是创新不是一个简单事物,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创新而实现,但是中国目前仍处在创新不足的阶段,需要不断引导、不断激发。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将高扬人的主体性,全面提升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当代中国创新不足根本原因是人的主体性发挥不够,人的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创新是系统研究的产儿,面对问题中国人有创新的精神,但是缺乏细致钻研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不断提高人的创新意识,引导中国人养成遇到问题,敢于问个为什么,遇到难题,敢于开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研,而且要相信依靠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问题一定能够解决,主动承担起推动世界创新的责任;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注重全面提高国人素质。高素质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系统的、全面的某方面专业知识,很难在这个领域中实现创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的教育,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指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社会要积极展开培训学习,不断丰富人们的知识、开拓人们视野、创新人们的思路,积极改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环境,努力推动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深受常规思维约束,特别要注重培养中国人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与引导人们要敢于运用相似性联想、发散性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动态思维等,主动提升创新能力。最后,要激发国人的创新信念和意志。创新是一个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动手解决问题、敢于下狠功夫攻难关的过程。遇到困难,要主动使用坚定的意志,顽强的奋斗精神克服,难关攻破了,创新就实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动手能力较高的民族,曾经创造了世界最先进、最发达的文明,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创新信念和意志不足,遇到难题,往往首先想到求救于他国,而缺乏钻研、攻关的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告诉中国人有能力创新,有能力攻关,只有努力努力,就可以实现创新。
第三,要自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是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首要目的是推动中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然后实现民族复兴、引领世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帮助中国形成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首先,要善于总结中国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在中国,我们如何理解创新、如何评价创新、如何实现创新,都需要进行细致研究,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正确理解创新、正确认识创新、正确进行创新。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崇尚创新、营造氛围为主线,在工作机制上求创新,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努力营造崇尚创新、人人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建立健全创新责任机制,不断优化机关资源配置,积极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目标责任制,以目标趋向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调动大家的创新激情,使每个人都有创新意识,每个人都能担负创新责任,每个岗位都成为创新阵地。让那些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人受尊重,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位置。全面激发创新热情、挖掘创新潜力、规范创新行为、唱响创新立业的主旋律。最后,要形成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创新是一项复杂的事业,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经常要面对失败的考验。为了全面提高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必须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要认识到创新可以是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也可以是原始创新、跟随创新、集成创新,还可以是形成新观点、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等,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创新,社会都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而且要给创新宽松的社会环境、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时间,如果创新失败,也应当给予适当的肯定,并积极鼓励再次努力、再次创新,只有这样才会激发更多的人爱好创新,展开创新。
五、共享
“共享”即“分享”,既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这种理想状态的实现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放式源码、维基百科、BT下载等的发展,共享成为人们的日常话题。共享是一种客观存在,共享是一种生活方式,共享是一种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坚信人类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美好生活共享是人类的终极目的。
第一,共享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代以来人与人之间交往更密切、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呈现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文化环境和交通环境。当代社会的自然环境一定是人类共有的,如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有淡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污染、毒化学品污染和危险废物越界转移等。这些问题单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努力无济于事。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往来越来越多,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流动加大,社会环境也出现一体化,所以要真正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必须全人类一起努力、一起发展、一起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信息的互动、资源的共享,极大地方便了人类,但是如何维护网络的安全、环保、高效,需要人类形成一种共生、共享的理念。共享是一种胸怀,共享是一种行为。当今的地球成为地球村,人类成为地球人,共享是解决环境的方法,共享也是解决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制造等都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攻克,要求人类要认识到过去那种你死我活、两级分离的态势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今的人类处在一种共生、共荣的状态,“共享”才是人类社会的本质要求。
第二,要科学理解与把握共享的本质。共享即共同分享,既包括国家内部的共享,又包括国家间的共享,还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间的共享。把握共享的本质必须准确理解“四是”和“四不是”。“四是”即共享是共济、共生、共赢、共荣,“四不是”即共享不是空享、独享、坐享、掠享。共济即共同挽救、共同度过、共同成事。当代世界人与人之间联系密切,息息相关,只有保持一颗共济的心,才能做到共享;共生本来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形容两种生物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呈现出共生状态,而且未来的世界更是一个共生的社会,只有抱着共生的虔诚态度,才能做到共享;共赢即共同合作,共同盈利,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面对国际问题的挑战而提出的一种理念,共生寓意着共赢,如果不能本着共生的态度,难以实现共赢;共荣即共同发展,共同出彩,共同享受。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发展问题,都需要人类拥有共济、共生、共赢的心,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会出现共荣的结果。当然共享也不是空享、独享、坐享、掠享。共享要有资源、有成果、有内涵,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概念,所以要实现共享,各国、各民族、各个个人都要善于创造价值、创造成果,然后拿着自己的成果共同分享;共享即共同分享,当然不是独自享受,就像中国古人讲“独乐,与人乐,孰乐?”共享要求“与人乐”,以一颗奉献的心向别人提供方便、提供快乐,进而获得对方的认可、赞扬与鼓励。共享不是“坐享”,其要求和他人共同分享,但是必须每个人都是与人分享者,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才是正常的状态,如果人们都追求各自安逸、各自享受,只等别人拱手相送,这是违背共享的本来意义和要求。共享要求平等的、和平的、快乐地分享,绝对不是坐享其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正确倡导共享理念,积极解释共享的涵义、分析共享的本质、探讨共享的途径,从而使人们既正确认识共享的内涵,又积极创造共享的条件,还能幸福地践行共享。
第三,中国要率先践行共享。共享是一种理念,共享是一种发展方式,共享需要人们去履行,去践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历来就具有共享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墨三家虽然各家思想格调和价值取向各异,但是共享的价值诉求趋于一致。古代经济上“均贫富”的理念、政治上“为公大同”的社会理想就是原始的共享理念。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的“废除阶级”“消除异化”“同工同酬”“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422等思想都是共享理念的基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话题执着探索,其始终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一要全民共享。“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7]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地区要广泛,特别要包括少数落后地区和落后人口。二要全面共享。“四个全面、五个战略”就是要积极推动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地条件。三要全民共建。共建是实现共享的前提,没有共建就没有共享,共享是目的,共建是过程,而且共建的过程就是共享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全体人民自我发展的创造性,全面提高各行各业劳动者、企业家、各级干部及其创新人才在共建共享中的自我参与感、自我成就感,才能实现共享。
第四,要全面推进世界共享、人类共享。全民共享是局部共享、地域共享,世界共享、人类共享才是真正的共享。未来中国要不断引领世界,必须积极推进共享世界的建立。共享世界首先应该是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当今时代,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如何提高人类合作共享理念是一个重要话题。当代世界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社会,地缘冲突、政治矛盾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难民危机从未消除,要从根基上治理这些社会问题,必须积极动员全球力量、建立共享理念,积极尊重联合国的主渠道,积极采用协商谈判、促膝斡旋等方式化解矛盾,不断推动全球安全、人类安全。共享世界应该是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推广,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各国经济主体要加强宏观协调,自觉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透明、开放、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不断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共赢的共享整体。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要积极推动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积极推动文明多彩、文化差异理念的接受,积极推动文明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当今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行、“和谐世界”的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等就是推行世界共享的体现。“一带一路”是一条科学、文化、教育、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合作之路,是一条应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之路,是一条以共享为引领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其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我们应积极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