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效果分析

2019-12-06李紫辉宋妍岐樊小萌张霞吴艳

中国市场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大学生

李紫辉 宋妍岐 樊小萌 张霞 吴艳

[摘要]自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天津市实施了多项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是创新创业政策的重要助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实际上依然存在着激励政策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以及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从政策、高校以及学生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政策实施现状与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促进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大学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017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全民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而言,更是十分重要,他们有活力、有远见,是带领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创新创业让大学生在收获自我价值的同时,更能给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国家在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方向应当有所引导,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更应考虑给予大学生更多优惠条件,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文章就现状、问题和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天津市创新创业激励政策

11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的内容

目前天津市对大学生所实行的创新创业政策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对于创新创业主体。对创业的在校生,保留其学籍两年并将大学生创业扶持期延长至七年;鼓励大学生创业并降低创业门槛;对大学生实行资金扶持、财税减免、部分费用补贴等。

第二,对于创新创业环境。支持鼓励各大企业、高校、投资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的力量权力构建众创空间,并通过资金补贴、资助以及购买服务的方式建设众创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综合服务。

12天津市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调研范围: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发放问卷1450份,实际回收1450份,有效问卷1448份。

121宣传渠道逐步多元化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为政策宣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政策信息,如学校宣讲会、政府网站和新闻媒体等。其中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听学校宣讲会,可以迅速地获取有关大学生“双创”政策的信息,并且真实可信。政府网站也以其独特的权威地位占有一席之地。此外,新闻媒体等渠道因其来源广、信息量大、容易互动的优势也成为多数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政策的又一选择。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与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宣传途径,以保证政策有效的下达。

122政策形式愈加多样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创业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复杂的环境意味着政府需要采取多种扶持措施,以支持大学生创业。如2018年天津市发布了《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的通知,该通知扩大了创业扶持对象范围,将高校毕业后五年内的毕业生列为了大学生创业扶持对象,并对其提供技术扶持和资金扶持两个方面六大支持。对于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给予了最大程度帮助。

123大学生创业意识初步形成

我国历史上长期的“抑商”,直到改革开放才有所改变,这导致中国创业先天不足,以往创业的大学生被认为是“走歪路”。但随着政策的普及,更多的大学生以知识为依托,发挥潜能,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在问卷数据中显示,参加创业比赛的人次占4962%,反映出大学生普遍有创业的意愿,已形成了初步创业的意识。

2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21宣传力度不够,政策普及效果不佳

虽然政策宣传日益多元化,但在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只有1203%的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激励政策,且这种“了解”也是相对的;6241%的学生对于创新激励政策一般了解,但对具体内容只是一知半解;即使是全国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仍有2556%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激励政策不了解,这表明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上仍有不足,政策的传达成效不高。

22主体缺乏主动性,参与度不高

数据表明,大学生参与“双创”活动的比例不足50%,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校大学生通常将重心放在专業课上,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很大程度上是支持学业发展。而与创新创业配套的激励政策,对于学生的激励针对性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双创”活动是连续且烦琐的过程,整个活动仅一年多的时间,势必会与学生的学业起冲突,抑制了学生的动力。此外,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缺乏规划,没有自我提高的意识,沉迷于娱乐,缺乏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

23“双创”课程地位低,课程体系不健全

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缺乏相应的经验与认知,因此对创新创业望而止步。可见,高校对于“双创”课程设置有所缺失,不足以支持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目前部分高校虽已建立了一些帮助学生规划生涯进行创新教育的课程,但也仅把其课程设为通识教育课,培养方案的设计过于形式化;课程与实际太过分离,单一地追求学分,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少相应的社会实践基地,校方忽视了与企业方面的合作建设,致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24激励政策体制不健全,专职教师长效保护机制缺失

现有激励政策以单层次的物质激励为主,缺乏精神激励,无法满足学生多层次需求,激励体系不健全,激励力度不足。事实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多种融资平台的支持运作,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而现有激励政策也主要针对大学生的物质层次需求。完善激励政策,加大精神层次的激励,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获得成长。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更好地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现有的制度对参与指导的专职教师缺乏相关利益的长效保护机制。许多参与创新创业指导的专职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工作业绩考核上和其他教师标准一致,缺乏优势,使此类教师得不到发展,导致教师参与热情不高,不能充分有效地指导学生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造成师资流失,阻碍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3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的建议

31弘扬创业精神,加大宣传力度

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创新创业成为我国经濟发展的新动力,就要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弘扬创业精神,坚定大学生的创业信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政策,全身心融入创业行动之中。

311组织创业宣讲活动

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气氛,让更多成功的企业家走进校园,开展经验交流会,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组织更多的创业学习活动,建立大学生创业玑瑛公社,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与自身专业相结合,不断拓宽创新视野。

312适当运用新媒体渠道

在互联网思维中,渠道与内容同等重要,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学习强国等新媒体,传播创业政策、创业信息,营造创业氛围。实现与创业者的交流与互动,真正做到把优惠政策送到大学生手中。

32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321完善高校专职教师管理制度

在专业教师中选拔理论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组建创新创业师资团队,负责创新创业系统教学。并设定区别其他专业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对于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适当的放宽限制并给予更多的机会,使教师获得发展的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322提升学校的师资能力

通过定期举行多样化培训、开展校内研讨、进行企业兼职锻炼、外校交流学习等方式优化教师的知识理论结构,有效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323建立和完善外聘教师的机制,“派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理论教育,而应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市场状况、商业模式、经营运作以及企业架构等有深入的了解。高校可以调动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资源,如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等,他们有实际的创业经验,他们对市场所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有实际的经历,能贴近学生需要,实际解决学生问题,对学生起到警示、促进作用。

33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31教学安排多样化

学校的课程安排,要做到以专业课为主,各类选修课和实践、创新创业讲座课为辅的课程安排。

332教学内容丰富化

高校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管理作为学生的基础课程,应丰富教学模式,编写具有特色的创业指导教材。

333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习,邀请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教育、职场发展等方面的讲座。与企业达成协议,为学生提供假期实习场所,积累工作经验。

34完善激励政策

应届生注重学业,各高校可以通过向评奖评优政策倾斜,增加激励力度。对毕业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更实际,政府应加大经济支持;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研,根据市场经济水平确定激励标准。

参考文献:

[1]龚军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科教导刊(下旬),2017(7):5-6

[2]吴昭君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的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6):82

[3]崔惠斌,苏斌原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2(5):54-56

[4]童晓玲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5]王曼恬 大学生创业政策及其执行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5:25-26

[6]郭庆龙 天津市政府促进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70-71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