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9例侵袭性葡萄胎超声图像分析

2019-12-08张紫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葡萄胎肌层血流

张紫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超声诊断科 浙江 杭州 310006)

GTD是一组与妊娠相关的疾病,包括完全性葡萄胎、部分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后4种因具有恶性肿瘤特性,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GTD的病因尚不清楚,我国发病率高于欧美国家。其发病因素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经济、营养条件,目前有下降趋势[2]。GTD中葡萄胎及部分性葡萄胎诊断相对容易,主要表现为停经后宫腔内蜂窝状回声,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升高,而GTN可继发于正常妊娠,葡萄胎及流产,诊断相对困难,其中以侵袭性葡萄胎发病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葡萄胎清宫后的阴道流血,HCG不降或复升。故本文就回顾性分析89例侵袭性葡萄胎超声图像,探讨侵袭性葡萄胎的超声特征性表现。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侵袭性葡萄胎并完成化疗治疗患者89例,年龄18岁~47岁,平均年龄32岁,患者均有病理诊断支持,于我院行化疗治疗后有效,化疗前后均行超声及HCG检查。

1.2 方法

1.2.1超声检查:采用GE VOLUSON E8、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腔内探头的频率为3~9MHz。患者排空膀胱,采取仰卧位后经阴道扫查,观察子宫形态大小是否正常,子宫内膜回声是否正常,宫腔有无占位,宫壁肌层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占位及血供情况,同时观察双侧附件区有无异常包块等。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侵袭性葡萄胎患者病灶的超声图像特点。

1.2.2治疗经过:本研究中89例患者均于当地医院或本院行刮宫治疗,并有病理支持诊断,入院后行化疗治疗,2例患者化疗同时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2 结果

2.1 化疗前超声图像分析

根据89例患者图像分析,以病灶发生部位将图像分类为5类:(1)宫腔型:表现为病灶主要局限于宫腔,表现为不均回声,可成“湖泊状”或团块状,周边或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部分形成动静脉瘘;(2)肌层型:超声表现同宫腔型,但病灶位于子宫肌层;(3)宫外型:病灶发生于宫外,超声表现同上;(4)混合型:病灶发生于多个部位;(5)隐匿型:超声无明显异常表现。

根据病灶表现分类,将89例侵袭性葡萄胎患者超声图像分为4类:(1)不均质型:病灶表现为不均质回声,主要呈椭圆型,周边包绕环状血流;(2)“湖泊”型:病灶表现为以囊性为主的不均质回声,内呈“蜂窝”或“湖泊”状,可探及丰富血流,部分形成动静脉瘘,测得毛刺样血流频谱;(3)混合型:以上2种表现同时存在;(4)隐匿型:病灶超声表现不明显,偶见肌层回声欠均,血流稍丰富,若无病史结合,超声难以发现异常。

2.2 化疗后超声图像分析

54例患者化疗后病灶缩小,血供减少,19例化疗后HCG恢复正常,患者肌层局部回声不均,可伴轮廓状阴影,血流信号不明显;2例化疗同时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超声示盆腔空虚,CDFI无殊;3例化疗后HCG恢复正常值,但病灶仍存在,血供无明显减少;11例患者化疗前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化疗后超声亦无殊。

3 讨论

侵袭性葡萄胎可继发于葡萄胎,正常妊娠,人流后,临床表现为HCG持续上升或不降及阴道流血。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病史,HCG及超声检查。对于病史及HCG异常升高表现明显者,临床较易诊断,但对于一些HCG及临床症状无特征表现患者,超声辅助检查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侵袭性葡萄胎的超声图像分析,发现:侵袭性葡萄胎主要发生于子宫,少数亦可发生于宫外组织器官,符合侵袭性葡萄胎具有恶性肿瘤远处侵袭的特点。

侵袭性葡萄胎的患者病理分析为[3]:水泡样胎块组织侵袭子宫肌层或血管,也可以转移到宫外组织内。病理巨检时的情况取决于妊娠滋养细胞的侵袭程度,主要表现为肌层内出现血性病灶,边缘模糊,质偏软,色深红,巨检情况取决于病理发展过程。化疗前侵袭性葡萄胎超声表现主要取决于病灶的巨检形态,浸润程度。超声示不均回声周边包饶环状血流为滋养细胞侵袭血管,中间形成缺血组织可能,不均质回声呈“蜂窝”状,“湖泊”状,为滋养细胞侵袭血管形成血池可能[4]。

侵袭性葡萄胎主要依靠临床病史,HCG,超声检查。超声可以对患者病灶大小、特征、血流进行评估,辅助临床诊断,并可检测化疗后病灶变化情况,为临床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依据[5]。超声和血HCG测定已经成为侵袭性葡萄胎必行检查,研究示超声检查可在清宫术后1周中评估患者书否有持续滋养细胞疾病和恶变的风险,血HCG值在此期间可并无增高[6-7]。本文中化疗后病灶仍存在且血供未见减少患者,可能由于病灶侵袭血管导致新生血管重新排列生长,形成都动静脉瘘。目前有能量多普勒信号来评估病灶内的血管状况[8],血管分布指数(vascularization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供应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 index,VFI),也是评估GTN较有效指标[9]。

综上所述,侵袭性葡萄胎患者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超声操作简便、可多次重复,无禁忌证,对侵袭性葡萄胎的诊断及治疗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葡萄胎肌层血流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孕早期葡萄胎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葡萄胎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知道
怀孕3个月化疗?都是一串“葡萄”惹的祸
早孕反应重 警惕葡萄胎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段血流胶囊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