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9-12-06郑环宇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1期

郑环宇

摘要: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在不断提高,更多的人注重公共文化服务。想要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重视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全民正确认识现代公共文化,把握好其内涵、性质、特点以及功能;强化各级政府对于现代公共文化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从而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现代公共文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发展

前言:

与其他文化相比,公共文化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其重点属性在于“公共”二字,强调文化的普惠性以及共享性,是基本文化。其主要作用是由政府部门主导,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的用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以及服务,包含设施、资源等服务内容。本文主要从现代公共文化的基本概念、服务体系以及现阶段的公共文化建设做了阐述,以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和理解

1.1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什么?

人们常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首先要明确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什么?换言之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立现代公共文化的初衷是为了服务人民,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权利,这个是目标,在实际的运作用,我们都应该遵循目标,围绕目标来开展工作。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背道而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是为了完成上级所布置的任务,或者是为了配合当地的一些经济活动而成立。

1.2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和理解

现代公共文化这一概念也是比较具备中国特色的词汇,在西方国家,一般文化分为:宗教、文娱、文化等。从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来看,现代公共文化包含了几大方面,其一涉及思想文化传播,例如在众多公共场所人们会看到儒家思想等众多思想文化的传播;其二文化传播、新闻出版乃至广播电视等。另外我们在公共开放的一些公园等区域经常可见全民健身、知识科普、群众性政治文化等多个部门,这是一种被称为“小文化”范畴内的公共文化,这项涉及面广泛的社会性事业对整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发展为什么需要发展公共文化?或者说它到底能给人民群众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体验?首先我们要把公共文化放到“文化”这个大概念里来思考它的意义;中国典籍《周礼》有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天象是为了掌握时令节气的变化,而观察人类行为是为了化育天下百姓,由此观之,古人对文化的理解,充满了参与、控制和使之变化的领导以及进取精神。由此可见“文化”对于民族的象征意义,说到底就是以文化人,用民族共有的价值精神追求、价值观、文化特色去影响人、塑造人、凝聚人;從而成就建立在相同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魂魄,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公共文化的使命功能,首先要承担的是面向所有人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提高公民法制观念、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使命和功能,这也是由于公共文化其普惠和共享的性质决定的。

2.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2.1充分体现国家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均衡化发展

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充分体现国家责任,强化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于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从国家层面,需要从总体上对资源、政策乃至资金要做到合理的调控,对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而人口基数较大的区域给予倾斜,使得经济落后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同步到全省甚至全国的水平,真正使得全国公共文化事业能同步均衡发展。其次从省以及市县政府层面除了保障基础的公共文化机制,更需要根据当地的特色发展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这就要求区域性政府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对于基础化、标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由公共财政给予保证;对于地方特色化、优质化的公共服务,可以通过当地的企业乃至公民等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通过市场经济加强区域特色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手段让民营企业参与到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政府可以制定以奖代补、政府购买、贷款贴息等给予企业优惠政策。从乡镇层面,要发挥当地民众的主观能动性,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可以通过自愿捐助、低收费或者有偿服务等手段让地方的贤能之士为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事业献计献策。

2.2打通关键环节,加强“体系”建设

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想要得以快速发展,离不开“体系”建设,这里讲的“体系”建设集中体现在设施体系和组织体系两大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设施体系相对薄弱,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解决消灭空白文化建设,以达到合理布局。一直强调公共文化的特性是普惠,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公共文化,政府当前要通过建设一些散步在老百姓身边的方面实用的中小型设施,例如图书馆、文化管等。另外就是对于偏远以及贫困地区要采取流动设施、数字服务设施;扩大服务的覆盖面积和半径,形成固定、流动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服务全覆盖,避免“设施孤单”的问题。

2.3提升综合服务效能,推动社会发展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抓住“内容建设”,防止设施“空心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是基本,而后期的内容保证却也是重中之重。要不断通过调研、群众反馈等机制反思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合理性,并实时加以调整和改变。资源以及人才的配置也是整个综合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点。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全面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推动社会发展。

3.总结

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彻底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落后发达国家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国家政策到公共文化立法,讲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标准以及政策从上到下,贯彻执行,创造出了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事业,这一事业也将继续不断完善和创新,让大众真正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收获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徐益波.新形势下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基于《意见》和《标准》的文本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5(1):131-133.

[2]崔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追求——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模式探索.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8):122-123.

[3]刘敏惠,张仙.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6(5):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