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与乡村振兴双重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模式探索

2019-12-09李贺伟刘坚田鑫南京渔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营销界 2019年48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互联网+

■ 李贺伟 刘坚 田鑫(南京渔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之处便在于仍然大部分处于贫困水平的农村地区。为了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略,农村电子商务已然成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思维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跨界交融将有助于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进一步地促进农产品的充分流动和相关要素的有效配置,在结构化改革过程中为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提供新渠道,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动力。

一、时代趋势焕发农村电商新面貌

纵观全国市场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农产品超市和农产品电商平台,但是由于营销观念淡薄,产业发展滞后,产品问题突出等原因,三农产品的销售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一方面,部分农民守着大量产品低价难销,另一方面,经过各级经销商的逐次加价而导致社会民众难以买到廉价果蔬,产品滞销和售价较高等问题时有发生。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扶持工作。自2014年起,中共中央便陆续出台和落实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将农村电商正式纳入国家扶贫政策体系,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开始实施。根据未来产业研究所发布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前景预测和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农村网民比例为26.7%,规模为2.01亿,预计未来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87%,2020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万亿元。“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在加强品类、品牌、品质协调提升的过程中全方位优化农村电商生态圈,在促进农民、农村、农业全面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壮大农村经济产业链。

二、双重驱动催生农村电商新路径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农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该战略详细规划了我国精准扶贫的工作模式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架构创新、技术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与此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为社会产品流通转化、公共品牌宣传、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和保障。伴随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与发展,传统企业、实体商家、个体工商户如何运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形象宣传、产品介绍、直播变现已成为农产品营销领域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以抖音为主的短视频分享平台迅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该平台目前的全球日活人数已达5.2亿人次。“卡车司机通过57秒的短视频瞬间卖光16吨洋葱”“带货达人10分钟的销售额便可以达到百万人民币甚至更高”,与其相关的销售神话正在不断地刷新社会大众对传统电商的认知。

在“互联网+”思维与乡村振兴战略双重驱动的背景之下,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工作者可以秉承孵化、成长、共享三大理念以电子商务培训课程为切入点激发农民“互联网+”营销思维,孵化一批次自媒体账号,以主体账号代理运营为转折点增加账号粉丝数量及热度,打造一批次高质量账号,以网红达人直播带货为爆发点增加产品销量和农民收入,在互联网时代为三农产品的销售和宣传开辟一条短视频电商的全新路径。

(一)优化人才培育体系孵化新生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进一步全面优化农村电商发展体系,应该建立培训形式多样、覆盖对象广泛、保障设施健全、管理运作规范的教育培训体系,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激发当地农民的电商热情,开拓互联网营销渠道;不断引进经验丰富的电商人才,构建专业的农产品营销团队,从而带领当地农民走出传统营销模式,积极转变观念,开放销售心态,并且定期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农民自身的电子商务水平,不断学习和补充先进的互联网信息知识,在技能培训方面重视农业与现代科技的接轨,多管齐下,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而不懈奋斗。

“互联网+”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模式对农产品营销方式要求较高,但是广大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大多数都缺乏相关的电子商务技能。许多人对互联网领域的便捷方便和高额利润充满向往,却又担心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此,在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营销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坚持培育一批“下地能弯腰,上桌玩鼠标”的新时代农民,充分发挥信息化与科学化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网络带动农业的发展机制,通过“互联网+”与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激发农村资源打造公共电商品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农村网络环境的改善,各地应该善用独特资源,围绕当地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在正常生产和经营的状态下,商家主体可以引入时下流行要素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品牌,采取现代化的营销途径和科学化的销售技术,因地制宜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在激发农村资源的同时促进生产规模化、品牌标准化、营销多样化建设,贴合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顺利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三)汇聚区域特色产品构建共享平台

经过互联网时代的急速变革和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工作人员可以将农村区域特色产品和核心技术骨干力量汇聚起来,不断优化农村电商生态产业链,开展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包装等工作,全方位搭建电子商务资源的共享平台,为传统农民探索销售路径,为电商用户提供货源保障,为网红达人创造对接机会,在增加农产品销售数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品类、品牌、品质协同提升,促进农民、农村、农业全面发展。

三、结语

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可以将传统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紧密融合,全面聚焦,精准发力,从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培育特色风俗村镇、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四个方面逐步推进产业融合建设,优化农业发展体系,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要方向,以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为根本途径,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性,注重满足质量要求,拓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优化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农民收入,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互联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