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歌剧指挥家克劳斯声乐大师课印象
2019-02-15何静
何 静
应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邀请,2019年4月17日至19日,德国歌剧指挥家克劳斯·D.永恩(Klaus D.Jung)三度来照,做客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这也是他的第11次中国之旅。
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的特聘教授,克劳斯先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声乐大师课及教师座谈,给包括声乐系部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在内的近20位学员进行了现场指导,曲阜师范大学校友、旅德女高音王艳春女士全程担任翻译。
与我们通常看到的歌唱家视角下的声乐大师课不同,作为汉堡室内歌剧院(Hamburger Kammeroper)前音乐总监,出生自音乐世家并有着35年歌剧指挥与艺术指导生涯的克劳斯先生,多年来数次担任国际声乐比赛评委和音乐总监,经常与花腔女中音塞西莉亚·芭托莉(Cecilia Bartoli)等世界级歌唱家合作演出,可以说是一位一直徜徉在古典音乐最前沿的音乐家。克劳斯先生的音乐生涯虽然是以钢琴启蒙,但是他却酷爱声乐,尤其是歌剧艺术。他最大的兴趣是帮助歌者发掘其内在潜力,以一位歌剧指挥家的角度来调整他们的声音。在指挥家魔法师般的手势与钢琴弹奏中,寻找歌者诠释声乐作品能力的多种可能性,引领他们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和音色,这种高屋建瓴的全新视角使学员们受益匪浅。激动之余,将克劳斯先生声乐大师课的精髓加以概括评述,以飨读者。
细节决定成败
克劳斯先生对外国音乐作品,无论是歌剧咏叹调,还是德国艺术歌曲,抑或是钢琴、弦乐作品,都十分熟稔,对中国声乐作品也情有独钟。他的钢琴视奏熟练、规范,手到擒来,彰显了一位歌剧指挥家扎实的钢琴基本功,以及对古典音乐作品涉猎甚广的深厚的艺术修养。他的授课似传道士般孜孜不倦,循循善诱。
正如文艺复兴的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追求细节的精神一样,在三天的大师课中,克劳斯先生对声乐作品的细节近乎痴迷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克劳斯先生在给我指导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Addio del passato)时,仅第一句“Addio, del passato bei sogni ridenti”,我就演唱了七遍之多。最初阶段,由于首次与大师合作的生疏与紧张,又顾忌台下师生的反应,我没能进入演唱状态—不是强弱关系差一点儿,就是元音之间唱断了;不是音符的时值短了那么一点儿,就是克劳斯先生认为我唱得不够舒展,也不够绝望,始终达不到要求。于是,克劳斯自弹自唱,带着手势示范这句的情绪。他竭尽全力地激发我的情绪,耐心细致地标出每一个气口,后来甚至激动地站了起来,要求我忘记所有的技巧,带着哭腔去演唱,激动起来,想着人物和音乐。我终于调整了情绪,抛弃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完全想着人物设定,甚至把自己都唱得汗毛竖立。
通过这次大师课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如果你真的投入到音乐情绪之中,那么观众一定也会有所触动,声音的感染力就会扑面而来。克劳斯的要求让我真正明白了“唯乐不可以为伪”的道理。
另外,在给学员上课的过程中,克劳斯多次强调初学者一定要注重作曲家的一度创作,尊重谱面上所有的音符和表情记号,包括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等要素。这些都是诠释一首声乐作品最基本的功课,是最需要歌者花功夫钻研的地方。无论国内外,声乐学习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够重视这些基本要素的细节处理,就会导致演唱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他要求学生在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时,先从朗读歌词开始,要清晰、准确地读出每字每句,外文的演唱要特别注意元音的发音技巧,抓住歌词和旋律的重音。克劳斯说,很多歌者都会在演唱一个抒情长乐句时有拖拍子的坏习惯,其实,这不仅不能证明你的技巧高超,反而是暴露自己的问题,是歌唱理念的问题。
克劳斯先生的大师课就是从诸如此类我们平时极易忽视的细节入手,一堂课下来,好像说的道理非常简单、朴素,可是学员们照做之后,不仅声音更加自然、轻松,最重要的是歌声变得动听了,让人惊叹音乐的奇妙,感叹德国人身上标签化的严谨、细腻,同时也感受到克劳斯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说,他是用生命来做音乐并享受其中的人。记得歌唱家和慧也曾说,“专业和业余(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照着谱子演唱’。”我想,对细节的追求就犹如米开朗基罗手中的刻刀、外科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一样,“细节决定成败”应该是歌者需要牢记并付诸实践的箴言。
“唱音乐”永远是首位的
大师课上,克劳斯先生提及最频繁的词汇是“唱音乐”。他说:“通常,歌者在声乐上出现的问题,诸如节奏、音准、声音位置等,大都可能不是歌唱技术的问题,而是音乐出了问题,或者说歌者的‘音乐不行’。”有些歌者穷其一生都在追求技术,可是其演唱却始终不能进入到一个较高的艺术层面和水准,主要问题是没有舍弃旧有的意识,审美能力不足。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音乐绝不能成为技术的俘虏。很多歌者过于追求技术,却忽视了音乐的本质和音乐背后支撑的艺术修养,他们在错误音乐理念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当然,关于克劳斯先生的观点,也许会有人提出质疑:技术都没有解决,何谈音乐性?克劳斯正面回应:“正是很多声乐教师有这种只注重技术不强调音乐的本末倒置的理念,所以学生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的很多声乐理念问题,实际上是教师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国际上声乐教学普遍存在声乐审美理念问题,而这个问题会严重影响一位歌者未来的艺术发展。
克劳斯在与教师的座谈中还强调:面对一首新的作品,不要急着去演唱,而是要充分做好案头工作,反复朗读歌词,查阅资料,了解歌曲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人物内心活动,剧中的人物关系等。另外,“歌者一旦站在了舞台上,就不要有过多的思想负担,不要总是提心吊胆地想这句该怎么唱,那句刚才破音了,这都是十分不可取的。一定要忘掉技术,多想音乐,想着要塑造的人物,然后释放自己的热情,诠释好自己的角色,这就是成功”。
克劳斯指导学员演唱,大多从音乐的对比变化和声音的感染力上入手,强调诠释作品的人物与歌曲背景,他不断地试图激发歌者找到能够触动人心灵的歌唱情绪。我十分赞同克劳斯先生的音乐理念。对于歌者音乐性歌唱的培养,我认为除了歌者要具备非常高的音乐悟性和天赋外,还要通过多听、多看、多思考来加强歌唱基本功的训练。在从教的这些年,我一直心存困惑,为何我们喜爱歌唱,却在专业的学习之后越发不敢恣意歌唱了—到底是学到的技巧让我们对音乐产生了敬畏心,还是在追求声音技巧的路上我们被束缚了热爱歌唱的本能?因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回学习音乐的初心,释放天性,不惧怕、不胆怯,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歌者在演唱的时候过多地关注声音的技巧,而忽视作品的音乐性,是终将与成功背道而驰的选择。当然,针对技术与音乐孰重孰轻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两者都不可偏颇,技术是艺术的支撑,音乐的艺术性是歌曲的灵魂,将两者割裂或者对立来看都是不可取的。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既注重学生声乐技巧基本功的训练,同时又应要求学生深度发掘歌曲的内涵,注重歌曲的细节处理。只有在实现技术与音乐双赢的基础上,演唱才会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一些闪光的金句
在为期三天的大师课讲学中,克劳斯先生针对不同学员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指导意见,金句频出,在此列出,与大家分享。
关于音乐的大众审美—“好的音乐一定是吸引人的,你说你的技术好,可是观众不爱听,这是令人遗憾的。”
关于长乐句的演唱—“声音一定要连续,不能间断,唱出来的声音要经过自己的过滤,别人听起来才舒服。”
关于声音的感染力—“唱歌的情绪一定要大于声音,感情永远要托住并推动声音往前走,不要单纯地、机械地、读歌词式地演唱。”
关于歌唱的意识—“唱第一个音的时候就应该知道第二个音的位置,有的像花儿开放再收回的感觉,有的像彩带连续不断的感觉。”
关于高音的技巧—“在演唱时哭泣的情绪要多一点儿,要学会用哭泣的感觉去唱高音,不要太理智,多一些感性。”
关于舞台表演—“歌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好的歌者不仅仅要有好的声音,还要会舞台表演,需要歌者训练肢体和声音的配合,这对全世界的歌者来说都是需要学习和加强的。你的声音越好,就越要会表演,好的演唱才会使你的音乐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关于歌者与钢琴伴奏的配合—“歌者除了要熟练掌握所演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外,一定要熟悉歌曲的钢琴伴奏,记准节奏、节拍,这样才可以很好地与钢琴家合作,而不是随意地让钢琴伴奏跟着你的感觉走。”
关于情绪与声音的关系—“在唱一首歌曲最高音的时候是你情绪最饱满的时候,而不是音量最大的时候,不要试图把声音都用很大的音量唱出来,而是要做到小声音、大情绪。”
关于自己的演唱风格的形成—“吃透歌曲是非常重要的,不去深挖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就很难将歌曲演绎成属于自己的音乐。”
关于音乐的审美—“我不喜欢用对或错来评价声音,音乐没有对与错,只有好听与不好听。”
关于台风—“每次上台的机会都来之不易,不要给自己留遗憾,大胆的表演可以更好地代入,更好地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
关于弱音的演唱—“只有保持积极的状态,才能找到好的声音,要保持状态不松懈,在换气的时候也要保持位置的平稳,在演唱弱音的时候更需要多用气息来控制。”
关于气息的运用—“在演唱一个长乐句之前,要对乐句有预判,合理分配气息。”
关于乐谱—“我们演唱或演奏音乐的基础是音乐本身,曲谱的背后诠释了作曲家的灵感爆发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演唱(奏)者应对艺术作品充分尊重和负责。作为职业音乐人,应遵循和保持这种起码的道德。”
以上这些闪耀着光泽的金句是克劳斯先生“周游列国”几十年,在世界不同舞台的音乐实践中总结的心得体会。无论是声乐教师还是学生,通过三天近距离地聆听克劳斯先生的大师课,都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启发,很多困惑的声乐问题或茅塞顿开、柳暗花明,或得到肯定、愈发坚信。在他的授课中,你逐渐地体会到,应该如何做到自如、准确、充分地诠释、演绎作品,逐渐学习并感受到怎样达到一个歌者站在舞台上必须具备的自信和风范。
克劳斯先生是一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真正热爱音乐的骑士,笔者十分欣赏他对于音乐乐观、单纯、严谨的态度。期待克劳斯先生能够再次来到中国,分享他的音乐王国中美好的故事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