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差距对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影响研究*

2019-12-09邓小娟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8期
关键词:中西部东北地区社会保障

■ 邓小娟(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资源和人口不断向这些发达地区聚集,带动了发达地区社会保障资金持续增长,盈余规模不断扩大。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持续下降,社会保障资金增长缓慢,支出却不断上涨,区域经济差距对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影响日渐突出。

一、社会保障体系概述*

社会保障体系是依法制定的社会保险、社会补贴以及社会救助等制度的总称,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所需,在社会成员由于年龄、疾病、失业和遇到灾害等影响产生特殊需求时给予基本的生存保障。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较晚,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正式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制度,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1]。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相关内容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我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为了能够给予参保者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所需。社会保险制度针对的是全社会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用工单位和劳动者自身按照相关制度和法规缴纳费用。

(二)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国家为了能够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而设置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国家和社会资源筹集。社会福利也是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信任感和存在感,这是国家给予人民群众的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三)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所针对的人群主要是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困难的群体,他们由于疾病、灾难等原因,缺乏维持生产和生活的能力,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国家会通过调拨救助款或在社会范围内募集资金,对这些处于弱势的群体进行救助,让他们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种社会救助带有较强的公益性,有些社会救助依赖于非营利组织进行实施。

(四)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社会优抚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军人或军人家属。通过社会优抚带给军人及其家属特殊待遇,达到优待和抚恤的目的。社会优抚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特殊制度。

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特征

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障概念与“七五”规划中提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时间较晚,先后经历了县级统筹、区域统筹、省级统筹和社会统筹几个阶段。从当前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来看,在建立初期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督机制,社会保障侧重点放在了加大社会覆盖范围上,各类保障项目的服务意识提升速度缓慢。

其次,我国针对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差异,分别建立了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到地区经济差异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而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还依赖于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层面上[2]。

四、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

从近年来我国各地区人均GDP水平来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小,而近年来西部地区人均GDP不足东部地区人均GDP的40%,我国4大经济板块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是以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和江苏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其次东北地区,以山西、河南、湖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人均GDP水平略高于西部地区。

从就业人口流动来看,东部地区成为我国人口最大流入地区,而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流出人口最多地区。从就业人口排名上来看,居于前四名的均为东部地区省市,就业人口总数占全国总数的33.92%以上,排名落后的依旧为青海、宁夏和西藏等。

从人均财政收入情况来看,从2014年开始,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人均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万元大关,同甘肃、广西相比相差大约在7倍以上,而东北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差不大。

五、区域经济差距给社会保障体系运行带来的风险

(一)社会保险收支不均衡风险

1.区域经济差距带来养老保险不均衡风险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主要部分,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从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规模来看已经呈现出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是,参保人数总量增加和规模扩大主要以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从2010年起,增长比重超过了50%。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参保总数和规模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几年来由于东北地区经济衰退影响,加强趋势尤为明显。地区经济差异不仅带给养老保险运行风险,也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影响。从养老保险收支情况来看,从2014年,东北地区就已经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不仅仅受到社会人口老龄化影响,与人口流动、整体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

2.区域经济差距带来医疗保险不均衡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在不断增加,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发展态势具有较多共同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省市,如: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一直稳居全国榜首。仅广东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就达到全国的30%左右,而我国西部部分地区落后情况严重。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医疗保险参保规模呈现出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下降达到20%左右,东北地区下降比例接近10%。

医疗保险结余情况决定了医疗保险风险比例,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医疗保险结余在2007年到2014年间一直处于45%以上,我国西部地区医疗保险结余基本维持在20%左右;医疗保险结余最低的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2014年的医疗保险结余已经下降到了4.59%。由此可以看出,地区经济差异带来医疗保险风险不均衡,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运行。

3.失业保险不均衡风险

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相似,失业保险在全国增长总形势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依然处在全国领先位置,而中西部的宁夏、青海和西藏处于行列末尾。同时,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东部发达地区失业保险已经上升到了50%以上,而我国东北地区失业保险则下降到了10%以下。

(二)地方财政支出差异风险

由于经济差异过大,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资金存在严重的区域性差异,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收支缺口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运行风险也在不断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财政必然需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整体运行[3]。

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总体发展战略实施

地区经济差异带来社会保障风险的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增多,人才和人口吸引力大,更有利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而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员外流,就业机会减少,增加社会保障财政压力。因此,促进就业成为解决社会保障系统运行风险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旨在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东北产业振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需要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力度,给予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和政策上支持,促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发展,增加人员就业,从而确保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

(二)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处在初期阶段,在不断探索中实现完善,从建国初期的全国统筹,到地方统筹,再到社会统筹,再逐渐探索中前行。在当前地区经济差异巨大的前提下,通过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来降低社会保障体系运行需要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实现全国层面的统一收支,这样不但能够分散地区社会保障风险,还能减轻经济不发达地区财政压力,讲资金运用到提高地区经济建设上来。

七、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环境下,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当前社会保障体系风险不均衡。要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不仅要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还要加大社会保障改革力度,提高自身抵御风险能力。

猜你喜欢

中西部东北地区社会保障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