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教育发展

2019-12-06孙荔荔

关键词:乐观奉献民族精神

孙荔荔

摘要:民族精神,成为党领导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精髓和精神指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把握民族精神的内涵,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使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民族精神;光辉历程;弘扬;乐观;奉献;创新

中图分类号:G7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0-037-1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念等共同特质,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 、 党在光辉历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

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从而形成了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又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抗震救灾等精神。

1.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产生于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一部分军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了党历史上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精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纵观整个长征过程,红军转战二万五千里,从一百多万敌人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无不体现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同时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更需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延安精神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安水”,说起延安大家都会感到很亲切,从1936年到1948年,它不仅是抗战的指挥中枢,更因为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精髓有两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延安精神成为抗战胜利的精神指南。

4.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来的,这段时期是全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西柏坡精神更具有创造力和表现力。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产生于建国后六十年代,出于王进喜的一句话:“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亲切话语。精髓就是奉献,爱国创业。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建成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从此结束了用洋油的历史,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

6.两弹一星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毛泽东一语定乾坤:尽快研制原子弹。科学家们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所以两弹一星精神就是热爱祖国、無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勇于登攀。

二 、 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教育发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魂。江泽民总书记更明确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并进一步提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 的重要任务。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精神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1.作为教师要有坚定的从教信念

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我们今天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对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乐于从教,严于律己。面对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提高,我们压力也很大,会有抱怨,相信我们每一名教师,只要从事这一职业,就一定会坚定自己的这份信念,正如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在给毕业生讲话中说到:什么是母校?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同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也不允许别人诋毁和蔑视,因为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教师的信念和价值。

2.作为教师要有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告示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乐观主义精神。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也离不开乐观主义精神。乐观主义教学就是宽容和赏识学生,去用更多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赏识他们每一次的进步。正如我们经常说的:你可能无法选择工作,但你可以选择工作的心情。

3.作为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大庆精神的精髓是讲奉献。作为教师党员要有奉献精神。虽然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俗话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见教师的奉献是要用一生去诠释的。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那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它深深地道出教师的真谛——奉献。

4.作为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让我们懂得了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令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温家宝总理曾说过:“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而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就更需要有创新精神,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科研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更好的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综上所述,民族精神在今天依然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当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袭来时,我们更应该坚信:唯有精神崇高,才能使人多一分从容,少一些浮躁。让民族精神的旗帜高高飘扬,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魂魄!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辽宁 本溪117000)

猜你喜欢

乐观奉献民族精神
浅谈校长品质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与奉献精神
不忘初心,一路耕耘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用美德丈量人生 将温情遍洒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