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2019-12-06陈义明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陈义明

摘要:小学班主任拥有学科教师和班级管理者双重身份,在做好学科教学同时,要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管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纪律与学习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小学班主任的角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与教育途径,对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作出尝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教育与教学中,班主任的工作犹为重要。小学生的情绪和感情起伏较大,发生在小学生身上较小的事情都会引起其心理上的变化,当心理出现问题得不到正确的疏导时,不利于健康成长。下面尝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更好地促进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工作。

一、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不仅是身体上和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如:环境适应问题、学习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等,在发生的初期学生会把问题藏在心里,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发酵后,就会越发严重,对学生的影响会不断地放大,以致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国内外心理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相应的指标,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的内容有: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可控、个人意志自制力健全、人格完整稳定、人际关系和谐、个人与社会协调一致、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角色特征[1]。班主任可根据以上的判断标准观察学生,对发现的心理问题及早处理。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找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找出消极因素。影响心理健康主要有两大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是指生物特性以基因的形式从先辈传递给后辈。遗传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分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利用现代医学可把不利的遗传因素预防或减少影响,如对可检测的遗传疾病,可以通过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影响。相对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因素,学校的影响力是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和教学活动进行,学校可以创设良好的学校活动环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成长和学习。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考虑从教育角度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有: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等[2]。

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班主任面临的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给班主任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给班主任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及分析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预防为主,适时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我国古代名医扁鹊认为:治病可以防患于未然。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应以预防为主,减少学生有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对于班主任来说,可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针对学生年龄的心理特点与规律以及可能会产生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和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心理现象,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引导学生掌握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從而达到预防的效果。如在新学年开学时,学生刚结束暑假的假期,思想上还停留在假期里,班主任应分析学生在假期结束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假期综合症、上学焦虑、思想涣散等问题。教师在开学初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集中学生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消除或减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

2.剖析原因,解决学生常见学习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对学习缺乏自信、学习疲劳、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等。下面对学习缺乏自信、考试焦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供解决的方案。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源于多种原因,如学习努力程度不足,没有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自身能力不足对学习无能感、沮丧心理,丧失对成功的渴望。对学习缺乏自信的学生,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鼓励学生接受挑战,为其创造成功机会,让其在成功中重拾自信[3]。对于考试焦虑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内部原因在于个人认知因素中自我接纳能力低下、易容受到负面的评价影响、个人的人格特征中神经过敏等原因造成学生缺乏自信心;外部原因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给予过高期望,造成了学生对学习产生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学生由于压力过大容易出现失眠、考试紧张、甚至逃避考试等问题。要解决学生考试焦虑的问题,班主任可以考虑使用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法。首先使用放松训练法让学生通过肌肉放松、调息放松和想象放松,减少学生的紧张心情;然后使用系统脱敏法,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逐步减弱学生的焦虑[3]。

3.疏堵结合,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

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当学生有异于平时的表现,通常已产生了心理的问题。对于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做到疏堵结合,及时作出处理。如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情,从而产生闷闷不乐或烦躁发怒等不良情绪[4]。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及时找出原因:考试不好、参加比赛落选还是跟同学发生矛盾等原因,然后根据相应的对策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引导学生释放自己的压力等。对于学生不合理的一些请求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在疏导的同时,应该要堵住学生不合理的要求。通过观察情况了解原因,疏堵结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

结束语

小学班主任应意识到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认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曹梅静主编.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9-28.

[2]王玲主编.心理健康教育B证教程[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59-73.

[3]仝德记著.中小学生心理学知识实用读本[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2月第1版:2-17.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