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下拉萨市达东村原住民地方依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12-09陈跃鑫张龙西藏大学

营销界 2019年48期
关键词:东村原住民维度

■ 陈跃鑫 张龙(西藏大学)

一、理论综述

(一)地方依恋的概念

地方依恋指的是人与特定地方之间正向的情感联结,是环境心理学、游憩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地方依恋”最初起源于人们对“思乡情怀”的认识和观察,即人对自己故土的依恋情感。随后,美国学者Relph提出了地方感的概念,认为地方感是一种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情感表达,之后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1]。而地方依恋正式作为理论提出是在1989年,由国外学者Williams等人提出。而地方依恋理论正式引入我国是在2006年,由黄向、保继刚引入,两位学者还构建了场所依赖理论的CDEEM研究框架[2]。此后,国内有关地方依恋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成果也越来越显著。

(二)地方依恋的维度

有关地方依恋的维度,不同学者所探讨的维度不一。1989年,Williams等人提出地方依恋概念的同时,也构建了地方依恋的二维结构,即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构成。其中,地方依赖是功能性依恋,地方认同则是情感性依恋[3];Seamon等人在2010年,提出了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理论。三维框架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地方依恋是由人、心理过程、地方三个方面所构成的。人的维度是指地方中有关个人或群体的定义;心理过程维度包括地方依恋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而地方维度则强调依恋地方的特征[4]。

2007年,唐文跃、张捷等人对地方依恋的维度进行了划分,分为4个维度:自然风景维度、社会人文维度、旅游功能维度和情感依恋维度[5],并探讨了旅游者对九寨沟产生情感依恋的主要因素;2012年,戴光全、梁春鼎等人对节事场所和会展场所的场所依赖的维度进行挖掘和提炼,提出了节事场所依赖的PSPE概念模型:个体、社会、场所、节事[6];2011年,唐文跃在皖南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特征的研究中发现,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构成。其中地方依赖主要受居民从古村落发展中获得经济收益大小的影响,而地方认同主要受居民在古村落中居住时间的影响。并且在文中首次提出“经济依赖”因素[7]。

(三)影响地方依恋的因素

有关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学者做了不同的归类。在对主体的分类上主要分为两大类:旅游者、当地居民。由于本文探讨的是影响原住民地方依恋的因素,故这里有关影响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因素不做探讨。归纳以往的文献,可以大致的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归为三大类:人口学特征、自然环境、社会关系。人口学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是否参与旅游业等等。已有研究表明,在人口学特征上,出生在本地的居民比出生在其他地区居民的依恋程度要高。2011年,王世超以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发现其性别、年龄、定居时间、是否参与旅游业、社会阶层等人口学特征与其地方依恋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8]。自然环境方面包括了环境状况、基础设施等。社会关系方面包括了社会人际关系、社区参与等。2017年,罗许伍对拉萨市古城区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环境状况、活动参与和社交关系是影响古城区居民地方依恋的关键因素[9]。

(四)地方依恋的影响效应

梳理以往文献,发现有关居民地方依恋影响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对资源保护的态度和行为、对旅游开发的态度两个方面。2008年,唐文跃、张捷提出:居民的地方依恋对其资源保护态度有正向的影响[10]。有学者发现,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会对其迁居意愿产生影响,并且,居民对村落的情感因素对迁居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11]。除此之外,其他学者还研究了,地方依恋视角下,旅游地居民的地方依恋、旅游感知以及对旅游的支持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等。

(五)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地方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地方依恋的概念研究、地方依恋包含的维度、影响地方依恋的因素以及地方依恋的影响效应。

在概念、维度以及影响效应方面,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显著的成果。相对而言,在有关影响地方依恋的因素方面,进行的研究较少。所以探讨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拉萨市达东村作为案例点,着重探讨其原住民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更好的了解达东村原住民地方依恋的现状,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地方依恋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设计

(一)案例地简介

柳梧新区柳梧乡达东村位于拉萨市西南方,坐落于西南角隐秘山谷中,距离拉萨市市中心18公里,是西藏保护最完整的藏族古村落之一,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俗风情淳朴。达东村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村总人口为796人、211户、分为8个村民小组。

达东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两座著名的寺院、莲花生大师修行过的山洞、上千年的天然形成的一颗核桃树和两颗桃树以及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修行过的遗址。2016年1月开始,由域上和美集团旗下企业拉萨和美布达拉文化创意产业公司牵头,达东村实施“达东村村容村貌整治暨扶贫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旨在全面促进达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承、保护、发扬当地民俗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效促进达东村全面脱贫致富。2016年7月1日,达东村正式对游客开放。2016年9月12日,达东村作为西藏“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代表之一,首次登陆央视,在新闻联播中被重点报道。2017年12月17日,达东村获评2017中国最美村镇50强。

截止到2018年12月,达东村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有:幸福林卡、真人CS基地、房车营地、格桑花原、湖边茗馆、臧家乐、达东温泉、乡村度假酒店等等。同时,旅游道路、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之中。

(二)资料收集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定性研究中常用的深度访谈法。为了保证结果的有效,访谈对象随机选取了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29位访谈对象。通过面对面访谈,并采用录音以及笔录两种方式进行采集信息,录音文件事后都逐字逐句转化为文字信息,再将所有材料整理起来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结果。

本次被调查的居民一共29位,就被调查者的性别来说,其中男性14位、女性15位;就被调查者的年龄来说,20岁以下的共3位、21- 35岁的共12位、36-50岁的共10位、51-60岁的共4位;就被调查者的职业来说,涉及到保洁、达东幸福林卡工作人员、村党委工作人员、学生、工地工人、务农人员等等,其中因旅游开发而在本地实现就业的一共11位;就被调查者的出生地点来说,26位出生于达东村。

三、分析结果

(一)地方依赖

有关地方依恋的维度, Williams等人1989年提出了二维结构,即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所构成。但随着地方依恋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学者们发现二维结构更适合于用来分析户外游憩场所游憩者的地方依恋特征,并不能适用于分析所有的研究对象。2000年,Bricker 在其研究中构建了地方依恋的三维结构,即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地方认同、生活方式所构成。其中,地方依赖指的是一种个人认为自己与地方之间功能性联系的程度,也可以被定义为:与其他可选择的地方相比,当前地方对个人需求所满足的程度[12]。在本研究中,地方依赖被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自然环境依赖和经济依赖。

“我们这里自然环境好,有树、水,还有花,桃树,而且很安静。”(男 务农)。

“我们村很美丽,在山谷里,山上有流水流下来,特别好,还有草地,夏天过林卡特别舒服……我觉得很骄傲嘛,我们这里自然环境好,还开发了,游客也多,也是我们好人家才愿意来的。”(女学生)。

“我觉得我们村的环境特别好,刚嫁过来就感觉到了,这里比其他地方好得多,很大的林卡,还有小溪,环境很好……本来就很美,旅游开发后更美了,在那下面种了花,挺好的。”(女 酒店库管员)。

自然环境是影响达东村原住民地方依赖的主要因素。在访谈中,大多数原住民都提到达东村的自然环境优美,甚至有一部分原住民认为达东村的自然环境优于周围其他村子。并且访谈中也有不少原住民提到,达东村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自然环境。

西藏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冬季严寒,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居民更加关注自己生活场所的自然环境。

在经济依赖方面,目前达东村一共八个村民小组,村总人口为796人,原住民职业较单一,青壮年一般以外出务工为主,务工地点主要集中于拉萨附近,村里保洁和林卡服务员以村里的家庭主妇为主,同时她们兼顾务农,原住民主要生产方式分为务农和畜牧两种。在调研中发现,旅游开发给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岗位,包括林卡服务员、酒店服务员、保安、温泉管理人员、保洁等。

“以前主要在外面打工,现在我在本村就业了,上班很方便,旅游开发挺好的,带来了工作嘛,保洁基本都是我们村里的人,大家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干起活来挺快的。”(女 保洁)。

“我在大帐篷里做林卡服务员,这里有两个服务员,我和我朋友,今天周末,来的人很多。服务员不够,她被调到其他地方去了,周末和节假日期间人特别多,大多都是早上10点来,晚上7点多回去……旅游开发给村子里的人提供了一些岗位,出去打工太远了,现在在家挺好的”(女 林卡服务员)。

达东村从2016年开始进行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开发的初期阶段,旅游开发确实给本地居民带来了一些就业机会,但是通过旅游开发实现就业的原住民所占比例较小,大比分原住民的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并没有改变。

“现在家里主要是放牧,以前也是,旅游开发后没有找到工作,家里也没有开商店这些,只要自己愿意,可以去村里找工作。”(女畜牧)。

“以前工地开工的时候就去开拖拉机赚钱,也会在工地做活,还有家里要种地,这些都要做。现在也是这样,并没有在村里找到工作……以前村里的人基本都是在种地或者去部队附近的工地干活赚钱,旅游开发后,有些村里的人在村里找到工作了,家里没有活的时候他们就去扫地,但是找到工作的人也不多,因为有些岗位给了外面来的人。村里面有些人家开了甜茶馆,但是我们家没有,以前有些人是出去打工了,旅游开发后,有些人回来了,有些人没有,回来也没什么生意可以做了。旅游的人还是很多,但是我们本地人赚不了什么钱。”(男 外出务工)。

是否通过旅游开发在达东村直接就业,影响原住民的经济依赖和对旅游开发的看法。在访谈中,有原住民提到村里提供的岗位比较少,而且都是以服务员、保洁为主的岗位,管理类岗位大多聘请的是外地人,所以大多数原住民还是保持原有的工作。

“这边工资太低了,而且有时候下班很晚,11点才下班,很累的,工资只有2400……我感觉以前挺好的,现在这个外表看起来挺好的,实际没什么用……不支持旅游开发,觉得没啥意思。本地人去工作工资是最低的,外来的都3800/4000以上,本地人只有2400-3000。”(女 家庭主妇)。

自然环境依赖和经济依赖是达东村原住民地方依赖的主要构成因素,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有助于促进原住民的地方依赖,对经济的依赖一方面可以促进地方依赖,另一方面,因经济依赖对达东村旅游开发抱有负面情绪,其地方依恋也必然受到影响。

(二)乡愁

达东村原住民的情感主要表现在乡愁上。乡愁指的是那些离开家,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环境中的人对其家乡的思念之情。它表现在对家的强烈渴望[14]。在调研中发现,达东村原住民的乡愁情感较深,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原住民均提到自己在外时会想念自己的家乡。

“以前有段时间离开过村子,在外面的时候会想起村子,自己家在这里嘛,后来回来了就没有出去过了。”(男 务农)。

达东村原住民的乡愁与其迁居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唐文跃在婺源古村落研究中所得的结果相似,即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赖是形成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的重要因素,居民的迁居意愿与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我没有想过要迁出村子,还是自己家比较好,自己家里有父母,和拉萨相比的话喜欢自己家多一点。”(女 学生)。

“我没有想过要迁出去,我们村各个方面都挺好的,我爱我的家乡,喜欢住在这里,不想搬出去。”(女 保洁)。

“我没有想过要迁出村子,自己的家乡是最好的。”(女 保洁)。

在调研中发现,原住民的迁居意愿总体较弱,原因在各个方面,有社会关系依赖(家人都在这里,所以不想出去)、有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我觉得城里没什么好的,还是老家环境好一些)、也有乡愁,这些是居民迁居的阻力因素。经济依赖因素是少部分有意愿迁居的原住民的推力因素。

“我没有去过拉萨工作,因为家里没有人,走不开,所以只能在家种地,我还是想去拉萨的,因为我觉得我们这边没什么好赚钱的,那边林卡也不好赚钱,所以想去外面。”(男 务农)。

由此可见迁居意愿受多个因素影响,但总的来说达东村原住民的迁居意愿较弱,有迁居意愿的原住民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三)影响地方依恋的因素

1.正面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

达东村原住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依赖有助于促进其地方依赖。研究发现,对自然环境具有较高认可的原住民,通常其地方依恋程度也较深。伴随“我觉得村子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自然环境”的原住民,多数也提到了“我很喜欢这里,觉得这里很适合我,没有想过要迁出去”。

“达东村最让我值得骄傲的是自然环境好,还有村民团结……我没有想过要迁出去,没什么原因,我就是觉得这里好,喜欢待在这里。”(男 务农)。

(2)经济依赖

达东村原住民因其经济依赖强度的不同,其地方依赖所受经济依赖的影响也不同。一般而言,通过旅游开发直接在本村实现就业的原住民,其经济依赖较深,对达东村的地方依赖也较强。而经过旅游开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没有改变,自身职业也未发生改变的原住民,其地方依赖受经济依赖的影响较小。访谈中,因旅游开发直接在本村实现就业的原住民,表现出对达东村更强烈的依恋以及对旅游开发更热烈的支持。

(3)乡愁

研究中发现达东村原住民的乡愁与其地方依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达东村原住民拥有比较深厚的乡愁情感。并且乡愁通过影响地方依恋进而影响其迁居意愿。

“我挺喜欢我们村子的,我也没有想过要迁出去,我们村各个方面都挺好的,我爱我的家乡,喜欢住这里,不喜欢搬出去。我们村挺好的,我在这里也挺好的。”(女 保洁)。

(4)经济依赖

对于家庭经济收入少,且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所得的年轻人来说,经济依赖会削弱其地方依恋。

“我在外面工地干活,主要就在村子、拉萨附近,不能走太远,家里有人要照顾……我还是比较想去外面,村里没什么活干,钱也不多……对村子的话,没有什么感情吧,主要是家里没办法,只能待在这里。”(男 外出务工)。

综上,文化破坏、自然环境破坏、资源竞争、经济依赖是影响达东村原住民地方依恋的主要负面因素。对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破坏、自然环境破坏、资源竞争影响了原住民的对旅游开发的支持度,进而影响达东村原住民的地方依恋,但总的来说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达东村原住民的地方依恋普遍较强。

四、结语

本研究在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探讨了拉萨市达东村原住民的地方依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人工编码对调研资料进行了分析,最后初步构建了达东村原住民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模型,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由于现实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致使文章内容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标本的数量过少。本次探索只随机抽取了29个样本进行研究,故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更大的样本进行研究,这样得出的结果更为准确。第二,定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本文作者知识储备较少,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文章内容存在一些局限性。本论文只是管窥式的探讨了达东村原住民的地方依恋,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希望在未来有学者能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断丰富地方依恋研究的领域。

猜你喜欢

东村原住民维度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原住民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粮食作物培训班学员到和龙市参观学习
理发
馆陶有个寿东村(组诗)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