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额顶骨内上皮细胞型脑膜瘤CT与MRI的表现对比研究
2019-12-08郝盈
郝 盈
(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浙江 杭州 310022)
原发性异位脑膜瘤临床上又称之为硬膜外脑膜瘤,主要是指源自于非硬脑膜组织的一种脑膜瘤,即发生于硬膜之外的脑膜瘤,例如眶内、皮下、副鼻窦、鼻咽、颅骨以及肘关节等部位,以头颅与五官区为该病高发区。该疾病多见为上皮细胞型,成纤维型次之,透明细胞型与非典型性则极为罕见,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当前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标准并未明确,相关的临床与影像报道均比较少,误诊率较高[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原发性额顶骨内上皮细胞型脑膜瘤在CT与MRI中的表现,并于下文中作出报道。
1 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额顶骨内脑膜瘤患者7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7.36±8.25岁,平均病程6.58±2.09年。纳入标准:肿瘤经病理确认均存在脑膜瘤的病理特征;肿瘤均存在于硬膜外,且全部或是绝大部位于颅骨内,但是生发点均位于颅骨内;除了颅骨外,患者的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以及脑组织均可有或者无受累。排除标准:已排除颅内脑膜瘤突破硬脑膜并侵犯颅骨或转移至颅骨而引发的继发性颅骨内脑膜瘤。
1.2 方法
CT检查,运用Siemens 16排螺旋CT机,具体为:患者取仰卧体位,将CT机的管电压设置120kV,管电流设置为250mA,扫描的层厚设置为3mm,层间距设置为1.5mm。
MRI检查运用Siemens 1.5T磁共振成像仪,具体为:患者取仰卧体位,先实施轴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定位扫描,将扫描参数调整为SE T1WI、T2WI,层厚设置为6.5mm,层间距调整为1.95mm。进行增强扫描时,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的剂量为0.1mmol/kg,完成静脉注射后,马上进行扫描,各项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
2 结果
经CT与MRI检查结果显示,本组入选7例患者病灶均处于额顶骨内,单发性,病灶直径介于2.1~5.5cm,平均直径为(4.31±0.65)cm,所有患者的病灶均呈膨胀性生长,其中3例患者有完整包膜,4例患者骨性包膜呈现不完整状态,有变薄、吸收表现;当中有5例患者行CT平扫和MR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另2例行MRI与增强扫描检查。5例行CT扫描患者的病灶均呈高密度,且密度显示均匀。7例行MRI扫描的病例,T1WI均显示为等或者稍低信号,T2WI呈现为等或者稍高信号,主要以等T1等T2信号变化为主,信号显示不均匀;增强扫描发现病灶均有显著均匀性强化,当中4例患者病灶相邻的脑膜有受压和增粗,明显强化,另外4例患者病灶可见脑膜尾征。
3 讨论
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是临床上非常少见的一种肿瘤疾病,多为上皮细胞型,有学者认为该疾病可能源自于胚胎发育期间残留于硬膜外部组织内的蛛网膜细胞,或者是头颅因外伤发生骨折后被种植于板障内的蛛网膜细胞巢。在本次研究中,5例患者进行了CT平扫,扫描示肿瘤均呈现高密度,且密度显示较为均匀,增强之后其病灶有显著强化;7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表现主要为等T1等T2的信号改变,信号显示较为均匀,经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均有明显的均匀性强化表现,且可见与病灶相邻的脑膜受到推压和增粗,强化现象更为明显,并可见到脑膜尾征。由该结果可知,CT和MRI表现均具备了典型脑膜瘤影像学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颅骨内脑膜瘤大部分患者都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手术后疾病复发率极高,有报道显示,约有10~40%颅骨内脑膜瘤患者在肿瘤切除手术后10年之内再次复发;另有研究显示[2],造成患者脑膜瘤复发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了手术切除的范围、肿瘤所处的部位、肿瘤和附近器官之间的关系及肿瘤具体的病理组织学类型等。在本次入选的7例患者中,4例病灶邻近的脑膜有明显的增粗与强化现象,由此推测4例患者的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已经累及到了相邻的脑膜,但是经病理分级则显示为WHO I型,表明临床医生在实际的手术治疗中,往往出现过度关注肿瘤,而忽略病灶周围的情况或者手术的切除范围过小,增加疾病复发率。因此,对原发性额顶骨内上皮细胞型脑膜瘤患者进行脑膜瘤切除时,其切除范围除了肿瘤本身,还应该注意肿瘤周边颅骨以及受到的累及的骨膜、脑膜以及脑组织等,以免疾病再次复发[3]。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性额顶骨上皮细胞型脑膜瘤,经CT扫描主要表现为高密度,MRI则以等T1等T2信号变化为主要表现,密度与信号均显示均匀,再与增强扫描结合可发现病灶及其邻近脑膜有显著的均匀性强化表现,并可见脑膜尾征。出现上述征象时,可以初步考虑可能为该种疾病,但最终确诊还需以手术、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