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推进企业的国产化进程

2019-12-06沈小江

商情 2019年49期
关键词:国货国人企业

改革开放后,经历百年屈辱的国门开放了,更多的国人开始放眼看世界了。就如恋人相处初期,看到的都是美好的那样,当时的国人,看到外面的新奇事物、外面的干净整洁,表面的井然有序,感慨万千之余,肯定会发出一声长叹,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美好,祖国何不早点开放呢?

在长叹之后,开始各种的引进、合作、海淘、代购……。但,引进也好、合作也罢,终其目的,除了提高消费者本身的生活水平、物质水平之外,本身应该是洋为中用,自尊自强的。然而,大量的现实显示,国人除了用用用,彻彻底底地拿来主义、享受主义之外,很少去学习它们的长处,忘记发展自我才是硬道理的根本原则。有多少人知道,当时老美的所谓麦道飞机合作项目,延误了中国多少年的大飞机及发动机开发进程;又有多少人知道,哈根达斯冰淇淋,折合人民币后,国内的价格比国外只高不低;有多少人听到,优衣库刚进入中国时定位中低端,结果因销量不佳向咨询公司咨询后定位中高端,价格飙升反而卖得风生水起;又有多少人听到,2007年的铁矿石谈判,我们被澳大利亚、巴西、欧美,以及持有部分海外矿产股份、带头同意亚洲区域大幅涨价的日本算计了多少;有多少人思考过,德国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依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又有多少人思考过,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韩国,使用国货的比例有多高,对进口产品的排斥力度有多大。有多少人忧虑过,中国只用进口货而不开发国货,国货能持续多久?又有多少人忧虑过,一旦国货不再,进口产品就可以肆无忌惮的随意涨价?国家会遭受多大的外汇损失?14亿国民千辛万苦、靠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拿了天可怜见的微薄利润积赚下来的外汇储备何时会见底?

不断增厚的所谓中产阶层,很少认真考虑过这些问题,否则就不会听到中国赴海外旅游游客多少多少啦,人均消费力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啥的了。说不定一些国人在看到或听到这些数据时,心里还自豪感满满,国家富强了,人民富有一些了,挥洒自如一些也正常啊啥的。

万幸的是,在部分国人逐步入魔的时候,外部给我们送来了一些警醒之风。1991年,伊拉克的精良之师,在不到1个半月的时间内,被以老美为首的联合国军给打趴下了;1993年,中国的银河号货轮在印度洋上航行时,GPS被老美关闭了;1996年,台海关系紧张之际,台湾海峡附近,老美的两大航母舰队耀武扬威地出现了;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领馆被炸了;2011年,王伟在中国的南海上空壮烈殉国了。但,仅有这些,依然破不了部分国人对西方的幻想,很多人依然沉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好世界里。于是,到了2018年,老美的所谓谈判高手,特朗普先生出手了。贸易战,来势汹汹;敲诈了中兴相当于好几年利润的钱款后,又对华为下狠手,找加拿大帮凶拘捕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女士,对华为断供原材料。对他们来说,在利益面前,所谓的民主、人权、国际规则如同遮羞布,都是随时可以扯下的,露出动物本性的獠牙,企图逼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这一股强劲之风,虽然会给神州大地短时带来一些影响,但或许可以彻底灭却中国人对西方,特别是所谓世界警察的幻想。所以,在特朗普先生(他在教我们国人应该如何自力更生、发展自我,所以我愿意尊称他为先生。)刚出手之时,我本人是持一定的欢迎态度的。

有了外部的施压,清醒的國民多起来了,习大大提倡的民族复兴计划有了进一步推广的土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可以更快、更多地落地了,国货能够在不断开拓的国内消费市场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了,我们难道不应该感激感激他吗?所以,如果他在和我国进行贸易谈判时,硬要再加上一条,希望我们问候下他的几十代祖宗啥的话,我估计国人应该会非常乐意,而且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这一条的。

国产化的推动力已经够强劲了,但推动其进程还是要花费不少心思的。可以从很多层面进行推动,包括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协会的牵头协调、消费者的积极使用,以及企业的更多作为。这儿,我们具体介绍下企业的可为之处。

首先,中国的五千多年历史证明,自上而下易,从下而上难。企业家本身需要具备比较高的爱国理念和开阔的视野。在公司内部推广爱国精神。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富,不能为了自身的蝇头小利,允许、纵容、默认下属牺牲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行业发展大局。百年大计,信誉为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生以次充好、伪造文件或证明等恶性质量事故。此类欺骗行为,即使得逞一时,但能得逞一年、十年、甚至一百年吗?一旦被看穿,公司和个人信誉将一落千丈,很多公司甚至因此破产、消失。使用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是如此下场,使用了瘦肉精的双汇发展也低落了好长一段时间。

第二,结合甚至提前预判政策走向、行业动态,尽早布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到的学生戴红花。紧盯国家和地方政策、熟悉行业动态,提前创新创造前瞻的、有竞争力的、附加值高的产品或服务。

第三,通过整合上下游关系、行业内部关系、拓宽国货的应用领域。在引导客户采购自家产品外,还应积极使用国产零部件,提升上下游的国产化率;不与国内竞合性企业恶性竞争,一致对外,扩大国货的使用比例;学会依据国际规则,特别是世贸规则,敢于反击国外公司的倾销行为、恶意抢占市场行为;在国外,国内同行间互帮互助,实现一定的信息共享,不让外方看笑话、钻空子。

第四,在暂时无法替代的进口产品上,牢记“洋为中用”原则和分散采购原则。面对我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外方肯定想多维度、高利润、长时间地垄断,或者占领重要地位的。但,我们只是以空间换时间,为国货的成长争取足够多的时间,不能因为它比国货质量更优一些、稳定性更好一些而长期使用下去。长此以往,不说国货永无立足之地,而且一旦国家间形势变化,漫天要价、以停止供货的方式卡脖子等恶劣行径就会自然而然地登上舞台。我们宁可有备无患,但绝不能过多地给外方这种机会。

第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与上游材料商、下游客户,甚至终端客户,设计院一道,根据新形势、新需求开发新产品;在基础科学层面加大投入,联合高等院校、职业技校、研究机构、检测机构研究探讨基础材料方面的性能与应用、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设备,为以后的产品开发作更多的技术储备。

第六,减少内耗,强化人才战略。人才,一直是全球性竞争的最大要素之一。过去,国内的众多尖子生,大学毕业后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去国外进修了,看到人家给的offer, 想到国外的良好学术环境、工作氛围、实验环境,动心了,不回来了。很多人还为他们的行为,美其名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国外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是不是都在摘中国基础教育的桃子?中国的家长、政府、学校,花了N多的心血和金钱,培养了这么多的优秀学生,再过几年就可以看到硕硕成果了,就可以为国争光了、为国内企业创造价值了,为社会作贡献了。结果呢,国外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出了点奖学金、给了点比较高的待遇,就把他们挖走,然后再利用这些人的成果反过来在全球,包括中国大赚特赚。难道中国家长这么多年的心血和金钱不是钱?难道中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特别是老师的心血,不是钱? 难道这些钱加起来抵不过外国给的奖学金、待遇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只是很可惜没有多少人去想其中的道理。当事人只看到了自己眼前的利益,估计暂时考虑不到后续的产出已经和祖国无关了,甚至反过来帮外国赚祖国的钱了。但祖国和企业需要会算这种帐的。已经为这些优秀学生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不想想再多付出一些来留住他们,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呢?受财政限制,祖国肯定会有捉襟见肘之时,但企业或者富人,为什么不考虑后续的潜在产出,在学校氛围上、设施上,以及大部分学生所关心的奖学金上、工作收入上有所投入呢?如果有很多企业在基础教育上投入很多,然后如华为般给上待遇,我相信毕业后留在国内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反过来, 帮国外企业大赚特赚祖国钱财的人会越来越少。这些钱,比起在酒席上酩酊大醉,在娱乐圈里扔金抛银,在声色场里欢天喜地,意义应该会更加大一些的吧。另外,除了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在中小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学生的培养与扶助上,也可以考虑多投入些的。对这些人才的投资,如同雪中送炭般珍贵,是成本最小,但收益可能最大的一种投资。

第七,也是最后一条,作为客户、终端用户的企业,应该多给国货企业一些优惠条件的,至少,应该与外企平等对待的。之所以提这个,是因为看了太多的残酷现实。对外企,无论是付款条件,还是价格,都是能满足就满足,而对国内企业,不说把他们的利润算得死死的,光付款条件这一项,就可以让很多国内企业痛不欲生。举个例子,针对外企,装船或提货前开具信用证、前TT比较常见,而对国内企业呢,合同条款为到货后3个月内付款,实际上半年内能拿到款项就基本上是祖宗坟上烧高香了。如果针对外企采取这种做法,我相信90%以上的外企绝对会彻底告别中国市场或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在外企时时处处追求国民待遇、期许与国内企业同等条件的时代里,国内企业,为啥只难为国内企业呢?这个难题估计需要大家去好好地思考并予以解決的。

作者简介:沈小江(1979-),男,汉族,绍兴人,毕业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学士学位,持有日语一级及高级口译证书,英语四级和托业证书,主要从事商务咨询和翻译、市场调查分析工作,喜欢研究人文类、社会类、企业管理类、国产动员类及跨国交易类。

猜你喜欢

国货国人企业
国货新生
消费者心目中的“国货”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货之光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