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云在数字医疗服务模式的应用与实现探讨
2019-12-08张升华
张升华
(厦门市儿童医院信息中心 福建 厦门 361006)
1 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现状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和人才的建设,但是在一些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务人员十分缺乏,这也是当前医疗卫生体系中一个十分严重的缺陷。很多基层的医疗机构中,影像学人才呈现出严重不足的局面,并且其培训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系统的指导来提高自身的能力[1]。同时,医院的运行过程中离不开良好的医疗器械,但是一些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如乡镇卫生院并没有一些先进的设备仪器,并且在影像等信息交流上也十分不畅。笔者在针对8家基层医疗机构调研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患者都十分支持基层的医疗机构能够得到职能更高医院的诊断结果,同时希望避免过度医疗产生的额外费用,并且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也希望得到更高医院的医生远程指导。
2 平台总体结构
2.1 总体设计
将影像云平台利用云储存技术建立一个统一的计算单元,并且这个计算单元分为医生客户端和数据中心端。其中,数据中心主要负责图像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而客户端进行显示和控制。图像的数据中心主要包括如下分支:数据存储中心、医疗影像计算中心、影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了建立起影像云端的医疗服务网络,该地区不同的医疗机构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影像云端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中心数据的上传和下载。数据中心可以存储该地区所有的医学影像资料,并且由医院负责建设。
2.2 查询调阅服务
为了使各个医疗机构看病的速度更加快捷,同时对于影像云端系统的使用更加便利,影像云端系统可以为临床部门的医生快速准确的提供一些同样数据,医生可以利用影像云实现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再根据临床经验进行诊断。
2.3 基于医联体影像云平台
数据中心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可以存储一些一些医学影像信息,然后云端平台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报告清单,再将清单上传至云端,最后再将结果反馈给基层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解决问题[2]。
2.4 技术培训服务
各大三甲医院为代表的大型公立医院可以组织一些业务技能骨干力量展开定期的学术交流工作,将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在线交流,为广大的基层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也可以组织专家会诊工作。实现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和在线咨询,最终实现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3 关键技术的实现以及突出优势
3.1 弹性动态存储技术
由于医疗数据的特点是可持续且多样性,所以这些海量的医疗数据需要巨量空间的存储服务器,这成为制约数字医疗服务发展的瓶颈之一。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水平和竖直分割技术实现连续医疗数据的动态存储。基于此技术,前台服务和应用程序不必担心哪个服务器存储在数据存储中,在哪个服务器中存储表单,以及存储空间是否足够。
3.2 隐私保护技术
服务器运营商和患者越来越重视医疗数据的隐私,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成熟,所以对患者的隐私保护方面也并没有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信息分类模型的建立神经网络,再VHE同态加密算法对服务器中所储存的数据影像进行加密保护。
3.3 报告审核
医生可以随时在影像云客户端中调取系统中医院患者的影像,并且可以对影像信息进行旋转和三维重建等多种操作[3]。诊断医师在完成的工作以后,再交给审核医师进行审核,通常来说,审核医师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担任,从而确保诊断的可靠性。
3.4 差错识别
一旦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流程出错等意外的情况,影像云系统可以进行预警和自动差错处理,并且由于医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付出相当程度的脑力劳动,很可能产生一定的偏差,一旦医生出现失误,影像云系统也可以提醒医生。
4 系统模块特点分析
模块特点:
(1)用户授权管理
系统根据随需随传的数据获取方式,只能通过PACS在内网向互联网的指定账号,单向发布诊断请求。被授权的账户,才可以看到检查的信息并进行相关PACS操作。
(2)报告功能
报告功能,继承了院内的诊断模板,允许查看历史影像等与PACS完全相同的操作。
(3)影像查阅功能
影像软阅片支持如下三种模式:首先,普通模式。全部图像平铺显示,类似看胶片;其次,序列模式。每个序列的图像显示在一个单独的窗口,不同序列的图像可以进行序列同步、病灶定位、定位线显示等。DICOM图像批量另存为JPEG、BMP、AVI、TIF等格式,方便导出使用。支持窗宽/窗位快速调节、并可根据检查部位预设窗宽窗位值,快速调阅,支持非线性调窗和曲线调窗;同时支持MRI影像全脊柱排列,支持DR影像组织增强和图像智能拼接功能。
5 总结
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并结合了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的情况建立了影像云医疗诊断平台,可以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最优化的调配以及最为合理的利用,随着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普及,影像云平台未来将会拥有图像采集系统和分析系统等更加智能化的功能,并且未来的医疗也会逐步由现场诊断迈向云端诊断,真正实现灵活化就医,同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