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衔接教学策略探究
2019-12-06李晓菊
李晓菊
摘 要:目前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若想利于不败之地,应该做到知己知彼。学习对方的语言是最为基础的手段。所以英语教学现在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科目。而语言教学,实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做好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衔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一部分教师受传统理念影响,对如何做好衔接没有好的办法,对此笔者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英语教学;衔接策略;分析讨论
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做好小学和初中的教学衔接,时常回顾之前的基础英语知识,可以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教学,适当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其次教师还应该做好课前与课上的教学衔接,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预习,了解知识重点,进行学习反馈,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做好家校学习衔接,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讨论。
一、進行知识迁移,夯实学生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应该意识到,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和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及时联系小学阶段的知识,并适当对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迁移,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教师可以首先从单词入手,以中学阶段的单词为中心,进行之前知识的迁移,随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发言,由教师列出的英语单词进行回忆和讲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单词进行相关短语的联想,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将知识进行整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的相关模仿,根据教师的思维导图模板以及自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构建思维导图,重建英语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后教师还可以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跟读,分析其中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二、实行课上预习,课中突出重点,课后进行巩固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若想做好英语知识的衔接,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是课堂,所以应该课堂内容的衔接,可以采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段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预习,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重点,及时进行知识巩固。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直观学习能力,培养学科素养。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目前微课教学的模式正在被人们所接受,教师可以构建相关的微信群以及QQ群,教师首先将本节课的知识利用微课发放到相关的群里,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同时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将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相应的反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教师在课上还可以讲述相关的英语知识,教师通过智能教室,鼓励学生进行教学反馈,学生对于自己不了解的知识进行点击,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知识的精讲和细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任务标准,还可以让学生及时将作业在后台进行提交,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进行家庭教学,及时进行反馈,巩固学生成果
在进行英语教学衔接时,家庭是学生学习的第二场所。若家庭和学校之间未能及时做好教学衔接会使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还应该及时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监督,家长也及时将学生的情况进行反馈,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融合学生的意见,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只依靠学校的不利,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习观念以及自身的认知多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及时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在家庭中,家长也应该及时询问学生的学习内容,这对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学习情况的分析,家长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沟通,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做好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英语衔接。家长还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的桥梁,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式,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在进行英语衔接教学时,教师应该从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入手,可以通过提出小学英语知识,逐步对学生进行引导,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知识网络;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预习,了解知识重点,进行学习反馈,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做好家校之间的衔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冒晓飞,周华.英语课堂教学环节衔接策略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7(10):12-15.
[2]赵赛男.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J].中学生英语,2017(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