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设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思考

2019-12-07于洪彦朱辉煌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解决方案技能思维

于洪彦,朱辉煌

(中山大学 管理学院,广州510275)

1 创新技能

创新具有三个互有包容的技能,即专业技能、思维和创造技能、社交行为技能。 ①专业技能是指人们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创新或有创造力的人往往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运用这些专业知识的方法。 ②思维和创造力是指人们的好奇心、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建立现象间联系的技能。 ③社交行为技能是指兴趣、参与、自主学习、自信、组织、沟通协作、团队合作和领导力。 思维与创造力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创新往往也需要开放的思想和对已有的想法、知识、观点等持有批判的、质疑的精神。 专业技能需要专门的知识与技术,而思维和创造力,社交行为技能则需要通过质疑、思考、倾听、参与、合作和沟通等方式进行培训而得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和创造力与社会行为技能都属于软技能,而软技能则是基于个人态度和个人素质而得以发展的,如开放的思想、自信、沟通和协作[1]。

2 设计思维

进入21 世纪以来,设计思维受到企业界的关注。 如IBM、Microsoft、Nike 等企业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去培训员工采用设计思维。 教育界也纷纷探讨如何使用设计思维培养创新技能。 因此,设计思维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有效策略框架,在教育教学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成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新方法和新路径[2]。

研究者们虽然从不同的视角对设计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设计思维的以人为本,创建未来的核心理念则得到高度认同。 在关于设计思维特点的众多描述中,最常见的是以用户为中心、循环工作、原型化、享受过程和在失败中学习[3]。 对于设计思维的操作过程比较流行的是Brown 提出的启发(Inspiration)、构思(Ideation)、实施(Implementation)三步骤和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 团队提出的共情(Empathize)、定义(Define)、构想(Ideate)、原型(Prototype)和测试(Test)五步骤。 虽然这两个设计思维的过程框架略有不同,但可以用“启发—构思—实施” 三大步骤来进行概括。

①启发是指关于现实问题或机会的寻找。 学生以敏锐的观察者身份进入经济社会的真实环境,通过对人们的生活行为社会行为等方面的观察,与人积极沟通互动,记录相关信息并对其困惑与不解进行反思,确定人们的需求,界定现实的须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启发是创新的出发点。 ②构思是指筹谋、提出和检测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一步骤关注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现象的具体化以及元认知的心智模式,激发与产生或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③实施是指将设计的制品、解决方案、创意或所提出的想法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之中。 实施或执行是需要测试的,在测试的基础上,对整个设计思维过程的循环迭代来促进设计结果的不断优化,逐步完善。

基于设计思维的项目在三个步骤(尤其是前两个步骤)之间不断循环进行,因此,研究者需要不断提炼创意,研究的方向也需要不断地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思维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的步骤数量和内容上可能会有变化,设计思维的整个循环从起点开始,本次过程的终点会成为下一个过程迭代的开始。 正是该过程的循环性使管理者能够持续学习,并通过不断改进使创新得以实现。

设计思维通过将现实情境中的问题需求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效果,但这种效果的实现要依赖于团队而非个人,因此,基于设计思维除培养学生的需求意识和观察技能,强调动手实践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 团队项目是体验式地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更多的机会,还可以刺激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与知识的掌握具有正向影响。 因此,团队项目是实现设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组织保证。

3 基于设计思维的营销课程教学模式

3.1 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

营销课程的内容繁多,但其核心是机会分析,营销战略制定,然后根据营销战略来设计具体的营销战术。不管是营销战略的确定,还是营销战术的选择,都需要基于产品或服务的营销困境而发现问题,并期望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营销方案。 在营销课程中引入设计思维,就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作为营销经理,参与到营销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并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市场调研、查找文献、集体讨论,各抒己见,确定解决方案,然后付诸实践,从而进行知识建构,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 在设计思维三大步骤框架下,根据具体的管理困境,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营销问题情境,从客户的角度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并界定问题,激活学生对困惑的敏感,将自己置身于企业的营销环境之中,在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展示学生自己的见解,相互分享想法,沟通交流,从而提出产品与营销的原型,经过测试,推向市场。 在整个营销问题解决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特别是创新技能[4]。

3.2 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 设计思维是将每个学生看成是设计师,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都要以设计者为中心,老师只是一个指导者。 学生要独立完成整体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其中包括查找文献、初步调研、集体讨论、界定问题、设计产品,从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来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或者是完成过程的关键点给予指导。 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独立思维的良好环境和创新平台。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会激活学生积极性与创新力,参与性和主体性,从而全方位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技能。

(2)以管理问题为出发点。 设计思维的背景是管理困境,因此,整个创新过程是从管理问题出发,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市场营销是一门与实务相关的课程,学生从管理困境出发,增加对现实问题的认识,管理现状的困惑与好奇会吸引学生融入学习过程中,并激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动力。 所以,对于管理问题的界定与认知是培养创新技能的关键。

(3)相互协作为方式。 知识建构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共同合作,知识分享。 在设计思维的理念下,市场营销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们面临的是真实的、复杂的、具有多方面挑战的情况,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困难的应对通常并不是个人可以解决的,所以需要学生或操作者相互帮助、通力合作去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组成团队小组、明确分工、实施讨论、分工协作,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领导技能、合作技能、沟通技能,并且能够倾听他人意见,体现设计思维的换位思考和包容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合作过程中碰撞出新的创意。

3.3 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根据Brown 和斯坦福大学的设计思维操作流程,我们设计了以团队项目为组织方式,设计思维元素为主要阶段,以创新技能培养为目的理论框架。 图1 的基本逻辑是在团队组织的前提下,项目的操作步骤以创新思维为主线,即项目以小组的形式,首先对现实的问题与困境进行观察、分析,以设计者的敏感性从中找到管理事件的需求,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结合相关文献,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在市场运营或管理的具体情境中对解决方案进行检测,并提出使用路径,从而完成创新过程[5]。

基于设计思维过程中的实施过程,学生可以强化以人为本,换位思考的意识,可以在泛泛的管理困境中敏感地识别出关键问题;可以在基础理论、现有文献中查找,批判性地分析,从而设计合理的具有理论基础支持,且切实可行的,具有创新思想的解决方案;可以培养数据搜集方法,利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对其所提出的创新想法或产品进行检测,并提出可行的、能够接受现实检验的、帮助企业解决管理问题的、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或想法。

图1 设计思维和团队项目对创新技能影响的理论框架

图1 中也展示了团队项目的组织在培养学生创新技能中的作用。 可以看出,团队项目组织的效果好坏、质量高低会对设计思维与创新技能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1)介绍范例。 介绍过去完成的成功的营销案例,使学生们对于这种教学方法的内容以及具体操作过程有一个基本感性认识,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如何操作基于设计思维和团队组织来完成项目。

(2)进行分组。 每组以3~5 人为佳,组长由小组成员自我推荐,民主选出,组员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及组织能力。

(3)确定研究题目。 这是设计思维的启发阶段,主要任务是营销问题的识别与界定,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敏锐地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首先动员学生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座谈或访问,来了解企业生产或经营过程、企业发展背景、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产生问题的关键原因等。 其次,进行体验调查,如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结合文献查找和问题分析界定所要解决的问题。

(4)拟定研究计划书。 这是设计思维的构思阶段,主要任务结合文献评价,现有的理论和访谈与观察的资料,构建理论框架,提出解决方案,撰写研究计划书。 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计划能力。 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口头答辩,可以请所研究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 学生通过口头汇报,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同时,通过答辩可以清楚研究项目的可行性[6]。

(5)实地调研与分析。 这是设计思维的实施阶段。 通过调研为项目解决方案提供数据资料,以对解决方案进行测试与检验。 在这一阶段,除了学生要掌握调研方案的设计技术之外,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对解决方案进行检测。 因此,Excel 和SPSS 的相关统计分析技术,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6)报告撰写与口头展示。 这部分内容也要归在设计思维的实施阶段。 经过数据分析之后,需要将测试与分析的内容进行沟通、展示和汇报。 在报告撰写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报告的展示过程中,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这其中涉及营销专业基础知识和营销实务相结合的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图表表达能力。 在口头展示中则可以考核学生的沟通技巧、PPT 制作技术、回答问题能力,以及一些口头汇报礼仪等。

3.4 营销课程实施效果

本课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课程评估,也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辅助调研。 调研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测试了学生对课程是否有很大帮助的看法,结果高分显示出学生们认为这门课程对他们的帮助很大。 此外,问卷中的“请你列出三个从课程中最有价值的收获”问题,回答人数最多的结果是“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态度”“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导向”“设计思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创新方法”“合作在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 学生们特别肯定团队合作的理念,认同学习该门课程的经历改变了他们对同学间合作的认知,培养了他们如何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他们认为在以后的项目中,他们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设计思维。

4 结论

在营销课程中引进设计思维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如换位思考、灵活性、协作学习和创造力。 课程实施的结果表明,设计思维为学生提供了用于培养创新技能的理念、工具和方法,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 基于创新思维的方法扩展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同时能够设计与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此外,通过基于设计思维的课程,培养了学生们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创造出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

猜你喜欢

解决方案技能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