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略论

2019-12-08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周 扬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表现为人类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所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也代表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实现自身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实现生态文明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过程。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深远,不仅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更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希望。新时代条件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依靠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绿色技术创新,还必须依靠制度保障,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举措落到实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得到有力保障,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所谓静态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人类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作为已然存在的成果,它表现出一种固定的静止形态。作为动态的概念,它一方面是指社会对待自然环境的基本态度、理念、认识以及实践的总和,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实现自身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因而生态文明也总是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而存在。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上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1]。原始文明时代,人类完全处于自然的“奴役”之下,畏惧和尊崇自然,农业文明时代人类逐渐从自然的奴役中摆脱出来,开始不断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工业文明时代,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希望征服和支配自然,在不断征服自然,社会取得稳步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重视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2]人与自然不是你死我活的矛盾体,而是和谐共存,相辅相成的生命共同体。这是人类在对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的深刻教训。

从生态文明与其它各种文明的关系来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的。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序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态文明,就有可能滋生出各类社会问题,增加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久而久之就会对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影响着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构成生态文明发展的良好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则会为生态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生态文明建设

一般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建设是指“端正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基本态度、理念、认识,并付诸开发与利用自然的实践的过程。”[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框架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特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化实践、生态行为实践和生态制度实践的总和。”[4]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永续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自然科学课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问题。首先,探索、发现、认识、理解自然,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许多自然科学技术工具和手段。其次,解决既有的生态问题,也需要大量的自然科学专家学者参与,研究解决其中的科学技术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自然科学课题。

但是,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人类一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决定了自然环境是否优越,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类”存在物,人的意识和行为并不单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实现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所以说,人的行为在本质上是由其所存在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因此,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研究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问题。

二、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应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迫切要求,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还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矛盾的必由之路。

(一)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环境问题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经济体量和经济规模都迅速扩大,资源的需求量和开采量也都在急剧上涨,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和限制也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在前期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保护环境和涵养生态,导致当前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形势不容乐观。

第一, 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小。2018年1月16日新发布的《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5.88亿t,预计在2018年将会首次突破6亿t,对外依存度将接近70%[6]。同时,据水利部网站公布的《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水资源消耗量巨大,为3 192.9亿m3。耗水率为52.9%,水资源严重短缺[7]。2013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均耕地0.101 hm2,较1996年一次调查时的人均耕地0.106 hm2有所下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业发展[8]。

第二,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就水资源污染和空气污染而言,2016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为765亿t,在全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大的地区,浅层地下水严重,水质优良和良好的比例分别仅占2.9%和21.1%,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8]。 2017年1—12月全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2017年全国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同比下降0.8%。其中,长三角区域全年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8%,京津冀地区2017全年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仅为56%,仍未达到“及格”水平,治理空气污染,依然任重而道远[9]。

众所周知,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和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自然资源短缺,过度依靠进口,从长远来看,势必威胁国家安全;水和空气是生命之源,水和空气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质量。因此,面对残酷现实,在新时代条件下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我们必须明确全面小康要义是全面。第一,涵盖的群体要全面,全面小康应该惠及社会全体人民;第二,覆盖的区域要全面,要让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和乡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三,涉及的范围要全面,全面小康不仅要在经济生活和物质财富方面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必须达到小康水平。

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文明建设或者片面追求生态良好,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都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要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早在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5 4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在为人民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生态产品,优良的生态服务,维护人民的生态权益等方面,还远未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应有的水平。因此,新时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齐生态短板,对于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分重要。

(三)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还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矛盾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

这一重要论断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的现实国情。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还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已经高度发达了,因为这种满足和过剩是片面的,低层次的。

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的需要也在不断发展。当前人民群众需求的重点已经由“数量”转移到“质量”,已经由追求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转移到高质量、高水平生活需求的满足。具体到生态环境方面,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匮乏,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主要集中在物质方面,即吃得饱,穿得暖,大多数人并不太关注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逐渐意识到仅仅在物质方面的满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幸福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天更蓝,水更绿,向往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以及清洁的水源,开始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衡量自身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开始追求对内实现身心和谐、对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真正意义上的美好幸福生活。需求侧发生了变化但供给侧仍然发展缓慢,人民群众需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而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却依旧十分严峻。因此,在新时代条件下,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

三、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思想入手,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指导下,大力推进“绿色”科技创新,进而通过“绿色”生产引领“绿色”消费,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

(一)解放思想,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近代以来,人类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始终坚持人与自然之间是征服与被征服,开发与被开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是人的附庸。可以说“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理论根源。”[10]

在后工业时代,一些西方学者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临近崩溃的残酷现实,开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和再认识,但是他们似乎又陷入了另一种极端,即“从只关心人的‘人类中心主义’扩展到关心动植物、大地,甚至一般意义上的大自然或环境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表面上是要强调关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但其实质是主张人对自然毫无原则的妥协。对此,我们必须明确“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生产生活方式”[11]。

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审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那样“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5]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和人,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主体的两重表现,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和身体的延伸。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新时代条件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引,我们必须长期坚持。

(二)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以绿色生产引领绿色消费

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必须从生产环节入手,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用绿色生产引领绿色消费。

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企业中,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效率低,生产工艺落后,必须依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来获取经济效益。这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并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对自然环境产生威胁,而大多数传统企业对工业“三废”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直接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这种方式对环境的破坏不言而喻,另一种方式是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末端安装废弃物净化装置,通过技术手段对废弃物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无论是哪种方式,实际上都属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范畴。

因此,为了扭转这种高投入、高消耗,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新时代必须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所谓绿色技术创新就是指“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引导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废弃物排放最小化。”[12]进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推发展绿色生产。不同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绿色生产旨在通过利用绿色技术实现低投入、低消耗、多产出的集约化、高效率生产方式,以求达到少污染、少浪费,甚至不污染、不浪费的局面。除了生产技术的绿色创新,还要推进产品的绿色创新,要用绿色生产引领绿色消费,绝不能出现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先环保,人民在消费产品时再污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根源。

(三)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前文中提到,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于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尤其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更深入、更具体、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制度安排,这充分表明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更加完备的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举措落到实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得到有力保障,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加快改革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在评价体系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比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追求速度和体量,而是要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唯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高生态指标在干部考核中的比重,将生态政绩作为干部任用、提拔的重要参考标准。对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作为、不重视、作为不当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问责并给予相应处罚。

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出台和完善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同时,要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又要防止“一刀切”,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各个地区必须以自身发展实际和现实状况为依据设立和执行地方性法律法规。

最后,要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最大亮点在于提出“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2]在现有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监管职责分属各个不同的部门和机构,职责交叉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效率低下,导致看似谁都能管,谁都在管,实际上谁都管不了,谁都管不好情况。因此,必须设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在明确权责的基础上统一行使各项权力,履行各种职责,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四、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时代条件下,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继续坚持生态立国的战略目标,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和力量,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