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氤氲自脐间出”的科学理论探讨

2019-12-08曾理志

歌唱艺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氤氲肌群呼气

曾理志

唐代音乐理论家段安节所著的《乐府杂录》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史料论著。在《乐府杂录·歌》论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①该段文字虽然简短,内容却可谓之经典。因为,此理论形象地描述了人在演唱过程中参与歌唱的生理器官的运行状态和演唱行为实践的规范,其中的声乐演唱技巧和教学理论,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声乐教学。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团,引发人们的思考与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声乐教学理论的认识也应该相应地发展。在此《乐府杂录·歌》中,“氤氲”是指什么?“自脐间出”说了什么问题?等等,我们有必要从自然科学(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等)的角度,对古代歌唱理论予以重新审视、认知与理解。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认为“氤氲”是指压力运行,体现的是歌唱呼吸力学特征,“自脐间”部位“出”了歌唱原动力的产生、传递过程,在此详述,与声乐教师和声乐理论研究者交流、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古人对于“氤氲”状态和“自脐间出”出了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大多以演唱的感觉状态来体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氤氲自脐间出”为气体状态,并且提出了“呼吸是歌唱的动力”理论。笔者以为,我们或可结合相关自然科学理论,针对传统声乐理论问题,就“氤氲”状态的概念展开讨论,也有必要厘清“自脐间出”到底是指什么等重要理论问题。

(一)“氤氲”状态的问题

“氤氲”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意思是说在天地之间,烟、云、气、雾等蒸腾相荡,化为雨水,醇养万物。更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在观察自然现象时看见的天空中烟、云、气、雾等的动态状况,就是《易经》中所说的“氤氲”状态。在音乐论著中,最早使用“氤氲”一词即始于《乐府杂录·歌》。作者对原著中提及的诸多理论均有详细论述,唯独对“氤氲”之意未见明确阐释。

在唐代社会文化的鼎盛时期,道教氛围浓厚,道教术语“氤氲”之说也就出现在了《乐府杂录》中。歌唱时,对呼吸的运用,借用了道教文化中气功修炼的“内丹术”调节的方法,后人把这种修炼运气过程都称为“氤氲”运行状态。后来,所有“唱论”中均把歌唱感觉中的“氤氲”运行过程,认为是歌唱呼吸气体状态的概念作为经典描述,并且,提炼了“气沉丹田”“丹田之气”等概念。这是至今为止最常见的相关解释。事实上,“氤氲”运行并不是“气体”概念,受膈肌的阻碍,呼吸时气体也无法沉入丹田。

(二)“自脐间出”出了什么

在相关古代传统声乐理论中“自脐间出”出了什么,也是凭借主观歌唱感觉的认知,大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出”了歌唱的气息。笔者认为,国内外的相关学者、歌唱家忽略了“自脐间”部位“出”的本质特征,甚至都把呼吸说成是“歌唱的动力”,也是受西班牙声乐教育家、理论家曼努埃尔·加尔西亚(1805—1906)“声门冲击”学说的影响。其实,在歌唱发声状态下,歌唱通道内呼气气流高速流动,虽然它本身带有很大的冲击力,但却并不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二、科学的原理

传统的声乐理论一般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本体感觉和心理感知等过程,对“氤氲”状态和“自脐间出”的部位运行感觉,并结合演唱者内心平衡实现与演唱体验的统一。要想解读《歌》论中“氤氲自脐间出”,须以生理呼吸理论为基础②,正确理解“氤氲”状态和运行,理解“氤氲”运行并非“气”之概念,应该是压力转换过程。而歌唱呼吸发声的动力理论研究,则要以医学解剖学中肌肉器官运动等理论为基础③,认识“自脐间”部位“出”才是歌唱动力之源,并非“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一)歌唱动力器官运行

详细解读歌唱状态下肌肉器官运行部位、特点、分布、作用等生物力学特性,可以明确歌唱呼气发声的根本动力调节方法。我们根据歌唱状态下运行部位、特点不同,将歌唱动力器官分为三类,即歌唱吸气动力器官、歌唱呼吸平衡动力器官和歌唱呼气动力器官。对这三类动力器官的调节,形成了歌唱呼吸不同时相状态的特征。

1.歌唱吸气动力器官

在歌唱活动过程中,吸气肌群的联合运动才是形成歌唱吸气的根本动力。歌唱吸气状态的动力调节,来自膈肌肌群和胸廓肌群的收缩动力作用。膈肌是一块呈伞形的片状阔肌群,将人体分为胸腔和腹腔两个腔体;它是完成歌唱吸气动作的肌肉,在生理呼吸时,大约三分之二的动力都来自此肌群的作用。

同时参与歌唱吸气动力的辅助吸气肌,包括颈部的颈深肌外侧肌群(如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肩部的三角肌后束、冈下肌和小圆肌,背部的斜方肌、背阔肌和菱形肌等,这些肌肉器官在生理呼吸时是重要的辅助吸气肌。在歌唱状态下,这些辅助吸气肌就变为了最主要的歌唱吸气肌肉器官。膈肌的主动收缩和辅助吸气肌的同时协调运动,就是古人所说歌唱状态的“氤氲”最开始的吸气肌肉器官运行的动力。这也是形成演唱者歌唱吸气的第一感觉状态,且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2.歌唱呼吸平衡动力器官

歌唱呼吸平衡动力器官的组成,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等肌肉器官。其主要作用是建立歌唱呼与吸的对立平衡,即演唱时的屏气状态。在歌唱吸气时,肋间外肌的主动收缩,将使演唱者每条肋骨的前端抬起,把肋骨向上及向外拉,从而增加了骨性胸廓的前、后径。由于胸廓的扩张,肺内负压快速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肺活量,提高了外界空气进入肺组织内的速度。肋间外肌收缩也使肋间隙扩张,主要作用是防止胸壁肋间隙被动向里吸的问题。在歌唱状态下,能使胸廓形成坚实的歌唱状态下的胸廓外壁状态。

在生理状态下,肋间内肌收缩有呼气动力的作用,它将肋骨下压使肋骨向下及向内移,目的是缩小骨性胸廓的前、后径。但是,在歌唱呼气状态中的肋间内肌就不同了,不再是歌唱呼气的动力。由于歌唱状态时肋间内肌主动收缩,造成了肋间内肌与肋间外肌的特殊对抗平衡状态,不参与歌唱呼气动力调节作用。同时,在歌唱状态下用力呼气时,肋间内肌也有使肋间隙呈缩紧状态,就是为了防止胸壁发生向外凸出的问题,也参与维持坚实的歌唱状态下的胸廓外壁状态。

3.歌唱呼气动力器官

歌唱呼气的动力不像生理呼气动力,不是来自歌唱呼气肌群,也不是来自胸廓肌群、肺组织、膈肌等器官的弹性回位。参与歌唱呼气运动的动力器官,位于胸廓与骨盆之间,参与腹壁的组成。同时,还有后背的腰肌及周围背部肌群等,也参与了歌唱状态下腹肌肌群的联合动力收缩。但是,调节非常灵活的歌唱呼气动力器官,唯一的是腹肌肌群。

参与调节歌唱呼气状态的动力器官中的腹壁腹肌肌群组成,包括带形状态的腹直肌和三块对称的宽阔扁肌,即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歌唱状态下,它们是真正能够主动收缩,成为歌唱呼气动力器官。古人描述的“氤氲”运行过程特征的实现,就是“自脐间”周围“出”的歌唱呼气动力,即腹肌肌群产生作用,这是声乐理论重点强调的歌唱动力器官调节。

(二)歌唱呼吸力学特征

歌唱呼吸与生理呼吸是既相互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特殊呼吸运动方式。只有以生物力学等理论为基础④,真正理解歌唱呼吸力学的原理,才能诠释歌唱呼吸生物力学运行过程的基本规律。不同歌唱肌肉器官运行,可以通过胸腔与腹腔之间,实现演唱者歌唱发声过程中能量的相互转换。具体体现在不同歌唱呼吸时相状态的改变,形成不同歌唱呼吸力学特征。

1.歌唱吸气动力的传递

演唱开始前歌唱状态的建立,是实现演唱活动的首要任务,这种状态就是歌唱吸气肌(即膈肌)及吸气肌群的生物化学能,转变为歌唱吸气的收缩动力过程。在歌唱吸气阶段,膈肌主动收缩力是作为歌唱吸气动力作用出现的。膈肌的主动收缩下降,使胸腔容积扩大,形成了胸腔内肺负压状态,增加了肺内气体的储存量。同时,膈肌下降使腹腔内脏器官下移,也使腹腔容积缩小,腹腔内高压状态逐渐形成。演唱者感受到脐周围膨胀,也是使演唱者最初腹部隆起的感觉。这样,演唱者的歌唱压力传递活动,也就形成了“膈肌下降—胸腔负压—腹腔增压”的过程。

歌唱吸气动力方向由上向下运行,实现了歌唱吸气的歌唱生物力学转换过程。因为人体有特殊阻隔器官的结构,即胸腔—腹腔(分隔器官作用),在胸腔与腹腔之间存在的分隔器官,包括膈肌和胸膜腔。膈肌既是“歌唱吸气动力”器官,又是胸腔与腹腔之间的分隔器官。在肺组织外层也是一个有完整包裹膜的器官,由于肺的外层膜返折紧贴移行至胸壁内膜,在肺组织外层与返折紧贴胸壁内膜,形成特殊负压状态的胸膜腔。因而,在胸腔与腹腔之间不仅是膈肌,还存在呈负压状态胸膜腔隔开的器官。这一胸膜腔特殊结构,注定了无论是吸气或者呼气,气息都不能进入腹腔。这也是膈肌收缩动力作用和胸膜腔的作用等隔开,转化为腹腔内压力能的过程。只有理解演唱者这一动力作用转化运行过程,才能科学认识腹腔—胸腔的容积交替改变的过程。

2.歌唱呼与吸动力平衡

演唱者歌唱膈肌吸气的动力调节完成后,歌唱呼与吸的时相开始转换。这时,演唱者动力调节主要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的动力对抗平衡,歌唱吸气动力与歌唱呼气动力同时收缩,形成了新的歌唱状态的条件。歌唱状态下呼与吸的动力平衡的力量,作用力的力学方向是完全相反的。这正好是正确区分歌唱呼吸平衡的分水岭,也是保持歌唱呼与吸对抗平衡的根源。同时,还有歌唱呼气肌的腹肌与歌唱吸气肌的膈肌,也是可以参与同时运行的。

如何理解歌唱呼气肌群与歌唱吸气肌群同时运行呢?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两对对抗肌群不可能同时运行,这是歌唱感觉与经验教学的误区之一。由于人体先天性形成的胸膜腔特殊结构,能使胸腔与肺组织发生分离运动现象,这一特殊结构为科学解释歌唱胸廓扩张状态,促使肺组织被膈肌挤压的同时运行移动的可能提供了依据。这一特殊结构也为歌唱呼气“压力”的转换,提供了必要的组织结构条件。这样,演唱者的歌唱活动形成了对立平衡,歌唱呼气腹肌肌群收缩力等于歌唱吸气膈肌收缩力的动力,形成歌唱呼与吸的对抗平衡状态。它们之间是作用力方向,也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肌肉群,这两个力量的对抗平衡状态,保持了歌唱的基本状态。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演唱者在歌唱状态下,歌唱呼气肌的腹肌与歌唱吸气肌的膈肌是处于对抗平衡的。也就是说,歌唱吸气状态(包括平衡状态),都是不能完成歌唱发声的。

3.歌唱呼气压力的转换

歌唱呼气压力的转换,是腹部腹肌肌群生物化学能转换形成的收缩动力作用。这是歌唱发声状态时,歌唱呼气发声唯一收缩动力作用。歌唱状态下吸气肌的膈肌与呼气肌的腹肌肌群作为对抗肌,肌肉力量对比悬殊,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当歌唱呼气的腹肌肌群动力明显大于歌唱吸气的膈肌动力时,腹肌肌群与膈肌肌肉力量作用力的力学方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歌唱呼气动力方向由下向上运行,就实现了歌唱呼气发声的生物力学转换过程。

这时,腹壁腹肌肌群及周围肌群作为歌唱呼气动力的生物化学能,开始转化为腹腔内高压力能。演唱者的歌唱呼气发声活动过程,形成了“腹肌收缩—腹腔高压—胸腔高压”状态;促使膈肌被动向上移动,充分承载着腹腔—胸腔之间压力此消彼长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造成“腹腔高压—膈肌挤压—胸腔高压”,腹腔内高压力能大小的改变过程。这样,就形成了最为关键的肺内压—肺容积动态关系的变化。这一过程完成了歌唱呼气状态“动力—压力—声能”单向传递与转换的过程,形成了独特歌唱发声呼吸的动态平衡调节特征。

三、理论的磋商

我们通过对歌唱动力器官运行和歌唱呼吸力学理论分析和讨论,可以清楚认识到《乐府杂录·歌》中歌唱状态下“氤氲自脐间出”理论的本质特征。“氤氲”状态运行的本质,为歌唱器官运行中压力传递的概念。同时,促使歌唱发声时“自脐间”部位“出”的本质是特殊推动力,即腹部肌群的原动力。在充分认识歌唱生物力学科学原理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歌唱“氤氲”之气体和呼吸是歌唱动力等理论的磋商。

(一)“氤氲”为气体之磋商

把“氤氲”运行状态说成是“气”之运行,是感觉与经验声乐教学的误区。在演唱发声时,“氤氲”的运行过程,无论是通过歌唱吸气,还是歌唱呼气,都是压力转换运行的过程,都是描述压力调节歌唱技巧作用的集中体现。由于歌唱吸气动力和呼气动力两个方面相互作用,也是在不同呼吸时相的压力同时相互转换调节的过程,因此,提出对 “氤氲”一直认为特指歌唱呼吸气体理论的磋商。

1.“氤氲”之压力概念

“氤氲”之压力概念的确定,是不同歌唱呼吸动力作用的结果。“氤氲”之压力运行特征的形成,是在吸气阶段的膈肌等肌群和呼气阶段的腹肌肌群等,提供不同歌唱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歌唱状态的特殊要求,具体来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歌唱活动要始终保持吸气状态,这也是歌唱呼吸活动调节的第一手段。歌唱状态下膈肌的收缩即吸气动力作用,膈肌下降使腹腔内器官下移。根据解剖学理论,我们知道,因为胸腔有膈肌和胸膜腔的阻挡作用,通过歌唱吸气动作的过程,最多也只是把外界气体吸到肺的底部。膈肌收缩形成的吸气动力,造成膈肌下降挤压使腹部膨隆。这是“氤氲”传递过程中,开始形成的首次腹腔内的压力,也是在歌唱的准备阶段,演唱者第一次感觉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歌唱发声阶段,来自腹肌肌群收缩形成歌唱呼气动力作用,会使腹腔容积进一步缩小,腹腔内压力进一步增大。歌唱状态下的腹腔内高压力,就是歌唱呼与吸的动力同时作用,也是双方力量相互叠加的过程。这时,歌唱呼气也绝不是从腹腔里排出的气体,而是腹腔内高压推动膈肌被动上升,形成胸腔内高压挤压肺组织的过程。这是歌唱状态下歌唱呼气发声状态的第二感觉状态。

2.“氤氲”之气误解原因

在声乐教学中,为什么部分人会把“氤氲”理解为歌唱气体之概念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歌唱状态的准备阶段,大家首先感觉到的是吸气过程,这样吸入外界的空气一定是气体,就误认为“氤氲”一定是气体。二是因为演唱者非常明白在声门处歌唱呼气会使声带发生振动,实现的是气—声转换过程,也是误认为“氤氲”一定是气体的最终原因。以上解释都是歌唱呼吸发声过程中的表面现象,必须纠正这种历史性错误对声乐教学理论的影响。

“氤氲”运行不等于是歌唱呼吸气息的运行。最初的“氤氲”无论是歌唱吸气时气体由上到下,完成“气流—压力”转换、传递过程,还是在歌唱呼气时气体由下向上,完成“压力—气流”转换、传递过程;歌唱状态下由于膈肌和胸膜腔的阻碍作用,也阻挡了歌唱呼与吸在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气体交换,腹腔内“氤氲”的运行不可能是气体。把“氤氲”运行解释为歌唱呼吸气体,是不遵循自然科学,对生理学、生物力学等理论的误解。而呼气流只是在声门处,作为气—声转换的媒介物。只有把“氤氲”解释为压力,才能确定腹腔—胸腔内压力的传递过程,正确理解歌唱通道内的气—压转换过程。针对过去在传统声乐教学中采用气功修炼内丹术形成所谓“气沉丹田”或“丹田之气”等概念,也应该解释为“力沉丹田”或“丹田之力”。这并不是故意玩文字游戏,而是歌唱器官生物力学运行的力学本质诠释。

(二)歌唱动力之磋商

我们通过歌唱器官中生物力学理论研究,重新阐述了演唱者发声行为的“动力—压力”转换过程。只有充分认识演唱者不同肌肉器官动力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歌唱动力器官的运行规律。只有调节“自脐间”部位“出”的歌唱动力之源,才能推动“氤氲”之压力运行,故,提出对“呼吸是歌唱动力”理论的磋商。

1.歌唱动力之源

从歌唱动力器官分类理论得知,真正歌唱呼气发声的动力来源,不是生理呼吸时来自胸廓、膈肌、胸肌、肺组织的弹性回收力,更不是在声门处自己产生,也不产生在肺内。判断它的准确标志,是医学上腹肌肌群(脐周围为中心)的收缩动力。这就是歌唱呼气发声唯一的动力器官,也正是演唱者的歌唱感觉状态的实质。因而,这种动力作用就是在腹部腹肌肌群动力作用下形成的腹腔高压力(腹压),推动膈肌被动上行传递到胸腔的高压力(胸压)。

我国古代传统声乐理论中肯定了“自脐间”部位“出”的歌唱动力理论。古人常把下腹部(脐周围)俗称为“丹田”,而且还把丹田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后丹田等,同时把中丹田作为基本田,即以脐周围为中心。歌唱发声中呼吸运动调节或称运气,经常练习的正是中丹田部位。歌唱状态促使歌唱动力传递的过程,是从脐(丹田)周围部位“生长”出来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确立了中丹田部位为歌唱状态下动力的发源之地。

2.歌唱动力误解原因

在声乐教学时,由于没有重点强调“自脐间”部位“出”的特点,即脐周围腹肌肌群的收缩力,也就忽视了推动歌唱呼吸气体运行的动力作用。大家都把歌唱呼气气流形成的冲击力,认为是歌唱的动力是错误的。虽然肺组织内的歌唱通道所形成的高速流动呼气流有很大的冲击力,但不是原发动力。这一误解至今还在传播,并且还有扩大的趋势。虽然歌唱呼气气流形成的冲击力也是力的作用,但是不能等同于歌唱呼气发声的动力,这是两种不同的力量。歌唱呼气的冲击力,是在腹肌收缩特殊的动力作用下形成。

我们首先应该清楚的问题是,歌唱发声时是调节歌唱呼吸本身流动之气?还是调节推动呼吸之气流动的歌唱动力器官运行?大家都忘记了古人提出的“氤氲”运行是“自脐间出”的教诲。只要我们科学对待“自脐间”部位“出”的歌唱动力器官运行顺序、状态、特点等,就能明确呼吸气流非歌唱动力的答案。我们认为“自脐间出”的收缩动力,是对歌唱发声动力之源的最好诠释,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歌唱动力理论。

注 释

①[唐]段安杰《乐府杂录·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页。

②王庭槐主编《生理学》(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版,第147—175页。

③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普通高等学校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第59—94页。

④黄诒焯主编《生理功能的工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322页。

猜你喜欢

氤氲肌群呼气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氤氲茶香,纸短路长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刘延苹:氤氲自然 伊墨生香
氤氲豆角香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