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的策略

2019-12-06马志华

商情 2019年49期
关键词:提升事业单位质量

马志华

【摘要】本文对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意义以及目前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同时重点针对如何提升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质量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  劳动工资统计  质量  提升 对策

在事业单位日常基础管理工作中,人事工作非常重要,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作为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项目也备受关注,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切实提升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可靠性可以为事业单位相关人事决策制定以及资源的配置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但是在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受到人员素质、重视程度以及统计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劳动工资统计质量偏低,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利于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加强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质量提升对策探析意义重大。

一、劳动工资统计内涵与意义分析

劳动工资统计属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范畴,是指通过相关的方法和技术对劳动者通过劳动依法取得的薪酬等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的统计管理过程。劳动工资统计既需要对相关的劳动力情况等进行采集、整理,同时还需要对相关的数据等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劳动工资统计的深度,这就需要劳动工资统计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事业单位内部人事管理乃至其他基础工作的运行和推进情况,同时还应当做好市场形势的变化,关注政策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判断劳动就业形势,分析收入分配情况以及工资标准的制定等提供更多的参考,为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向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等奠定基础。

加强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可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为人事决策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以及其他相关制度的健全完善等奠定基础,进而不断夯实事业单位的管理基础,巩固事业单位的发展优势,提升持续经营管理效能,对于外部而言,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应当属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部分,只有保证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及时性,才能为政府在民情分析与研究、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执行以及司法理赔等领域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此外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事业单位管理科学规范性水平,事业单位面临改革发展的严峻形势,国家相关的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大环境形势倒逼事业单位应当不断提高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开展力度,才能切实推动事业单位乃至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开展方面遇到的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的配套制度需要完善,重视程度需要提高。目前事业单位大部分人员对于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认识不全面,认为其是人事专员的工作,所以主动提供数据等意识不强。人事人员在开展劳动工资统计方面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内部管理制度等,所以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只是兼职,相关的工作开展不规范,满足于进行相关报表的统计和汇总等,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核查等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维护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权威性。事业单位内部劳动工资统计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没有结合实际制定清晰的统计指标和具体的计算方式方法,导致统计工作比较混乱。

(2)劳动工资统计數据采集方法不够科学,现有的基础工作需要完善,从业人员的素养需要不断提升。目前在开展劳动工资统计数据采集等方面没有结合不同的工资数据等情况进行多样化采集方法的创新,采集方法不合理,耗费大量的时间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现有的劳动工资统计相关的基础台账不够完善,很多数据缺失严重,此外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需要提升,由于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缺乏足够重视,统计人员往往是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统计工作连续性特征决定了应当做好岗位衔接,确保统计工作的稳定,但实际上由于统计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不利于提高统计的规范性。此外现有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通常是采用软件等进行汇总分析,一些表格设计和实际情况有出入,数据存在交叉和重复提报的情况,增加了统计人员的负荷,也影响了统计效率。

三、提升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水平的具体措施

(1)加强政策立法,同时不断完善内部劳动工资统计制度体系。一方面国家要结合国情和行业发展实际进一步通过立法的形式完善劳动工资统计相关的政策,并出台相应的指导实施规则,确保为基层单位开展劳动工资统计等提供更多的指导,保证劳动工资统计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当在不断提高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明确劳动工资统计具体的目标、流程、各部门的具体职责权限等,完善基础台账,确保劳动工资统计基础夯实。

(2)加强劳动工资统计指标的优化完善,不断创新统计方法。一方面要针对劳动工资统计相关的指标进行客观分析和动态调整,由于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对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薪酬结构以及用人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应当政策实际和是额原单位自身的情况对劳动工资统计指标等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既要在现有的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平均人数、劳动工资总额方面进行指标细化,同时也要结合事业单位工资结构自身的特点进行劳动工资统计指标的调整,设置更加科学灵活性的与事业单位持续经营发展相关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切实运用统计数据指导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统计方式方法的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也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持,所以应当架起那个工资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建立大数据体系,针对不同的经营业务类型等完善相应的信息化指标数据库,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当结合不同行业和层级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信息体系,及时将社会公众关注、与民生相关的指标,包含社会保险缴纳基数于比例、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人身意外赔偿等基础等进行关联分析,提升信息共享水平,运用大数据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规范化处理。要对现有的劳动工资统计软件相关的报表等进行归类和简化处理,该增加的增加,该调整的调整,该归类的归类,切实保证端口统一、简化有序。

(3)加强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综合培训。要设置专职人员进行培训,培育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劳动工资统计人员来开展专门的人事统计工作,加强统计人员的能力、专业知识、法律政策、计算机技术等全方位的培训,提升他们运用大数据技术等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

总之,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也应当结合形势的变化和事业单位具体特征等加强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建设和方法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水平。

猜你喜欢

提升事业单位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睡个好觉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