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价值
2019-12-06申海静
申海静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干眼症是常见的眼部高发疾病,主要因用眼过度、过多使用电子产品、环境干燥等引起。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增加,以视力波动、畏光、眼红、灼烧感、异物感、干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对患者生活、工作等造成一定影响[1]。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泪液替代、促进泪液分泌等方法治疗,但远期效果有限。本研究就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 例干眼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9 例,年龄22~56 岁,平均(42.7±5.2)岁,发病时间4~36 个月,平均(6.2±1.2)个月;对照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20~59 岁,平均(43.4±4.9)岁,发病时间3~34 个月,平均(6.1±1.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泪液凝胶(格哈德博士曼医药化工公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808)治疗,1 滴/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杭州国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025)治疗,2 滴/次,3~4 次/d。两组均治疗14 d。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2)眼部症状:包括畏光、充血、视物模糊、异物感、干涩、眼痛、视力下降7 个项目,重度3 分、中度2 分、轻度1 分、无症状0 分。3)治疗效果:显效:SIT、BUT、FL 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临床症状、SIT、BUT、FL 改善;无效:SIT、BUT、FL、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治疗有效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FS、眼部症状评分、BUT、SIT 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IT、BUT、F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FL(分) BUT(s) SIT(mm/5 min)对照组 39 治疗前 1.8±0.37 5.41±1.41 12.22±3.13 治疗后 1.67±0.39a 5.87±1.24a 6.97±2.55a 观察组 39 治疗前 1.82±0.41 5.47±1.36 12.91±1.85 治疗后 1.12±0.42ab 12.22±3.13ab 6.79±2.45ab
2.3 两组眼部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眼部症状评分分别为(17.1±3.6)分、(17.2±2.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1,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为(12.6±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1,P<0.05)。
3 讨论
当人眼保护机制或(和)天然功能障碍,会导致瞬目时泪膜稳定性较差,从而出现眼疾病,即干眼症。导致此疾病发生因素众多,如眼细胞凋亡、免疫炎症反应、性激素水平异常、眼表面改变等,此外,也与眼睑闭合不良、眨眼次数过少,长时间处在燥热、强风、冷风环境等有关[2]。干眼症以眼睛无法耐受烟尘环境、视力波动、视物模糊、眼胀感、畏风、畏光、视疲劳、痒感、灼烧痛感、干涩感、异物感等为常见临床表现。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不断加重,软硬性角膜接触镜的普及、老龄化进程加快、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干眼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3]。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补充人工泪液方式治疗干眼症,通过模拟泪液分泌,增加眼表湿度和润滑,缓解患者不适症状。目前,已研发出多种人工泪液,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人工泪液凝胶是一种亲水凝胶,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酸,可模拟与泪膜相近的黏液层、水液层,通过黏附在眼球和角膜表面,形成液体储库[4-5]。凝胶体结构受外力作用(如眨眼、眼球运动)后崩解,聚合物骨架与泪液中电解质发生反应,释放水分,每次眨眼后,凝胶均会释放水分,以补充泪液。之后自动重建聚合体骨架,恢复黏度,与人眼生理分泌泪液原理相似,实现保护结膜上皮和角膜上皮作用。同时人工泪液凝胶具有亲水能力、保湿能力、黏弹性强等优点[6]。但是,由于人工泪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干眼症致病因素,同时,长时间、频繁应用还会导致疗效降低,甚至加重病程。
相关研究发现,免疫炎症反应是导致干眼症患者眼表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因此,抗炎治疗可有效改善干眼症体征和症状[7]。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在干眼症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8],但由于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且长期应用部分患者不耐受,所以临床应用受到诸多限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属于苯乙酸类衍生物,可抑制环氧酶活性,进而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过程。同时,其能增强花生四烯酸结合三酰甘油能力,降低游离花生四烯酸水平,从而间接抑制白三烯合成。尽管双氯芬酸钠与糖皮质激素抗炎机制不同,但治疗效果相同。研究显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效果优于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9]。此外,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不仅能够降低前列腺素表达水平,还可有效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抑制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介质释放,具有无诱发感染、无刺激等优点,且不会导致眼压升高或并发白内障,安全性较高。双氯芬酸钠是非甾体抗炎药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它对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机械、化学、生物等刺激引起的血-房水屏障障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显示,0.1%双氯芬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炎症,可降低前房的闪辉和细胞数;应用于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或激光屈光角膜切削术患者,能缓解术后疼痛和畏光,优于安慰剂。
本研究中,对收治的部分干眼症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人工泪液凝胶治疗,充分发挥两药协同效应,增加眼表润滑和湿度,且抗炎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眼部症状,提升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SIT、BUT、FL、眼部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贾雷和李瑛[10]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可有效改善眼部症状,提高治疗效果。