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

2019-12-08何俊林

政工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军事人才思维

何俊林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新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已经形成,培塑更多更好适应岗位需要的新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已经成为我军战斗力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更是我军建设实现“弯道超车”“点上发力”的有力支撑。

一、准确把握新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时代要求

习主席强调,要采取超常措施,多管齐下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尽快有一个大的突破。这是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的深刻阐释,也是对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步伐的根本要求。

一是顺应军事变革的必然趋势。只有主动顺应军事变革大势,加快推进军事人才建设转型,才能保持和增创智力优势,抢占军事战略的制高点。在一百多年前日俄对马海战中,尽管俄新型战舰数量、质量都优于日军,但由于缺乏具有现代海战素养的军官,先进武器装备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终遭惨败。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进入加速发展期,战争制胜机理、博弈重心、空间维度、作战样式都在不断变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确化程度越来越高,无形、无声、无人趋势愈发明显,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素质构成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军事变革发展步伐,走在发展最前沿。

二是释放体制优势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军改革纵深推进,作为军事人才方阵的领军群体、联合作战体系的灵魂和核心,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尤为关键。如果仅仅解决“框架”“结构”问题,缺少大批高素质新型联合指挥人才支撑,就无法充分激发新体制活力,最大限度产生改革效益。加之现代战争无战不联,联合不仅需要军兵种“头脑”联,还要各作战单元“四肢”联,可以说当前每项任务、每个岗位都面临全新挑战,急需一支具有宽广战略视野、厚实联合素养和强烈担当精神的优秀指挥人才队伍,尽快释放体制优势,为有效履行“四个战略支撑”的职能使命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三是解决能力短板的实践抓手。近年来,各级依托学习、实践两个课堂,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领军人才群体不断扩大,部队指挥效能持续提升。但从部队调整改革、备战打仗等任务实际看,“五个不会”的问题依然存在。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遵循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生成提高规律,紧贴作战实际,抓紧补足短板、补强弱项,以培养大批善谋打仗、能打胜仗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为突破口,辐射带动作战指挥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贯彻落实改革强军战略、有效履行新体制下的职责使命奠定人才基础。

二、科学确立新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关键素质

准确把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需具备的素质要求,是培养合格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前提。结合当前强军改革新形势需要,从人才培养理论和军事人才成长规律上讲,联合指挥人才须具备四项关键素质:

一是合格的政治素质。美军名将麦克阿瑟,在成功实施仁川登陆后仅半年就被解职了,为什么?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对他有这样一句评语,道出了其中些许缘由,“你是我们最出色的将军,但也是我们最蹩脚的政治家”。当时,美国战略中心还在欧洲,无意扩大战争,一切决策均以避免同中苏直接对抗为前提,交战区域也仅限在朝鲜半岛。当作战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对峙、美国政府正准备议和时,麦克阿瑟则认为要打就要打胜,而且要全面胜利,扬言将军事行动扩大到中国沿海甚至内陆。面对战争升级的巨大危险,美国政府决定将其解职。这启示我们,信息化联合作战的战略性层级攀升,作战的政治性、联合性、复杂性更加突出,任何一个指挥节点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军事、政治后果。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始终把听党指挥放在首要,始终保持政治的敏锐性、坚定性和洞察力,确保任何时候都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是科学的军事思维。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层次决定谋略水平。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军事思维是指对现代战争的发展进程进行灵活、敏锐、超常的科学预测,包括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科学的军事思维具备三个特征:预见性。高超的预见力,是高素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说,指挥就是预见。在联合作战条件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获取手段增多,给战争带来实时化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预见性思维的作用。但预见性思维在战前准备、战局预测、平时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对联合作战却起着极大影响。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广泛、深入、细致了解的基础上,借助分析、判断和推理作出科学的预见。超常性。联合作战从宏观看,是一种“超限战”,超越了军种之间的界限,超越了军事、政治的界限,通过不同作战力量的组合形成战斗力,这种“超限”的作战理念决定了我们需要超常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要超出一般思维的习惯和原则。敏锐性。作战思维的敏锐性是指能够发现作战中的一些细小却十分重要的现象,并能迅速地透过这些现象发现战争的情况和获取更大的情报,思维能随战场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灵活地指挥和处理各种情况。

三是过硬的专业技能。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军事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军事技术的能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军事专业技能主要是指挥部队联合作战、演习或执行重大任务的艺术和才能。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越来越复杂,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部队装备的高技术兵器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呈现出系统配套的趋势,部队各种岗位呈专业化趋势,联合作战指挥依靠一体化作战平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如果军事技能不过硬,就难以把握战机,就难以发挥手中武器的作战效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好所属部队和分队的武器装备,更谈不上能针对作战对手武器装备的特点,研究出避强就弱的联合作战战法。因此,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要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处置各种复杂情况,需要有较全面的军事专业技能,如我军联合作战理论、自动化理论、联合部(分)队编成内的各种武器装备的主要性能及各部(分)队的指挥协调原则,等等。

四是强烈的创新意识。新军事革命的不断发展,使战争的面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切军事和战争实践都呈现出新的形态。适应这些变化单靠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创新。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导,创新意识缺乏就不可能创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创新意识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军事人才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见识,取决于洞察能力。一个高素质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抓住即逝的战机。非凡的求知力。当今社会知识呈指数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一个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善于运用网络等各种现代化手段获取和吸收知识与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始终站在前沿。自主的开发力。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周期越来越短,而高新技术往往最先用于军事领域,这使得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在不断求知的基础上,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开发转化为能力,熟练地掌握新武器装备,学习和运用新战法。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应借助于创造性的想象,创造出新的带兵方法、新的训练方法、新的战法打法,做战争的“设计者”。

三、创新探索新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路径

军事人才培养有其特殊的规律性。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素质复合性、配备系统性、作战核心性很强,其培养应坚持系统思维、加强体系设计,坚持高位推进、突出组织主导,有目的、有计划地整体推进。

一是军委要强化统揽科学设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不能靠应急式、突击式培养,必须着眼打赢未来战争,超前布局、超前规划、超前预置。军委作为全军的战略管理部门,要在制定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制度、规范各职能部门职责边界、检验高职级领导干部联合作战水平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要科学确定联合作战指挥岗位。重点是结合军官职业化进程,在军官军、政、后、装分类的基础上,对参与联合作战的各级岗位区分联合、合同、专业进行界定,并明确任职资格。要科学设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流程。建议制定出台涉及需求预测、推荐选拔、入学培训、实践锻炼、能力检验、调整使用等相关文件,对培养过程及职责进行规范。要科学规划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路径。走开全过程精准化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路子,从“兵之初”就量身定作“路线图”,实施订单式、差异化、针对性塑造,不断提高培养和使用的质量效益。

二是战区要专司主营从严磨砺。战区专司作战,战区党委抓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建设的职能不能囿于战区机关干部本身,应当将战区各军种纳入视野,承担起整个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职责。要在实践中打造。结合组织重大演训活动和中外联演联训,让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进入实际角色岗位、系统席位,按照实际作战进程进行指挥处置,在难局、险局、危局中锻造打仗必备素质。要在交流中历练。创设能上能下的交流平台,对于能力素质全面、具有发展潜力的指挥员,及时安排到上级机关或部队历练,进一步拓展思维视野、锻炼实践能力;选调基层优秀主官到战区机关任职,源源不断为联合指挥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助推能力素质结构整体优化。

三是军种要主动作为夯实基础。联合作战指挥是联合作战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所属诸军种、兵种部队及其他作战力量联合作战进行的指挥。对某一兵种的精通运用是联合作战指挥的基础条件,对某一军种内兵种的合同运用是较高要求,对诸军种、兵种有机综合运用是最终目标。从军种工作实际看,要充分认清专业精通这个基础条件,进而追求较高要求和最终目标。要精抓专业,从难从严磨砺各军兵种专业水准,培养“大国工匠”式的兵种专业人才。要普训合成,从任职之初开始,对任免权限内干部制度性采取军政互换、专业轮换、轮转定编等方式,主动开展合成素质培养。要培养联合文化,从学习联合作战战例入手,加深联合作战效果的直观感受,充分利用送学培训、联合演习等多种手段,增强自觉从联合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是院校要超前培养提升层次。院校教育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要前移层次。从初级指挥员开始,对联合作战文化、军兵种基础知识、联合作战指挥基本流程等进行逐级培训,灌输联合作战思维,为各级联合作战指挥员和参谋岗位储备人才。要体系衔接。对各培训层级课程进行系统规划,逐级提升和加深相应难度,不能总是重复“共同课目”。通过军内网络系统开设相关辅导或选修课程,便于离校后跟进学习。要传递观念。美军在新一轮院校改革中指出:在这个日益动荡不安的世界中,要获胜需要有“创新、适应力强的领导人和有凝聚力的团队,在这些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联合作战中,大量的军兵种力量同时使用,除了联合观念外,是否需要关注其他的思维方式?学校作为研究和教学机构,要在思维方法的开发、启发、锻炼上为各级联合作战指挥人员提供引导,共同努力造就一支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强、胜任联合作战指挥职责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军事人才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才云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